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打印玻璃针头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84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纳打印玻璃针头夹具,包括玻璃针、夹持板以及可拆卸固定在夹持板一端的夹具本体,玻璃针可拆卸固定在夹具本体内,玻璃针内穿设有电极丝。夹具本体包括定心杆、电极插头以及调节部,电极插头可拆卸固定在定心杆的顶端,调节部弹性滑动设置在定心杆远离电极插头的一端。调节部朝向远离电极插头的方向移动后,玻璃针卡紧在夹具本体内,调节部朝向电极插头的方向移动后,玻璃针滑动设置在夹具本体内。此夹具使得玻璃针拆装方便,能够快速简便的松开和夹紧玻璃针,便于人工更换玻璃针,同时增加了夹持定位的精确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打印玻璃针头夹具
本技术涉及夹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纳打印玻璃针头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微纳3D打印技术横空出世,有效解决了过去3D打印精度不高,打印材料有限等不足。微纳3D打印技术可将打印精度最高提高至2μm,满足各种产品复杂特殊结构特征的设计需要,使得相关研发人员可进一步在微小的空间中进行结构以及功能的设计,免去了以往徒有设计却难以加工制造的困扰。现有的技术中,通常使用电化学方法进行微纳米3D金属打印,可以解决一些微纳米器件的加工,实现在纳米尺寸的3D材料成型。然而,现有玻璃打印针头夹具拆装不便,并且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玻璃针松动的现象,导致夹持定位不准确,很大程度上降低了3D打印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纳打印玻璃针头夹具,其能够快速简便的松开和夹紧玻璃针,便于人工更换玻璃针,同时增加了夹持定位的精确度,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微纳打印玻璃针头夹具,包括玻璃针、夹持板以及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夹持板一端的夹具本体,所述玻璃针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夹具本体内,所述玻璃针内穿设有电极丝;所述夹具本体包括定心杆、电极插头以及调节部,所述电极插头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定心杆的顶端,所述调节部弹性滑动设置在所述定心杆远离所述电极插头的一端;所述调节部朝向远离所述电极插头的方向移动后,所述玻璃针卡紧在所述夹具本体内,所述调节部朝向所述电极插头的方向移动后,所述玻璃针滑动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玻璃针进行3D打印前,先将夹具本体固定在夹持板上,朝向底部拉动调节部使得玻璃针卡紧在夹具本体内,避免了玻璃针发生松动的现象,增加了夹持定位的精确度,并且提高了玻璃针打印的稳定性,便于操作。在需要更换玻璃针时,朝向电极插头的方向推动调节部,使得调节部内对玻璃针的夹紧力消失,从而使得玻璃针能够在夹具本体内滑动,便于将损坏的玻璃针抽出更换新的。此夹具使得玻璃针拆装方便,具有很强的经济推广价值。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心杆远离所述电极插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防掉卡管以及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掉卡管一端的伞型夹持管,所述玻璃针穿设在所述防掉卡管与所述伞型夹持管中;所述调节部包括调节管、锁紧弹簧以及与所述伞型夹持管相匹配的锁紧环,所述定心杆的一端插设在所述调节管内且与所述调节管的内壁滑移配合,所述锁紧环固定在所述调节管内凹槽的底部;所述锁紧弹簧设置在所述调节管内且套设在所述防掉卡管的外侧,所述锁紧弹簧弹性抵紧在所述定心杆的一端面与所述锁紧环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取下玻璃针时,向上推动调节管,使得定心杆相对于调节管向下移动,定心杆与锁紧环之间的锁紧弹簧受压紧缩积蓄弹力,同时锁紧环与伞型夹持管分离,伞型夹持管的内径变大,使得伞型夹持管对玻璃针的夹紧力消失,从而便于将玻璃针从防掉卡管内抽出,并且防掉卡管的设置使得玻璃针在松开时不易掉落,提高了实用性。将玻璃针安装在定心杆内后,释放施加在调节管上的外力,锁紧弹簧自然恢复驱动调节管在定心杆上向下移动,同时锁紧环挤压伞型夹持管使其头部的内径变小,使得伞型夹持管能够夹紧内部的玻璃针,避免了使用时发生玻璃针松动的现象,提高了玻璃针夹持定位的精确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管远离所述定心杆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导向嘴,所述玻璃针穿设所述夹具本体后由所述导向嘴穿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嘴不仅起到了对玻璃针导向的作用,使得玻璃针被夹紧后自动定心,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并且保证了玻璃针内的密封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心杆上开设有供所述调节管的一端插设的环槽,所述调节管远离所述导向嘴的一端外壁上固定有弹性圈;所述调节管向上移动插设在所述环槽中时,所述弹性圈与所述环槽的内壁弹性抵紧,所述调节管向下移动部分脱离所述环槽时,所述弹性圈自然恢复凸出所述调节管的外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向上推动调节管使得调节管插设在定心杆一端的环槽中,利用弹性圈的弹力使得调节管暂时固定在定心杆上,调节管与定心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便于在夹具上更换玻璃针。在夹紧玻璃针时,弹性圈自然恢复凸出调节管的外侧壁,使得调节管保持稳定的状态,只有在一定的推力之下才能推动调节管,保证了玻璃针打印时工作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玻璃针内设置有金属离子溶液,所述电极插头包括绝缘壳体、导电铜片、导电管以及插设在所述导电管内的香蕉插头,所述香蕉插头连接有电极导线;所述绝缘壳体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定心杆上,所述香蕉插头通过所述导电铜片固定在所述绝缘壳体上,所述电极丝的一端穿出所述玻璃针后与所述导电铜片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极导线与外界电源连接后,电流经香蕉插头与导电管后传导在导电铜片上,导电铜片与电极丝连接从而实现了电流的导通,电极丝插设在玻璃针中与玻璃针内的金属离子溶液接触,使得玻璃针在电流导通的情况下能够进行3D打印。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锥形孔,所述定心杆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与所述锥形孔相匹配的定心定位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心杆插设在锥形孔中时能够自动的定位定心,使得玻璃针始终保持垂直的状态,提高了夹具本体在夹持板上固定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利用玻璃针进行3D打印前,先将夹具本体固定在夹持板上,朝向底部拉动调节部使得玻璃针卡紧在夹具本体内,避免了玻璃针发生松动的现象,增加了夹持定位的精确度,并且提高了玻璃针打印的稳定性,便于操作。在需要更换玻璃针时,朝向电极插头的方向推动调节部,使得调节部内对玻璃针的夹紧力消失,从而使得玻璃针能够在夹具本体内滑动,便于将损坏的玻璃针抽出更换新的。此夹具使得玻璃针拆装方便,具有很强的经济推广价值。2.需要取下玻璃针时,向上推动调节管,使得定心杆相对于调节管向下移动,定心杆与锁紧环之间的锁紧弹簧受压紧缩积蓄弹力,同时锁紧环与伞型夹持管分离,伞型夹持管的内径变大,使得伞型夹持管对玻璃针的夹紧力消失,从而便于将玻璃针从防掉卡管内抽出,并且防掉卡管的设置使得玻璃针在松开时不易掉落,提高了实用性。将玻璃针安装在定心杆内后,释放施加在调节管上的外力,锁紧弹簧自然恢复驱动调节管在定心杆上向下移动,同时锁紧环挤压伞型夹持管使其头部的内径变小,使得伞型夹持管能够夹紧内部的玻璃针,避免了使用时发生玻璃针松动的现象,提高了玻璃针夹持定位的精确度。3.向上推动调节管使得调节管插设在定心杆一端的环槽中,利用弹性圈的弹力使得调节管暂时固定在定心杆上,调节管与定心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便于在夹具上更换玻璃针。在夹紧玻璃针时,弹性圈自然恢复凸出调节管的外侧壁,使得调节管保持稳定的状态,只有在一定的推力之下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打印玻璃针头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针(1)、夹持板(2)以及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夹持板(2)一端的夹具本体(3),所述玻璃针(1)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夹具本体(3)内,所述玻璃针(1)内穿设有电极丝(11);/n所述夹具本体(3)包括定心杆(31)、电极插头(32)以及调节部(33),所述电极插头(32)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定心杆(31)的顶端,所述调节部(33)弹性滑动设置在所述定心杆(31)远离所述电极插头(32)的一端;/n自然状态下,所述玻璃针(1)卡紧在所述夹具本体(3)内,所述调节部(33)朝向所述电极插头(32)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玻璃针(1)滑动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打印玻璃针头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针(1)、夹持板(2)以及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夹持板(2)一端的夹具本体(3),所述玻璃针(1)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夹具本体(3)内,所述玻璃针(1)内穿设有电极丝(11);
所述夹具本体(3)包括定心杆(31)、电极插头(32)以及调节部(33),所述电极插头(32)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定心杆(31)的顶端,所述调节部(33)弹性滑动设置在所述定心杆(31)远离所述电极插头(32)的一端;
自然状态下,所述玻璃针(1)卡紧在所述夹具本体(3)内,所述调节部(33)朝向所述电极插头(32)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玻璃针(1)滑动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打印玻璃针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杆(31)远离所述电极插头(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部(4),所述夹持部(4)包括防掉卡管(41)以及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掉卡管(41)一端的伞型夹持管(42),所述玻璃针(1)穿设在所述防掉卡管(41)与所述伞型夹持管(42)中;
所述调节部(33)包括调节管(331)、锁紧弹簧(332)以及与所述伞型夹持管(42)相匹配的锁紧环(333),所述定心杆(31)的一端插设在所述调节管(331)内且与所述调节管(331)的内壁滑移配合,所述锁紧环(333)固定在所述调节管(331)内凹槽的底部;
所述锁紧弹簧(332)设置在所述调节管(331)内且套设在所述防掉卡管(41)的外侧,所述锁紧弹簧(332)弹性抵紧在所述定心杆(31)的一端面与所述锁紧环(33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黎磊
申请(专利权)人:橙河微系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