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82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扫地机器人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包括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机器人本体和同轴套设在其外侧壁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与所述机器人本体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冲击力作用在接触板上,接触板带动两个导向杆向内侧滑动,压板同时对转动杆进行推动,转动杆以连接轴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扭簧转动蓄力,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与机器人本体底面贴合的转动板向下进行转动,转动板底面的阻尼块与地面进行接触,增大机器人本体与地面的接触摩擦力,缩短机器人本体因撞击滑出的距离,有效降低机器人本体高空滑落的几率,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扫地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扫地机器人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扫地机器人又叫懒人扫地机,是一种能对地面进行自动吸尘的智能家用电器,因为它能对房间大小、家具摆放、地面清洁度等因素进行检测,并依靠内置的程序,制定合理的清洁路线,具备一定的智能,所以被人称之为机器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扫地机器人的家庭越来越多。现有的扫地机器人防撞结构较为简单,仅通过弹性部件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吸收,在人员不小心踢到扫地机器人时,冲击力较大,弹性构件无法有效的进行缓冲,扫地机器人会产生较大距离的滑动,从而增加扫地机器人从高空跌落的风险。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扫地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扫地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包括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机器人本体和同轴套设在其外侧壁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与所述机器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上安装有若干个防护机构,若干个所述防护机构等距间隔布置在所述固定环的一周,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接触板和两个对称固定在其一侧的两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动贯穿所述固定环,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压板和两个对称布置的支耳,所述压板固定在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固定环的一端,两个所述支耳固定在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壁,且两个所述支耳对称布置在所述压板两侧,两个所述支耳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支耳的两端均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支耳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顶端与所述压板对应,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杆为倾斜布置,所述转动板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面贴合,所述转动板的底面嵌设固定有阻尼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触板的外侧壁套设固定有柔性折叠管,所述柔性折叠管远离所述接触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球。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尼块的材质为橡胶,且所述阻尼块的厚度为两毫米。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器人本体、所述接触板和所述固定环的高度均相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柔性折叠管的材质为塑料。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板与所述接触球对应的一侧面涂附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材质为特氟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若外部物体对装置进行撞击,撞击物体与相对应位置处防护机构中的接触板接触,冲击力作用在接触板上,接触板带动两个导向杆向内侧滑动,两个导向杆推动压板,压板同时对转动杆进行推动,转动杆以连接轴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扭簧同时转动蓄力,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与机器人本体底面贴合的转动板向下进行转动,转动板底面的阻尼块与地面进行接触,增大机器人本体与地面的接触摩擦力,缩短机器人本体因撞击滑出的距离,有效降低机器人本体高空滑落的几率,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扫地机器人中的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5为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扫地机器人中的转动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清扫机构;11、机器人本体;12、固定环;13、连接板;2、防护机构;21、接触板;211、柔性折叠管;22、导向杆;23、压板;231、耐磨层;24、支耳;241、连接轴;242、扭簧;25、转动杆;251、接触球;26、转动板;261、阻尼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包括清扫机构1,清扫机构1包括机器人本体11和同轴套设在其外侧壁的固定环12,固定环12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3,连接板13远离固定环12的一端与机器人本体11固定连接,固定环12上安装有若干个防护机构2,若干个防护机构2等距间隔布置在固定环12的一周,防护机构2包括接触板21和两个对称固定在其一侧的两个导向杆22,导向杆22滑动贯穿固定环12,防护机构2还包括压板23和两个对称布置的支耳24,压板23固定在导向杆22贯穿固定环12的一端,两个支耳24固定在固定环12的内侧壁,且两个支耳24对称布置在压板23两侧,两个支耳24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41,连接轴24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5,支耳24的两端均套设有扭簧242,扭簧242的一端与支耳24固定连接,扭簧242的另一端与转动杆25固定连接,转动杆25的顶端与压板23对应,转动杆2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26,转动杆25为倾斜布置,转动板26与机器人本体11的底面贴合,转动板26的底面嵌设固定有阻尼块261。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若外部物体对装置进行撞击,撞击物体与相对应位置处防护机构2中的接触板21接触,冲击力作用在接触板21上,接触板21带动两个导向杆22向内侧滑动,两个导向杆22推动压板23,压板23同时对转动杆25进行推动,转动杆25以连接轴241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扭簧242同时转动蓄力,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与机器人本体11底面贴合的转动板26向下进行转动,转动板26底面的阻尼块261与地面进行接触,增大机器人本体11与地面的接触摩擦力,缩短机器人本体11因撞击滑出的距离,有效降低机器人本体11高空滑落的几率,提高安全性,撞击物体与接触板21脱离接触后,在扭簧242的作用下,转动杆25和转动板26转动复位。在图1、图2和图3中:接触板21的外侧壁套设固定有柔性折叠管211,柔性折叠管211远离接触板21的一端与固定环12固定连接,柔性折叠管211可对接触板21的侧边进行防护,防止儿童在滑动接触板21时,造成夹手的现象,提高安全性,柔性折叠管211的材质为塑料,在保证正常形变的同时,不易发生腐蚀,使用寿命较高。在图2和图3中:转动杆2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球251,接触球251可更好的与压板23接触,降低摩擦力。在图2和图5中:阻尼块261的材质为橡胶,橡胶材质的阻尼块261阻尼效果较好,且阻尼块261的厚度为两毫米,保证其有效的磨损量。在图2中:机器人本体11、接触板21和固定环12的高度均相同,接触板21和固定环12可对机器人本体11的侧面进行全面防护。在图4中:压板23与接触球251对应的一侧面涂附有耐磨层231,耐磨层231的材质为特氟龙,特氟龙材质的耐磨层231摩擦系数极低,在接触球251与其接触滑动摩擦时,摩擦力较小,降低磨损。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若外部物体对装置进行撞击,撞击物体与相对应位置处防护机构2中的接触板21接触,冲击力作用在接触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扫机构(1),所述清扫机构(1)包括机器人本体(11)和同轴套设在其外侧壁的固定环(12),所述固定环(12)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远离所述固定环(12)的一端与所述机器人本体(1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12)上安装有若干个防护机构(2),若干个所述防护机构(2)等距间隔布置在所述固定环(12)的一周,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接触板(21)和两个对称固定在其一侧的两个导向杆(22),所述导向杆(22)滑动贯穿所述固定环(12),所述防护机构(2)还包括压板(23)和两个对称布置的支耳(24),所述压板(23)固定在所述导向杆(22)贯穿所述固定环(12)的一端,两个所述支耳(24)固定在所述固定环(12)的内侧壁,且两个所述支耳(24)对称布置在所述压板(23)两侧,两个所述支耳(24)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41),所述连接轴(24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5),所述支耳(24)的两端均套设有扭簧(242),所述扭簧(242)的一端与所述支耳(24)固定连接,所述扭簧(242)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杆(2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5)的顶端与所述压板(23)对应,所述转动杆(2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26),所述转动杆(25)为倾斜布置,所述转动板(26)与所述机器人本体(11)的底面贴合,所述转动板(26)的底面嵌设固定有阻尼块(2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扫机构(1),所述清扫机构(1)包括机器人本体(11)和同轴套设在其外侧壁的固定环(12),所述固定环(12)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远离所述固定环(12)的一端与所述机器人本体(1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12)上安装有若干个防护机构(2),若干个所述防护机构(2)等距间隔布置在所述固定环(12)的一周,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接触板(21)和两个对称固定在其一侧的两个导向杆(22),所述导向杆(22)滑动贯穿所述固定环(12),所述防护机构(2)还包括压板(23)和两个对称布置的支耳(24),所述压板(23)固定在所述导向杆(22)贯穿所述固定环(12)的一端,两个所述支耳(24)固定在所述固定环(12)的内侧壁,且两个所述支耳(24)对称布置在所述压板(23)两侧,两个所述支耳(24)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41),所述连接轴(24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5),所述支耳(24)的两端均套设有扭簧(242),所述扭簧(242)的一端与所述支耳(24)固定连接,所述扭簧(242)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杆(2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5)的顶端与所述压板(23)对应,所述转动杆(2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26),所述转动杆(25)为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云网智慧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