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模具快换功能的通用油压精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2948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模具快换功能的通用油压精冲系统,包括模架和油路系统,所述模架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油路系统包括油箱、油泵、电动机、低压溢流阀、上直通单向阀、下直通单向阀、上高压溢流阀、下高压溢流阀、上单向油缸和下单向油缸,所述上模板内开设有上模芯系统安装腔,下模板内开设有下模芯系统安装腔,且上模板、上模芯系统安装腔、下模芯系统安装腔和下模板同轴设置。该系统能快速更换模具,且可实现三向压力的独自调节,可实现精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模具快换功能的通用油压精冲系统
本技术涉及液压精冲设备
,具体的讲是一种具有模具快换功能的通用油压精冲系统。
技术介绍
精冲工艺是在精冲设备上,通过精冲模具在强力压料状态下对金属板材进行纯塑性剪切和冲压成形,使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光洁剪切面、高精度、良好平面度和断面垂直度以及所需要的成型形状和产品质量特性的一种加工工艺。精冲模具结构复杂但又具有一定的结构一致性,现有的每一种产品生产的精冲模具基本上是同一种结构的重复制造,模具区别仅在于因产品形状不同而导致的凸模、凸凹模、凹模的外形和尺寸不同;再者,精冲模具的制造精度要求又非常高,因此常规精冲模具的制造成本较高。此外,现有的精冲生产中在产品换型时需要通过换模车等辅助设备将整个模具系统从精冲设备上撤下,然后换上其它模具系统,经过模具调试后方能重新进行生产。整个换模过程耗时耗力,而且模具调整过程也比较复杂。油压机是一种通过专用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通过液压泵作为动力源,靠泵的作用力使液体压力能通过液压管路进入油缸/活塞,然后通过液压执行元件使液压油在油箱循环,使油缸/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模具快换功能的通用油压精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架和油路系统,所述模架包括上模板(11)、下模板(12)、上安装板(13)和下安装板(14),所述油路系统包括油箱(21)、油泵(22)、电动机(23)、低压溢流阀(24)、上直通单向阀(25)、下直通单向阀(26)、上高压溢流阀(27)、下高压溢流阀(28)、上单向油缸(8)和下单向油缸(9),所述上模板(11)内开设有上模芯系统安装腔(113),下模板(12)内开设有下模芯系统安装腔(123),且上模板(11)、上模芯系统安装腔(113)、下模芯系统安装腔(123)和下模板(12)同轴设置;/n所述上模板(11)的底部外连接有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模具快换功能的通用油压精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架和油路系统,所述模架包括上模板(11)、下模板(12)、上安装板(13)和下安装板(14),所述油路系统包括油箱(21)、油泵(22)、电动机(23)、低压溢流阀(24)、上直通单向阀(25)、下直通单向阀(26)、上高压溢流阀(27)、下高压溢流阀(28)、上单向油缸(8)和下单向油缸(9),所述上模板(11)内开设有上模芯系统安装腔(113),下模板(12)内开设有下模芯系统安装腔(123),且上模板(11)、上模芯系统安装腔(113)、下模芯系统安装腔(123)和下模板(12)同轴设置;
所述上模板(11)的底部外连接有上定位圈(111),该上定位圈(111)的中部开设有同轴的上定位腔(112)以与上模芯系统安装腔(113)相通,所述下模板(12)的顶部外连接有下定位圈(121),该下定位圈(121)的中部开设有下定位腔(122)以与下模芯系统安装腔(123)相通,上定位腔(112)内设置有上模芯系统(102),下定位腔(122)内设置有下模芯系统(103);
所述上安装板(13)的顶部与油压机滑块(3)相连接,上安装板(13)的底部与上单向油缸(8)的顶部相连接,上单向油缸(8)的底部嵌入上模板(11)的顶部内,上单向油缸(8)底部内的上活塞(81)的底部与上模芯系统安装腔(113)的顶部正对设置,上模芯系统安装腔(113)的底部与位于其正下方的下模芯系统安装腔(123)的顶部正对设置,下模芯系统安装腔(123)的底部与位于下单向油缸(9)顶部的下活塞(91)的顶部正对设置,下单向油缸(9)位于下安装板(14)的顶部内,下安装板(14)与位于其正上方的下模板(12)正对设置;
所述油泵(22)的进油端与油箱(21)相通,且油泵(22)的驱动端与电动机(23)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油泵(22)的出油端与低压溢流阀(24)、上直通单向阀(25)、下直通单向阀(26)、上单向油缸(8)和下单向油缸(9)的进油端相通,上直通单向阀(25)的出油端与上单向油缸(8)内的油腔相通,下直通单向阀(26)的出油端经单向节流阀(41)后与下单向油缸(9)内的油腔相通,且在上单向油缸(8)和下单向油缸(9)上各设置有一个排气阀(42),所述上单向油缸(8)和下单向油缸(9)均为单向压力油缸;
所述低压溢流阀(24)的出油端与油箱(21)、上高压溢流阀(27)和下高压溢流阀(28)的进油端相通,上高压溢流阀(27)的出油端与上直通单向阀(25)和上单向油缸(8)之间的油道相通,下高压溢流阀(28)的出油端与下直通单向阀(26)和单向节流阀(41)之间的油道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模具快换功能的通用油压精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单向油缸(8)的顶部设置有与上进油口(82)正对设置的上排气塞(83),所述上排气塞(83)位于上模板(11)的上方,上排气塞(83)经上气道(84)与上油腔(85)相通;
所述下单向油缸(9)的顶部、底部分别设置有下排气塞(93)与下进油口(92),所述下排气塞(93)经下气道(94)与下油腔(95)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模具快换功能的通用油压精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平底凹的球面垫板(51),该球面垫板(51)的顶平面(52)与上安装板(13)的底部相连接,球面垫板(51)的底凹面(53)与上单向油缸(8)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底凹面(53)、上单向油缸(8)顶部均为球面,且底凹面(53)与位于其正下方的上单向油缸(8)顶部同心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模具快换功能的通用油压精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总导柱(131)、下导柱(141)与内导柱(124),上定位腔(112)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台结构;
下定位腔(122)为上宽下窄的圆锥台结构;
所述上安装板(13)、上模板(11)、下模板(12)、下安装板(14)内贯穿设置有共有的总导柱(131),所述下模板(12)、下安装板(14)内贯穿设置有共有的下导柱(141),所述上定位圈(111)、下定位圈(121)内贯穿设置有共有的内导柱(124);所述下安装板(14)内开设有伸缩腔(142),该伸缩腔(142)内设置有伸缩顶柱(143),该伸缩顶柱(143)的两端分别与下模板(12)底部和下安装板(14)底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模具快换功能的通用油压精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直通单向阀(25)的出油端经一段高压软管(43)后与上单向油缸(8)的油腔相通,所述单向节流阀(41)的出油端经一段高压软管(43)后与下单向油缸(9)内的油腔相通;
所述油泵(22)与上直通单向阀(25)、下直通单向阀(26)之间的油道上设置有一个压力表(61)与一个单向阀(62);
所述上直通单向阀(25)、高压软管(43)之间的油道上设置有一个压力表(61)与一个单向阀(62);
所述单向节流阀(41)、高压软管(43)之间的油道上设置有一个压力表(61)与一个单向阀(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模具快换功能的通用油压精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22)的进油端经滤油器(71)后与油箱(21)相通,该滤油器(71)与油箱(21)的右壁之间设置有滤网(72),且滤油器(71)、滤网(72)均设置在油箱(2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模具快换功能的通用油压精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单向油缸(8)、下单向油缸(9)上的最高处各设置有一个排气阀(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模具快换功能的通用油压精冲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继文马洪林陈燚涛马礼明汪杰周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思凯精冲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