一种新型光源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98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光源控制器,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电源模块、调光模块、输入模块以及输出模块。调光模块包括升压芯片、多个调光芯片与多个Mos管,电源模块分别与外界电源以及升压芯片电性连接,升压芯片与调光芯片电性连接,调光芯片与Mos管电性连接。Mos管与输出模块连接,输入模块与调光芯片连接。其通过软件控制取代原手工旋钮调控,方便快捷,体积小巧,集成度高,并且由原来的PWM调光改为直流电压的变化调光,不产生电磁干扰,提高了光源控制器工作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光源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光源控制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光源控制器。
技术介绍
光源控制器是一种机器视觉光源控制器,其主要目的是给光源供电,控制光源的亮度并控制光源照明状态(亮\灭),还可以通过给控制器触发信号来实现光源的频闪,进而大大延长光源的寿命。现有的技术中,普通光源控制器首先外观以厚重的样子展现出来,功能操作开关多为翘板按钮式船型开关KCD系列为主,配合旋钮来进行操作,使用者需要手动控制光源亮度,一台光源控制器只能提供一个光源的调试。并且传统的光源控制器是仅有PWM调光,电压值不变,有一定的电磁干扰,降低了光源控制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光源控制器,其通过软件控制取代原手工旋钮调控,方便快捷,体积小巧,集成度高,并且由原来的PWM调光改为直流电压的变化调光,不产生电磁干扰,提高了光源控制器工作时的稳定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光源控制器,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电源模块、调光模块、输入模块以及输出模块;所述调光模块包括升压芯片、多个调光芯片与多个Mos管,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外界电源以及升压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升压芯片与所述调光芯片电性连接,所述调光芯片与所述Mos管电性连接;所述Mos管与所述输出模块连接,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调光芯片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此光源控制器连接外界电源后,电源模块的电压通过升压芯片升到调光芯片所需供电电压,将输入模块与PC端连接,通过对于调光芯片的软件程序控制对于PWM波形的调控。然后输出与Mos管相连,将输入电压变化转化为电流变化,用直流信号予以控制,再通过Mos管与输出模块输出光源。其通过软件控制取代原手工旋钮调控,方便快捷,体积小巧,集成度高,并且由原来的PWM调光改为直流电压的变化调光,不产生电磁干扰,提高了光源控制器工作时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入模块配置为两个调光控制接口,所述调光控制接口与所述调光芯片电性连接,所述调光控制接口通过控制器与PC端连接,用于实现软件稳定的可调电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集成式电源电路以及选取合适规格要求的调光芯片和MOS管解决了原有的不稳定的可调电压式,利用PC端软件信号控制方式可调取代了传统的手动旋转式调节,操作简单,同时减小了光源控制器的体积,集成度大大提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出模块配置为两个光源接口,所述调光芯片与所述Mos管的数量配置为两个;一组所述调光芯片、所述Mos管、所述调光控制接口与所述光源接口形成一组独立工作的光源控制电路,所述光源控制电路设置为两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组光源控制电路实现了一台光源控制器可接入两个光源,能够对两个光源进行调试。并且就针对于原有的旋钮调光其所需电压值只是大概调控到一个不稳定的浮动平均值,PC端的软件调控能够满足使用者对精确的电压值的需求,同时减少了原有的耗时且不便的手动调试。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路板的四个边角处分别开设有相同大小的架接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架接式的板块隔离设计方式易维护,方便可控,实用性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路板两侧的电路结构相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板块设计方面将原有大而单薄的电路板改良为小巧而精致的双层PCB电路板,从原有的单面板改用双层板,在外观方面也得到了小巧化,具有很强的经济推广价值。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源模块包括DC/DC,所述外界电源通过输入保护电路与所述DC/DC电性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采用AC-DC电源电路的接入,采用DC-DC电源接入方式,这样更加安全的稳定方便的使用。通过选用含有大电流屏蔽电感以及LC滤波等功能的升压模块,在功率负载以及温度上都有极大的相应改观,再配上温控开关,可以实现温度过载断开保护。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将此光源控制器连接外界电源后,电源模块的电压通过升压芯片升到调光芯片所需供电电压,将输入模块与PC端连接,通过对于调光芯片的软件程序控制对于PWM波形的调控。然后输出与Mos管相连,将输入电压变化转化为电流变化,用直流信号予以控制,再通过Mos管与输出模块输出光源。其通过软件控制取代原手工旋钮调控,方便快捷,体积小巧,集成度高,并且由原来的PWM调光改为直流电压的变化调光,不产生电磁干扰,提高了光源控制器工作时的稳定性。2.通过采用集成式电源电路以及选取合适规格要求的调光芯片和MOS管解决了原有的不稳定的可调电压式,利用PC端软件信号控制方式可调取代了传统的手动旋转式调节,操作简单,同时减小了光源控制器的体积,集成度大大提高。3.两组光源控制电路实现了一台光源控制器可接入两个光源,能够对两个光源进行调试。并且就针对于原有的旋钮调光其所需电压值只是大概调控到一个不稳定的浮动平均值,PC端的软件调控能够满足使用者对精确的电压值的需求,同时减少了原有的耗时且不便的手动调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图。附图标记:1、电路板;11、架接孔;2、电源模块;31、升压芯片;32、调光芯片;33、Mos管;4、调光控制接口;5、光源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光源控制器,包括电路板1以及设置在电路板1上的电源模块2、调光模块、输入模块以及输出模块。调光模块包括升压芯片31、多个调光芯片32与多个Mos管33,电源模块2分别与外界电源以及升压芯片31电性连接,升压芯片31与调光芯片32电性连接,调光芯片32与Mos管33电性连接。Mos管33与输出模块连接,输入模块与调光芯片32连接。电路板1的四个边角处分别开设有相同大小的架接孔11,采用架接式的板块隔离设计方式易维护,方便可控,实用性强。电路板1两侧的电路结构相同,在板块设计方面将原有大而单薄的电路板1改良为小巧而精致的双层PCB电路板1,从原有的单面板改用双层板,在外观方面也得到了小巧化,具有很强的经济推广价值。其中,参照图1,输入模块配置为两个调光控制接口4,调光控制接口4与调光芯片32电性连接,调光控制接口4通过控制器与PC端连接,用于实现软件稳定的可调电压。通过采用集成式电源电路以及选取合适规格要求的调光芯片32和MOS管解决了原有的不稳定的可调电压式,利用PC端软件信号控制方式可调取代了传统的手动旋转式调节,操作简单,同时减小了光源控制器的体积,集成度大大提高。参照图1,输出模块配置为两个光源接口5,调光芯片32与Mos管33的数量配置为两个。一组调光芯片32、Mos管33、调光控制接口4与光源接口5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光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上的电源模块(2)、调光模块、输入模块以及输出模块;/n所述调光模块包括升压芯片(31)、多个调光芯片(32)与多个Mos管(33),所述电源模块(2)分别与外界电源以及升压芯片(31)电性连接,所述升压芯片(31)与所述调光芯片(32)电性连接,所述调光芯片(32)与所述Mos管(33)电性连接;/n所述Mos管(33)与所述输出模块连接,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调光芯片(3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光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上的电源模块(2)、调光模块、输入模块以及输出模块;
所述调光模块包括升压芯片(31)、多个调光芯片(32)与多个Mos管(33),所述电源模块(2)分别与外界电源以及升压芯片(31)电性连接,所述升压芯片(31)与所述调光芯片(32)电性连接,所述调光芯片(32)与所述Mos管(33)电性连接;
所述Mos管(33)与所述输出模块连接,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调光芯片(3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配置为两个调光控制接口(4),所述调光控制接口(4)与所述调光芯片(32)电性连接,所述调光控制接口(4)通过控制器与PC端连接,用于实现软件稳定的可调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春陶鑫王思泽
申请(专利权)人:橙河微系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