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盖电泳卡具及汽车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06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引擎盖电泳卡具及汽车生产设备。引擎盖电泳卡具包括卡具本体,卡具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钩部,卡具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锁紧钩部,第一锁紧钩部用于与引擎盖的锁扣安装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第二锁紧钩部用于与水箱横梁锁体指定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以使引擎盖维持撑开状态。将第一锁紧钩部与引擎盖的锁扣安装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将第二锁紧钩部与水箱横梁锁体指定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从而使引擎盖维持撑开状态。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利用第一锁紧钩部与引擎盖的锁扣安装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适用于没有安装引擎盖锁扣的情况,而且也不会存在引擎盖锁扣的位置影响电泳时的喷涂均匀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擎盖电泳卡具及汽车生产设备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引擎盖电泳卡具及汽车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汽车涂装作为汽车生产与维修工艺中一个重要环节,在汽车涂装引擎盖前处理电泳防锈生产线中,需使用引擎盖电泳卡具撑起引擎盖,来保证引擎盖的开度,以确保引擎盖沥液及排气性。由于传统的汽车在电泳工序后还会安装前机盖隔音垫,所以不用担心油漆喷涂不均、外观磕碰划伤等问题。目前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噪音较小,所以逐渐取消前机盖隔音垫,机盖内表面外露,正常喷漆,与外观件的检验标准一致。传统的汽车在电泳时,是在引擎盖锁扣及水箱上横梁之间安装引擎盖电泳卡具,这种卡具主要存在两个缺陷:一个缺陷是引擎盖锁扣的位置会影响喷涂均匀性,另一个缺陷是卡具与引擎盖锁扣连接的一端容易出现脱扣现象,造成外观磕碰划伤,对于取消前机盖隔音垫的车型来说,后续无法掩盖。另外,传统的汽车生产工艺中,是在焊装时焊接锁扣,然后再进行电泳,对于在焊装之后的总装工序中才安装引擎盖锁扣的新型生产工艺,现有的引擎盖电泳卡具不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擎盖电泳卡具及汽车生产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引擎盖电泳卡具安装在引擎盖锁扣及水箱上横梁之间,影响喷涂均匀性,且不适于在总装工序中才安装引擎盖锁扣的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擎盖电泳卡具,包括卡具本体,所述卡具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钩部,所述卡具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锁紧钩部,所述第一锁紧钩部用于与引擎盖的锁扣安装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所述第二锁紧钩部用于与水箱横梁锁体指定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以使引擎盖维持撑开状态。在本技术的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具本体包括第一弹簧钢丝段和第二弹簧钢丝段,所述第一锁紧钩部包括第一弯钩和第三弯钩,所述第一弯钩与所述第一弹簧钢丝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钩与所述第二弹簧钢丝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锁紧钩部包括第二弯钩和第四弯钩,所述第二弯钩与所述第一弹簧钢丝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弯钩与所述第二弹簧钢丝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钢丝段的两端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第二弹簧钢丝段的两端之间的部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弹簧钢丝段和所述第二弹簧钢丝段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第一弯钩与所述第三弯钩相互靠近,并插入引擎盖的锁扣安装孔中,并使所述第二弯钩与所述第四弯钩相互靠近,并插入水箱横梁锁体指定孔中,在所述第一弹簧钢丝段和所述第二弹簧钢丝段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弯钩和所述第三弯钩能够与所述引擎盖的锁扣安装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所述第二弯钩与所述第四弯钩能够与所述水箱横梁锁体指定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钢丝段与所述第二弹簧钢丝段之间的连接处套设有限位套管。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钢丝段的中间位置与所述第二弹簧钢丝段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钩与所述第三弯钩均呈U形,所述第一弯钩的开口与所述第三弯钩的开口相背设置;所述第二弯钩与所述第四弯钩均呈U形,所述第二弯钩的开口与所述第四弯钩的开口相背设置。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具本体包括第三弹簧钢丝段和第四弹簧钢丝段,所述第一锁紧钩部包括第五弯钩和第六弯钩,所述第五弯钩与所述第三弹簧钢丝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弯钩与所述第三弹簧钢丝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锁紧钩部包括第七弯钩和第八弯钩,所述第七弯钩与所述第四弹簧钢丝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弯钩与所述第四弹簧钢丝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钢丝段的两端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第四弹簧钢丝段的两端之间的部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弹簧钢丝段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第五弯钩与所述第六弯钩相互靠近,并插入引擎盖的锁扣安装孔中,且在所述第三弹簧钢丝段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五弯钩和所述第六弯钩能够与所述引擎盖的锁扣安装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所述第四弹簧钢丝段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第七弯钩与所述第八弯钩相互靠近,并插入水箱横梁锁体指定孔中,且在所述第四弹簧钢丝段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七弯钩与所述第八弯钩能够与所述水箱横梁锁体指定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弹簧钢丝段的中间位置和所述第四弹簧钢丝段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引擎盖电泳卡具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弹簧钢丝段的中间位置焊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弹簧钢丝段的中间位置焊接。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卡具本体为中心对称结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生产设备,包括所述的引擎盖电泳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引擎盖电泳卡具,包括卡具本体,所述卡具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钩部,所述卡具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锁紧钩部,所述第一锁紧钩部用于与引擎盖的锁扣安装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所述第二锁紧钩部用于与水箱横梁锁体指定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以使引擎盖维持撑开状态。基于该结构,本技术提供的引擎盖电泳卡具,通过在卡具本体的一端设置第一锁紧钩部,在卡具本体的另一端设置第二锁紧钩部,在使用时,将第一锁紧钩部与引擎盖的锁扣安装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将第二锁紧钩部与水箱横梁锁体指定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从而使引擎盖维持撑开状态。由于本技术是利用第一锁紧钩部与引擎盖的锁扣安装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适用于没有安装引擎盖锁扣的情况,而且也不会存在引擎盖锁扣的位置影响电泳时的喷涂均匀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汽车生产设备,由于使用了本技术提供的引擎盖电泳卡具,不仅能够保证电泳时的喷涂均匀性,而且还适于生产在总装工序中安装引擎盖锁扣的汽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引擎盖电泳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引擎盖电泳卡具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引擎盖电泳卡具的主视图。图标:101-第一弹簧钢丝段;102-第二弹簧钢丝段;103-第三弹簧钢丝段;104-第四弹簧钢丝段;105-第一弯钩;106-第二弯钩;107-第三弯钩;108-第四弯钩;109-限位套管;110-连接杆;111-第五弯钩;112-第六弯钩;113-第七弯钩;114-第八弯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擎盖电泳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具本体,所述卡具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钩部,所述卡具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锁紧钩部,所述第一锁紧钩部用于与引擎盖的锁扣安装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所述第二锁紧钩部用于与水箱横梁锁体指定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以使引擎盖维持撑开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擎盖电泳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具本体,所述卡具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钩部,所述卡具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锁紧钩部,所述第一锁紧钩部用于与引擎盖的锁扣安装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所述第二锁紧钩部用于与水箱横梁锁体指定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以使引擎盖维持撑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电泳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具本体包括第一弹簧钢丝段和第二弹簧钢丝段,所述第一锁紧钩部包括第一弯钩和第三弯钩,所述第一弯钩与所述第一弹簧钢丝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钩与所述第二弹簧钢丝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锁紧钩部包括第二弯钩和第四弯钩,所述第二弯钩与所述第一弹簧钢丝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弯钩与所述第二弹簧钢丝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钢丝段的两端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第二弹簧钢丝段的两端之间的部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弹簧钢丝段和所述第二弹簧钢丝段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第一弯钩与所述第三弯钩相互靠近,并插入引擎盖的锁扣安装孔中,并使所述第二弯钩与所述第四弯钩相互靠近,并插入水箱横梁锁体指定孔中,在所述第一弹簧钢丝段和所述第二弹簧钢丝段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弯钩和所述第三弯钩能够与所述引擎盖的锁扣安装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所述第二弯钩与所述第四弯钩能够与所述水箱横梁锁体指定孔的边缘抵接并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擎盖电泳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钢丝段与所述第二弹簧钢丝段之间的连接处套设有限位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擎盖电泳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钢丝段的中间位置与所述第二弹簧钢丝段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擎盖电泳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钩与所述第三弯钩均呈U形,所述第一弯钩的开口与所述第三弯钩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召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启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