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5185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从鹤庆唐松草中首次提取分离得到的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还涉及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在抗烟草黑胫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唐松草属(拉丁学名:ThalictrumL.)属于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植物全球约有200种,其中中国约有67种,多数分布于西南部。在全世界约200种唐松草属植物中,有化学成分报道的该属植物有90余种,主要活性成分有生物碱、皂甙、黄酮等类型。超过43种的该属植物在中国有民间药用记载。鹤庆唐松草(学名:ThalictrumscabrifoliumFranch.var.leveFranch),为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目、毛茛科、唐松草属的一个种。庆唐松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25-40厘米,有稀疏短柔毛,变无毛,上部分枝。该植物分布于主要分布于云南鹤庆县、丽江玉龙县一带,生长于山地草坡、林边或林中。鹤庆唐松草为云南白族民间常用的中药材,主热病心烦;湿热泻痢;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痈肿疮疖的功效。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又称烟草疫病,烟农称为“黑杆疯”、“黑根”、“乌头病”。中国各主要产烟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安徽、山东、河南省为历史上的重病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烟区发生亦相当普遍。目前黑胫病的防治主要通过轮作栽培、品种基因改良、生物农药等方法实现防治。其中用生物农药防治是最常用且最容易实现的方法。目前从药用植物资源中发现具有植物病害防治功效的新活性防治是天然产物研究热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采于我国西南的鹤庆唐松草化学成分研究和活性筛选,从中分离得到了一种新的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该化合物至今未见到相关报道,值得一提的是该化合物还具有显著的抗烟草黑胫病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所述化合物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命名为:8-乙酰基-3-羟甲基-7-甲氧基-10H-苯并吡喃[3,2-c]吡啶-10-酮,英文名为:8-Acetyl-3-hydroxymethyl-7-methoxy-10H-chromeno[3,2-c]pyridin-10-one。化合物为棕红色胶状物,其分子式为C16H13NO5,具有下述结构式:。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备所述的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浸膏提取:将鹤庆唐松草全株干燥粉碎后于玻璃反应釜中以第一溶剂进行回流提取,得到的提取液浓缩后用第二溶剂萃取得浸膏;2)硅胶柱层析:浸膏用第三溶剂溶解后,用80-100目的粗硅胶拌样,经150-200目的硅胶柱色谱层析,以三氯甲烷-丙酮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三氯甲烷-丙酮溶液体积比为8:2的洗脱液;3)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将洗脱液用HPLC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粗品;4)将所述化合物粗品用用凝胶柱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化合物纯品。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应用为在制备抗烟草黑胫病生物农药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从鹤庆唐松草中分离得到的色酮生物碱类新化合物,本化合物结构简单,具有突出的抗烟草黑胫病活性,可作为抗烟草黑胫病的先导化合物用于抗烟草黑胫病防治生物农药研发。2)本专利技术化合物的原料来源即鹤庆唐松草生长迅速、生物产量大,来源广泛、成本低,可持续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活性化合物分离制备提供原料,易于产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的主要HMBC相关图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改进,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一种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的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浸膏提取:将鹤庆唐松草全株干燥粉碎后于玻璃反应釜中以第一溶剂进行回流提取,得到的提取液浓缩后用第二溶剂萃取得浸膏;2)硅胶柱层析:浸膏用第三溶剂溶解后,用80-100目的粗硅胶拌样,经150-200目的硅胶柱色谱层析,以三氯甲烷-丙酮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三氯甲烷-丙酮溶液体积比为8:2的洗脱液;3)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将洗脱液用HPLC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粗品;4)将所述化合物粗品用用凝胶柱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化合物纯品。所述步骤1中,所述第一溶剂为95%的乙醇。所述步骤1中,所述第二溶剂为乙酸乙酯,萃取方法为:提取液浓缩到小体积,然后用3%的酒石酸溶液稀释,再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2-3次;萃取完后水相用碳酸钠饱和,再次用3~5L的乙酸乙酯萃取2-3次,合并萃取的乙酸乙酯相,减压浓缩得浸膏。所述步骤2中,第三溶剂为甲醇或丙酮或乙醇。所述步骤2中,梯度洗脱的三氯甲烷-丙酮溶液体积比为20:1、9:1、8:2、7:3、6:4、5:5。所述步骤3中,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采用21.2mm×250mm,5µm的C18色谱柱,流速为20mL/min,流动相为62%的甲醇,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36nm,收集33.5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所述步骤4中,化合物粗品先用甲醇溶解,再以甲醇为流动相,用葡聚糖凝胶柱纯化分离。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应用,具体为在制备抗烟草黑胫病生物农药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用鹤庆唐松草原料不受地区和品种限制,均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下面以来源于云南大理的鹤庆唐松草原料,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鹤庆唐松草样品来源于云南大理鹤庆县。取鹤庆唐松草全株晒干,粉碎到约40目。称取3.0kg粉碎后的样品,置于20L的玻璃反应釜中,加入95%的乙醇6L,回流提取50min,滤出提取液;再次往残渣中加入95%的乙醇6L,回流提取50min,滤除提取液。合并两次提取液浓缩到小体积,然后用3%的酒石酸溶液6L稀释,用6L的乙酸乙酯萃取2次。萃取完后水相用碳酸钠饱和,再次用6L的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萃取的乙酸乙酯相,减压浓缩得生物碱部位浸膏46.9g。浸膏用60g(80-100目)粗硅胶拌样,烘干,用170g硅胶(150-200目)柱色谱,三氯甲烷:丙酮(20:1、9:1、8:2、7:3、6:4、5:5)梯度洗脱,分成6个部分。选取8:2洗脱部分进行HPLC进一步分离:用Agilent公司的ZorbaxPrepHTGF(21.2mm×25cm)反相柱,以62%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2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36nm,收集33.5min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下述结构的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下述结构的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浸膏提取:将鹤庆唐松草全株干燥粉碎后于玻璃反应釜中以第一溶剂进行回流提取,得到的提取液浓缩后用第二溶剂萃取得浸膏;
2)硅胶柱层析:浸膏用第三溶剂溶解后,用80-100目的粗硅胶拌样,经150-200目的硅胶柱色谱层析,以三氯甲烷-丙酮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三氯甲烷-丙酮溶液体积比为8:2的洗脱液;
3)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将洗脱液用HPLC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粗品;
4)将所述化合物粗品用用凝胶柱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化合物纯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第一溶剂为95%的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第二溶剂为乙酸乙酯,萃取方法为:提取液浓缩到小体积,然后用3%的酒石酸溶液稀释,再用等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秋芬李银科杨光宇周敏汪伟光董淼黄海涛刘欣孔维松李晶王晋许永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