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灯汽车尾翼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双灯汽车尾翼。
技术介绍
为了有效地减少并克服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的影响,人们设计使用了汽车尾翼,汽车尾翼能抵消一部分升力,有效控制汽车上浮,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使汽车能紧贴在道路地面行驶,从而提高行驶的稳定性能。现有的汽车尾翼大部分仅采用分流的方式,降低升力,即使部分气流从汽车尾翼的上方流动,另一部分从汽车尾翼的下方流动,从而改变汽车受到气流作用力的方向,使汽车行驶更稳定,如公开(公告)号:CN108189916A公开的一种汽车尾翼,此种方式对气流的改变方向单一,效果也不够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灯汽车尾翼。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双灯汽车尾翼,包括上层板,所述上层板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双灯板设置在第一安装槽中;所述上层板的下方设有下层板;所述下层板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体置于第二安装槽中;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形成风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灯汽车尾翼,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板(1),所述上层板(1)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双灯板(2)设置在第一安装槽中;所述上层板(1)的下方设有下层板(3);所述下层板(3)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体置于第二安装槽中;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3)之间形成风道(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灯汽车尾翼,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板(1),所述上层板(1)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双灯板(2)设置在第一安装槽中;所述上层板(1)的下方设有下层板(3);所述下层板(3)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体置于第二安装槽中;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3)之间形成风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灯汽车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1)为一弧形板,其弧长为120-130cm,弧心角大小为140°-1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灯汽车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为3-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灯汽车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灯板(2)包括板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扬军,曹琼,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车丽士汽车外饰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