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注射用磷脂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85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注射用磷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脱除油脂的磷脂和溶剂混合,在20~50℃条件下搅拌1~3h,然后过滤得到滤饼一和滤液一,磷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5;(2)将滤饼一和溶剂混合,在20~50℃条件下搅拌1~3h,然后过滤得到滤饼二和滤液二;(3)将滤液一和滤液二混合后浓缩至干得到磷脂粗品;(4)将磷脂粗品与溶剂混合,在25~50℃条件下搅拌1~3h,然后加入吸附剂,在25~50℃条件下搅拌1~3h,磷脂粗品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5),吸附剂与磷脂粗品的质量比为5%~20%;(5)过滤除去吸附剂,浓缩至干得到供注射用磷脂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利用常规溶剂进行制备,溶剂可回收利用,适用于工业化推广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注射用磷脂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药工程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供注射用磷脂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磷脂酰胆碱是从动物或者植物中提取的,可以将大脑的指令迅速传递,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增强记忆力,是一种健脑的食物。磷脂酰胆碱能够增强婴儿智力,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对胎儿在生长发育中有极大的作用。此外,磷脂酰胆碱还有抗御脂肪肝以及酒精肝的作用,有效的防治和保护肝脏。并且可以将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酸化为极细的颗粒,从血管中排出,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使血管恢复弹性。溶血磷脂酰胆碱是磷脂的一种,是卵磷脂被磷脂酶A水解生成的一种化合物。不溶于丙酮、乙醚,有强溶血作用。残剩的脂肪酸酯容易被溶血磷脂酶水解,产生脂肪酸和甘油磷脂酰胆碱。自然界中仅有少量存在。溶血性卵磷脂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破坏细胞膜的磷脂层。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供注射用磷脂中对于溶血磷脂的控制是越低越好。中国药典上关于供注射用磷脂中记载蛋黄中磷脂酰胆碱不少于68%,大豆磷脂酰胆碱不少于45%,溶血磷脂酰胆碱不大于3.5%,溶血磷脂酰乙醇胺不大于1%,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总量不高于4.0%。根据文献查阅,制备低溶血磷脂的生产工艺都是生产高纯度磷脂酰胆碱,PC含量大于95%以上,而生产高纯度磷脂酰胆碱的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法分离技术,无机盐复合沉淀技术、膜分离技术、柱层析技术等。柱层析法处理量相对较小,工艺方法困难。超临界萃取技术,设备昂贵,操作条件苛刻,不适合大规模推广。膜分离法,膜的渗透量和膜的寿命仍制约着膜工艺的工业化。无机盐复合沉淀技术,工艺中使用的无机盐会造成环境污染。且制剂厂家根据不同的需求,需要磷脂酰胆碱含量适中(70~85%),含有一定的磷脂酰乙醇胺的磷脂(主要是因为磷脂酰乙醇胺乳化性能优于磷脂酰胆碱),因此需要开发溶血磷脂低,但是磷脂酰胆碱含量适中的供注射用磷脂。目前文献无相关特定磷脂生产工艺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供注射用磷脂的生产工艺,能够利用常规溶剂进行制备,溶剂可回收利用,适用于工业化推广利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供注射用磷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脱除油脂的磷脂和溶剂混合,在20~50℃条件下搅拌1~3h,然后过滤得到滤饼一和滤液一,磷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5;(2)将滤饼一和溶剂混合,在20~50℃条件下搅拌1~3h,然后过滤得到滤饼二和滤液二;(3)将滤液一和滤液二混合后浓缩至干得到磷脂粗品;(4)将磷脂粗品与溶剂混合,在25~50℃条件下搅拌1~3h,然后加入吸附剂,在25~50℃条件下搅拌1~3h,磷脂粗品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5),吸附剂与磷脂粗品的质量比为5%~20%;(5)过滤除去吸附剂,浓缩至干得到供注射用磷脂成品。该方法涉及的步骤(1)中,所述磷脂为大豆磷脂或蛋黄卵磷脂。该方法涉及的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无水乙醇或正己烷。该方法涉及的步骤(1)中,所述温度为室温。该方法涉及的步骤(1)中,所述搅拌时间为2h。该方法涉及的步骤(1)中,所述磷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3。该方法涉及的步骤(4)中,溶剂为乙醇、乙酸乙酯或正己烷。该方法涉及的步骤(4)中,所述搅拌温度为50℃。该方法涉及的步骤(4)中,所述搅拌时间为2h。该方法涉及的步骤(4)中,所述磷脂粗品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3。该方法涉及的步骤(4)中,所述吸附剂为中性氧化铝、碱性氧化铝、硅胶和精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利用常规溶剂进行制备,溶剂可回收利用,适用于工业化推广利用。利用本方法制备的品质,磷脂酰胆碱大于68%,同时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总量低于1.0%,满足药典供注射用标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一种供注射用磷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500g脱除油脂的大豆磷脂和1500g、质量浓度为95%乙醇混合,在25℃的温度下搅拌2h,然后过滤得到滤饼一和滤液一。(2)将滤饼一和1500g、质量浓度为95%乙醇混合,在25℃的温度下搅拌1h,然后过滤得到滤饼二和滤液二。(3)将滤液一和滤液二混合后浓缩至干得到约80g磷脂粗品;(4)将磷脂粗品与100g乙醇混合,在25℃的温度下搅拌1h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5g中性氧化铝,在25℃下搅拌1h。(5)过滤除去中性氧化铝,浓缩至干得到供注射用磷脂成品。经本例中的生产工艺得到的供注射用磷脂成品,其中磷脂酰胆碱含量为68%,溶血磷脂酰胆碱为0.6%,溶血磷脂酰乙醇胺为0.2%。实施例二一种供注射用磷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500g脱除油脂的大豆磷脂和2000g无水乙醇混合,在35℃的温度下搅拌2h,然后过滤得到滤饼一和滤液一。(2)将滤饼一和2000g无水乙醇混合,在35℃的温度下搅拌2h,然后过滤得到滤饼二和滤液二。(3)将滤液一和滤液二混合后浓缩至干得到约110g磷脂粗品;(4)将磷脂粗品与330g乙酸乙酯混合,在50℃的温度下搅拌2h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20g中性氧化铝,在50℃的温度下搅拌2h。(5)过滤除去中性氧化铝,浓缩至干得到供注射用磷脂成品。经本例中的生产工艺得到的供注射用磷脂成品,其中磷脂酰胆碱含量为69%,溶血磷脂酰胆碱为0.5%,溶血磷脂酰乙醇胺为0.3%。实施例三一种供注射用磷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500g脱除油脂的大豆磷脂和1000g无水乙醇混合,在45℃的温度下搅拌3h,然后过滤得到滤饼一和滤液一。(2)将滤饼一和1000g无水乙醇混合,在45℃的温度下搅拌3h,然后过滤得到滤饼二和滤液二。(3)将滤液一和滤液二混合后浓缩至干得到约85g磷脂粗品;(4)将磷脂粗品与170g正己烷混合,在50℃的温度下搅拌3h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15g碱性氧化铝,在25℃的温度下搅拌3h。(5)过滤除去碱性氧化铝,浓缩至干得到供注射用磷脂成品。经本例中的生产工艺得到的供注射用磷脂成品,其中磷脂酰胆碱含量为69%,溶血磷脂酰胆碱为0.6%,溶血磷脂酰乙醇胺为0.2%。实施例四一种供注射用磷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500g脱除油脂的大豆磷脂和1500g正己烷混合,在30℃的温度下搅拌1h,然后过滤得到滤饼一和滤液一。(2)将滤饼一和1500g正己烷混合,在30℃的温度下搅拌1h,然后过滤得到滤饼二和滤液二。(3)将滤液一和滤液二混合后浓缩至干得到约93g磷脂粗品;(4)将磷脂粗品与372g乙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注射用磷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脱除油脂的磷脂和溶剂混合,在20~50℃条件下搅拌1~3h,然后过滤得到滤饼一和滤液一,磷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5;/n(2)将滤饼一和溶剂混合,在20~50℃条件下搅拌1~3h,然后过滤得到滤饼二和滤液二;/n(3)将滤液一和滤液二混合后浓缩至干得到磷脂粗品;/n(4)将磷脂粗品与溶剂混合,在25~50℃条件下搅拌1~3h,然后加入吸附剂,在25~50℃条件下搅拌1~3h,磷脂粗品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5),吸附剂与磷脂粗品的质量比为5%~20%;/n(5)过滤除去吸附剂,浓缩至干得到供注射用磷脂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注射用磷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脱除油脂的磷脂和溶剂混合,在20~50℃条件下搅拌1~3h,然后过滤得到滤饼一和滤液一,磷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5;
(2)将滤饼一和溶剂混合,在20~50℃条件下搅拌1~3h,然后过滤得到滤饼二和滤液二;
(3)将滤液一和滤液二混合后浓缩至干得到磷脂粗品;
(4)将磷脂粗品与溶剂混合,在25~50℃条件下搅拌1~3h,然后加入吸附剂,在25~50℃条件下搅拌1~3h,磷脂粗品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5),吸附剂与磷脂粗品的质量比为5%~20%;
(5)过滤除去吸附剂,浓缩至干得到供注射用磷脂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注射用磷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磷脂为大豆磷脂或蛋黄卵磷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注射用磷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质量浓度为95%乙醇,无水乙醇或正己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注射用磷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厚天胡承张轩袁鹏王保成朱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威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