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PP流延膜双向水流冷却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45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CPP流延膜双向水流冷却辊结构,包括冷却辊本体,所述冷却辊本体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冷却辊本体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进水管的顶端通过连接管安装集水槽,冷却水在从进水管的右端进入进水管后,通过多个连接管将冷却水送入集水槽内,当冷却辊本体旋转时,冷却辊本体的内壁与集水槽内腔顶部的冷却水接触,使得从而实现对冷却辊本体的顶端进行降温,使得集水槽内的冷却水在冷却辊本体轴线上的温度分布均匀,避免冷却辊本体的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差,提高了流延膜的骤冷成膜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PP流延膜双向水流冷却辊结构
本技术涉及冷却辊
,具体为一种CPP流延膜双向水流冷却辊结构。
技术介绍
在薄膜生产过程中,原料加热融化后经流延机的挤出模头挤出,挤出的熔融物料流淌到冷却辊的圆周表面,迅速被冷却形成薄膜,其中,冷却辊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薄膜的透明度冷却辊依靠冷却水冷却,传统冷却辊内部设置圆柱形空腔,空腔两端分别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流经空腔,从出水口流出,冷却水从空腔内流经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冷却辊周壁的热量而逐渐升温,导致越靠近出水口的冷却水对冷却辊的冷却效果越差,使得进水口端和出水口端冷却辊表面形成较大温差,从而影响到流延膜骤冷成膜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PP流延膜双向水流冷却辊结构,具备提高了流延膜的骤冷成膜质量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PP流延膜双向水流冷却辊结构,包括冷却辊本体,所述冷却辊本体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冷却辊本体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进水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集水槽,所述冷却辊本体的左右两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旋转管,所述旋转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进水管左右两端的顶部均开设有防错槽。精选的,所述冷却辊本体的左侧面开设有排水槽,所述进水管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面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精选的,所述滚轮活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进水管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在旋转管内。精选的,所述集水槽的顶端与冷却辊本体内腔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值为两毫米,所述支撑架共有两个,所述集水槽位于两个支撑架之间。精选的,所述旋转管活动连接在挡板的中心,所述进水管和旋转管的左端均贯穿并延伸至挡板的左侧。精选的,所述挡板的右侧面与冷却辊本体的左侧面贴合,所述排水管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排水槽内。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进水管的顶端通过连接管安装集水槽,冷却水在从进水管的右端进入进水管后,通过多个连接管将冷却水送入集水槽内,当冷却辊本体旋转时,冷却辊本体的内壁与集水槽内腔顶部的冷却水接触,使得从而实现对冷却辊本体的顶端进行降温,使得集水槽内的冷却水在冷却辊本体轴线上的温度分布均匀,避免冷却辊本体的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差,提高了流延膜的骤冷成膜质量。2、本技术通过在进水管的左端通过固定架连接挡板,当冷却辊本体在旋转时挡板保持不动,当排水槽与排水管重合时冷却辊本体内的冷却水从排水管排出,避免冷却水充满冷却辊本体的内腔,减少了冷却辊本体旋转时所需的能量,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固定架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冷却辊本体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挡板爆炸连接示意图。图中:1、冷却辊本体;2、滑槽;3、进水管;4、支撑架;5、滚轮;6、连接管;7、集水槽;8、旋转管;9、轴承;10、防错槽;11、排水槽;12、固定架;13、挡板;14、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CPP流延膜双向水流冷却辊结构,包括冷却辊本体1,冷却辊本体1的左侧面开设有排水槽11,进水管3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2,固定架12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挡板13,挡板13的右侧面与冷却辊本体1的左侧面贴合,排水管14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排水槽11内,通过在进水管3的左端通过固定架12连接挡板13,当冷却辊本体1在旋转时挡板13保持不动,当排水槽11与排水管14重合时冷却辊本体1内的冷却水从排水管14排出,避免冷却水充满冷却辊本体1的内腔,减少了冷却辊本体1旋转时所需的能量,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挡板13的左侧面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4,冷却辊本体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冷却辊本体1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进水管3,进水管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滚轮5,滚轮5活动连接在滑槽2内,进水管3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在旋转管8内,滚轮5与滑槽2之间接触的滚动摩擦,减少了冷却辊本体1在旋转时与支撑架4的磨损,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进水管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6,连接管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集水槽7,通过在进水管3的顶端通过连接管6安装集水槽7,冷却水在从进水管3的右端进入进水管3后,通过多个连接管6将冷却水送入集水槽7内,当冷却辊本体1旋转时,冷却辊本体1的内壁与集水槽7内腔顶部的冷却水接触,使得从而实现对冷却辊本体1的顶端进行降温,集水槽7内的冷却水在冷却辊本体1轴线上的温度分布均匀,避免冷却辊本体1的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差,提高了流延膜的骤冷成膜质量,集水槽7的顶端与冷却辊本体1内腔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值为两毫米,支撑架4共有两个,集水槽7位于两个支撑架4之间,冷却辊本体1在旋转时,冷却辊本体1内壁的顶端会带动冷却水从集水槽7的顶端沿着冷却辊本体1的运动方向流出,从而将热交换后的冷却水带出集水槽7内,保证了集水槽7内冷却水温度的恒定,冷却辊本体1的左右两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旋转管8,旋转管8活动连接在挡板13的中心,进水管3和旋转管8的左端均贯穿并延伸至挡板13的左侧,冷却辊本体1通过旋转管8安装在旋转组件上,使得旋转管8带动冷却辊本体1旋转,使得冷却辊本体1的顶端与始终与流延膜接触,对流延膜进行冷却成型,旋转管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9,进水管3左右两端的顶部均开设有防错槽10,在对装置进行安装时,防错槽10始终向上,保证了集水槽7始终位于冷却辊本体1内腔的顶端,起到了指示作用,避免操作人员发出错装。工作原理:使用时,冷却辊本体1通过旋转管8安装在旋转组件上,使得旋转管8带动冷却辊本体1旋转,使得冷却辊本体1的顶端与始终与流延膜接触,对流延膜进行冷却成型,通过在进水管3的顶端通过连接管6安装集水槽7,冷却水在从进水管3的右端进入进水管3后,通过多个连接管6将冷却水送入集水槽7内,当冷却辊本体1旋转时,冷却辊本体1的内壁与集水槽7内腔顶部的冷却水接触,使得从而实现对冷却辊本体1的顶端进行降温,使得集水槽7内的冷却水在冷却辊本体1轴线上的温度分布均匀,避免冷却辊本体1的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差,提高了流延膜的骤冷成膜质量,同时冷却辊本体1在旋转时,冷却辊本体1内壁的顶端会带动冷却水从集水槽7的顶端沿着冷却辊本体1的运动方向流出,从而将热交换后的冷却水带出集水槽7内,保证了集水槽7内冷却水温度的恒定,当冷却水从集水槽7的顶端流出后,会在重力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PP流延膜双向水流冷却辊结构,包括冷却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辊本体(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所述冷却辊本体(1)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滚轮(5),所述进水管(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集水槽(7),所述冷却辊本体(1)的左右两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旋转管(8),所述旋转管(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9),所述进水管(3)左右两端的顶部均开设有防错槽(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PP流延膜双向水流冷却辊结构,包括冷却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辊本体(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所述冷却辊本体(1)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滚轮(5),所述进水管(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集水槽(7),所述冷却辊本体(1)的左右两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旋转管(8),所述旋转管(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9),所述进水管(3)左右两端的顶部均开设有防错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P流延膜双向水流冷却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辊本体(1)的左侧面开设有排水槽(11),所述进水管(3)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左侧面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勃夏泽瑞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格塑塑料薄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