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注塑机的快速注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474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注塑机的快速注射机构,底座;主体结构,其固定安置于底座上,且位于上壁中心部位处;注塑结构,其固定安置于主体结构上;下料结构,其固定安置于主体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通过电机驱动,带动螺旋杆旋转,将导料筒内热熔后带动原料输送到第一模具中,通过第一模具上开设的多个进料口,可多方位加快入料的速度,电推杆回缩,带动第二模具向右移动到一定位置时,下料柱触碰第二支撑板,推动下料块,将模块上塑形后的产品推落,通过下料块内的液体循环,便于冷却模块上的产品,防止了刚生产出来的产品烫伤工作人员,且便于取下产品,即解决热熔后的塑料注入模具时间较长,又便于取下塑形后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注塑机的快速注射机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
,具体为一种高效注塑机的快速注射机构。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卧式注塑机是最常见的注塑机类型,其合模部分和注射部分处于同一水平中心线上,且模具是沿水平方向打开的;但是现有的注塑机,将热融后的塑料注入模具的时间过长,降低了生产率,且在注塑后需要人工手动取下塑形后的产品,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因产品温度过高烫伤工作人员,且在设备内又不方便工作人员取下产品,因此现设计一种高效注塑机的快速注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注塑机的快速注射机构,以解决热熔后的塑料注入模具时间较长以及取下塑形后的产品较为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注塑机的快速注射机构,包括:底座;主体结构,其固定安置于底座上,且位于上壁中心部位处;注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注塑机的快速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n主体结构(2),其固定安置于底座(1)上,且位于上壁中心部位处;/n注塑结构(3),其固定安置于主体结构(2)上;/n下料结构(4),其固定安置于主体结构(2)上;/n所述主体结构(2),包括:支撑台(21)、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限位板(24)、电推杆(25)、两对结构相同的连接柱(26)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螺帽(27);/n所述支撑台(21)固定安置于底座(1)上,且位于上壁中心部位处,所述第一支撑板(22)为矩形结构,且左侧壁开设有与右侧壁相通的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一限位孔,并其分别位于左侧壁中心线前后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注塑机的快速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主体结构(2),其固定安置于底座(1)上,且位于上壁中心部位处;
注塑结构(3),其固定安置于主体结构(2)上;
下料结构(4),其固定安置于主体结构(2)上;
所述主体结构(2),包括:支撑台(21)、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限位板(24)、电推杆(25)、两对结构相同的连接柱(26)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螺帽(27);
所述支撑台(21)固定安置于底座(1)上,且位于上壁中心部位处,所述第一支撑板(22)为矩形结构,且左侧壁开设有与右侧壁相通的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一限位孔,并其分别位于左侧壁中心线前后两侧相互对称,所述第一支撑板(22)其左侧壁中心线上方开设有与右侧壁相通的第一连接孔,且其左侧壁中心线上开设有固定板,并其位于第一连接孔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板(22)固定安置于支撑台(21)上,且位于中心线左端,所述第二支撑板(23)为矩形结构,且其左侧壁开设有与右侧壁相通的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二限位孔,并其分别位于左侧壁中心线前后两侧相互对称,所述第二支撑板(23)其左侧壁开设有与右侧壁相通的第二连接孔,且其位于左侧壁中心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23)固定安置于支撑台(21)上,且位于第一支撑板(22)右侧,所述限位板(24)固定安置于支撑台(21)上壁中心线上,且位于第二支撑板(23)右侧,所述电推杆(25)其一端固定安置于限位板(24)左侧壁,且位于中心线上方,并其另一端活动柜贯穿于第二支撑板(23)上的第二连接孔内,两对所述连接柱(26)其一端分别开设有外斜螺纹,两对所述连接柱(26)其一端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二支撑板(23)右侧壁上的第二连接孔内,且其一端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一支撑板(22)右侧壁上的第一连接孔内,两对所述螺帽(27)分别活动套装于两对所述连接柱(26)一端,且其分别可与两对所述连接柱(26)相旋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注塑机的快速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结构(3),包括:导料筒(31)、入料槽(32)、螺旋杆(33)、轴承(34)、电机(35)、若干结构相同的加热圈(36)、第一模具(37)、第二模具(38)以及模块(39);
所述导料筒(31)为中空结构,且其左侧壁开设有与内腔相通的第三连接孔,并其右侧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导料筒(31)其上壁开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入料口,所述导料筒(31)其一端固定安置于第一支撑板(22)右侧壁,且与第一连接孔相契合,所述入料槽(32)固定安置于导料筒(31)上壁,且与入料口相契合,所述螺旋杆(33)其一端活动嵌装于导料筒(31)内左侧壁中心部位处,所述轴承(34)固定嵌装于导料筒(31)左侧壁上的第三连接孔内,所述电机(35)固定安置于第一支撑板(22)左侧壁上的固定板上壁中心线上,且其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庆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龙阳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