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室钢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01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室钢化炉,所述双室钢化炉用于加热玻璃,所述双室钢化炉包括第一加热炉、第二加热炉和过度室,所述第一加热炉、所述过度室和所述第二加热炉依次联通,所述第一加热炉的加热温度小于所述第二加热炉的加热温度;所述过度室包括辊台、加热装置和隔温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度室,大大降低了玻璃从第一加热炉送至第二加热炉这一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提高了双室钢化炉对玻璃的加热效率,同时还可以满足较长尺寸的玻璃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室钢化炉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室钢化炉。
技术介绍
双室钢化炉一般由低温炉、过度辊台、高温炉组成。玻璃通过低温炉进行预热、预热完毕后,玻璃通过过度辊台进入高温炉完成最终加热。玻璃由低温炉通过过度辊台进入高温炉时,由于过度辊台上、下方为敞开式,因而从低温炉进行预热过的玻璃通过该过度辊台后温度会降低,待进入高温炉后相当于先把损失的热量补充后再对其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再次加热,不仅浪费了电能还延长了玻璃的加热时间,从而降低玻璃加热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玻璃加热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室钢化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室钢化炉,所述双室钢化炉用于加热玻璃,所述双室钢化炉包括第一加热炉、第二加热炉和过度室,所述第一加热炉、所述过度室和所述第二加热炉依次联通,所述第一加热炉的加热温度小于所述第二加热炉的加热温度;所述过度室包括辊台,所述辊台用于将所述玻璃从所述第一加热炉运送至所述第二加热炉;所述过度室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过度室进行加热保温,使所述玻璃在所述过度室的温度≥经所述第一加热炉加热后的玻璃温度;所述过度室还包括隔温墙,所述隔温墙包括外部隔温墙和内部隔温墙,所述外部隔温墙沿所述辊台的运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辊台的外周,所述外部隔温墙用于阻挡所述过度室与外界的热量传递;所述内部隔温墙包括第一隔温墙和第二隔温墙,所述第一隔温墙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炉和所述过度室的联通处,所述第一隔温墙用于阻挡所述过度室与所述第一加热炉之间的热量传递;所述第二隔温墙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炉和所述过度室之间,所述第二隔温墙用于阻挡所述过度室与所述第二加热炉之间的热量传递。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吊设于所述过度室内部,所述加热丝位于所述外部隔温墙和所述辊台之间。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环绕所述辊台设置于所述外部隔温墙内壁。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温墙包括第一上隔温墙和第一下隔温墙,所述第一上隔温墙和所述第一下隔温墙间隔设置,形成有供所述玻璃穿过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隔温墙包括第二上隔温墙和第二下隔温墙,所述第二上隔温墙和所述第二下隔温墙间隔设置,形成有供所述玻璃穿过的第二通道。可选地,所述第一上隔温墙和所述第一下隔温墙之间设置有第一炉门,所述第二上隔温墙和所述第二下隔温墙之间设置有第二炉门。可选地,所述第一炉门和所述第二炉门为随动门,所述随动门随着玻璃的移动,可由与所述玻璃移动方向垂直的状态翻转至与所述玻璃移动方向平行的状态。可选地,所述第一炉门和所述第二炉门为伸缩门,所述伸缩门分别嵌入所述第一隔温墙内部和所述第二隔温墙内部,可沿垂直于所述玻璃的移动方向进行伸缩。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炉内腔设置有第一加热丝,所述第二加热炉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加热丝。本技术通过设置过度室,大大降低了玻璃从第一加热炉送至第二加热炉这一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提高了双室钢化炉对玻璃的加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双室钢化炉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双室钢化炉的一种炉门实施方式;图3为本技术的双室钢化炉的另一种炉门实施方式。图中:100、第一加热炉;110、第一加热丝;200、过度室;210、加热装置;300、第二加热炉;310、第二加热丝;400、第一隔温墙;410、第一上隔温墙;420、第一下隔温墙;430、第一炉门;500、第二隔温墙;510、第二上隔温墙;520、第二下隔温墙;530、第二炉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解决玻璃加热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双室钢化炉: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双室钢化炉包括第一加热炉100、第二加热炉300和过度室200,所述第一加热炉100、所述过度室200和所述第二加热炉300依次联通,所述第一加热炉100的加热温度小于所述第二加热炉300的加热温度。待加热的玻璃先经第一加热炉100进行预热,当玻璃被预热到需要的温度后,需要将玻璃转送到第二加热炉300进行加热,本技术在第一加热炉100和第二加热炉300之间设置过度室200,预热后的玻璃从第一加热炉100运送至第二加热炉300的过程中,降低了玻璃的热量损失。所述过度室200包括辊台,所述辊台用于将所述玻璃从所述第一加热炉100运送至所述第二加热炉300;所述过度室200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过度室200进行加热保温,使所述玻璃在所述过度室200的温度≥经所述第一加热炉100加热后的玻璃温度。通过过度室200对其内运送的玻璃进行加热保温,既可以做到玻璃在进入第二加热炉300之前保持经第一加热炉100加热后的温度,同样通过加热,还可以使玻璃的温度大于经第一加热炉100加热后的温度。所述过度室200还包括隔温墙,所述隔温墙包括外部隔温墙和内部隔温墙,所述外部隔温墙沿所述辊台的运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辊台的外周,所述外部隔温墙用于阻挡所述过度室200与外界的热量传递;所述内部隔温墙包括第一隔温墙400和第二隔温墙500,所述第一隔温墙400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炉100和所述过度室200的联通处,所述第一隔温墙400用于阻挡所述过度室200与所述第一加热炉100之间的热量传递;所述第二隔温墙500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炉300和所述过度室200之间,所述第二隔温墙500用于阻挡所述过度室200与所述第二加热炉300之间的热量传递。对于本技术中加热丝210的设置方式不局限于某一种具体方式: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210为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吊设于所述过度室200内部,所述加热丝位于所述外部隔温墙和所述辊台之间。将加热丝设置在隔温墙和辊台之间,使得加热丝距玻璃更近,加热效率更高。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210为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环绕所述辊台设置于所述外部隔温墙内壁。将加热丝设置在外部隔温墙内壁上,使得外部隔温墙和辊台之间的空间更大,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玻璃的加热。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隔温墙400包括第一上隔温墙410和第一下隔温墙420,所述第一上隔温墙410和所述第一下隔温墙420间隔设置,形成有供所述玻璃穿过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隔温墙500包括第二上隔温墙510和第二下隔温墙520,所述第二上隔温墙510和所述第二下隔温墙520间隔设置,形成有供所述玻璃穿过的第二通道。除了降低玻璃的热量损失外,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室钢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室钢化炉用于加热玻璃,所述双室钢化炉包括第一加热炉、第二加热炉和过度室,所述第一加热炉、所述过度室和所述第二加热炉依次联通,所述第一加热炉的加热温度小于所述第二加热炉的加热温度;/n所述过度室包括辊台,所述辊台用于将所述玻璃从所述第一加热炉运送至所述第二加热炉;/n所述过度室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过度室进行加热保温,使所述玻璃在所述过度室的温度≥经所述第一加热炉加热后的玻璃温度;/n所述过度室还包括隔温墙,所述隔温墙包括外部隔温墙和内部隔温墙,所述外部隔温墙沿所述辊台的运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辊台的外周,所述外部隔温墙用于阻挡所述过度室与外界的热量传递;/n所述内部隔温墙包括第一隔温墙和第二隔温墙,所述第一隔温墙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炉和所述过度室的联通处,所述第一隔温墙用于阻挡所述过度室与所述第一加热炉之间的热量传递;所述第二隔温墙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炉和所述过度室之间,所述第二隔温墙用于阻挡所述过度室与所述第二加热炉之间的热量传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室钢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室钢化炉用于加热玻璃,所述双室钢化炉包括第一加热炉、第二加热炉和过度室,所述第一加热炉、所述过度室和所述第二加热炉依次联通,所述第一加热炉的加热温度小于所述第二加热炉的加热温度;
所述过度室包括辊台,所述辊台用于将所述玻璃从所述第一加热炉运送至所述第二加热炉;
所述过度室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过度室进行加热保温,使所述玻璃在所述过度室的温度≥经所述第一加热炉加热后的玻璃温度;
所述过度室还包括隔温墙,所述隔温墙包括外部隔温墙和内部隔温墙,所述外部隔温墙沿所述辊台的运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辊台的外周,所述外部隔温墙用于阻挡所述过度室与外界的热量传递;
所述内部隔温墙包括第一隔温墙和第二隔温墙,所述第一隔温墙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炉和所述过度室的联通处,所述第一隔温墙用于阻挡所述过度室与所述第一加热炉之间的热量传递;所述第二隔温墙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炉和所述过度室之间,所述第二隔温墙用于阻挡所述过度室与所述第二加热炉之间的热量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钢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吊设于所述过度室内部,所述加热丝位于所述外部隔温墙和所述辊台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钢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学义宋子文姚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启航玻璃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