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76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包括中空底座,中空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第一升降环的下部通过连接绳连接有第二升降环,第一升降板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第三升降环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拉绳,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升降环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音叉球,音叉球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音叉,音叉球的内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敲击部设置在音叉的一侧,弧形立板的表面设置为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通过操作不同部位的音叉球发声,让患者对发音物位置进行判断,起到对患者检查的作用;且可以利用冲击力的大小使得音叉发出不同大小的声音,便于对患者进行检查。查。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机器人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耳鼻喉科包括耳、鼻、喉等部位,是人体较容易发病的一些部位,同时也是最容易困扰和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引发各种其他的多种并发症的发病。耳、鼻、喉是人体的小部位,分布在大脑的周围。耳、鼻、喉得了病最容易受牵连的就是大脑,大脑受损,进而影响全身,后果严重。
[0003]耳鼻喉科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咽鼓管检查、听力检查、前庭检查、嗅觉检查、外鼻鼻腔检查、鼻功能检查、鼻内窥镜检查、口咽检查、喉部检查、外耳检查是耳鼻喉检查最基本最简单的项目,通过此项检查可发现外耳道炎,无畸形,分裂以及有无狭窄,止血,耳垢栓塞等。听力检查及检查耳朵的听觉能力。
[0004]现有的耳鼻喉科在检查时,仅通过人工手动敲击音叉来监测患者的听力情况,在检查时需要在多方位上进行检查,让患者判断发音物的位置,不仅检查速度较慢,且人为敲击音叉的速度力度都不一致,这样不准确的操作容易影响检查判断结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
[0005]为此,提出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包括:
[0009]中空底座,所述中空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下部竖直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的下部通过连接绳连接有第一升降环,所述第一升降环的下部通过连接绳连接有第二升降环,所述第二升降环的下部通过连接绳连接有第三升降环,所述第一升降板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且第一升降板的上部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绳轮,所述绳轮的上部的绳轮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升降环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上端贯穿于第二升降环、第一升降环以及第一升降板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绳轮上;
[0010]所述第一升降环、第二升降环以及第三升降环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音叉球,所述音叉球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音叉,所述音叉球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销套,所述销套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音叉球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杆的一
侧中部,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铁块,所述音叉球的内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一侧与铁块的一侧对齐,所述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敲击部,所述敲击部设置在所述音叉的一侧;
[0011]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二升降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弧形立板,所述弧形立板的侧面上安装有照明灯管,所述弧形立板的表面设置为镜面;
[0012]所述支撑柱上安装有红外接收器,且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和用于控制供电电流大小的电控滑动变阻器,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正反转电机、电控滑动变阻器以及所有音叉球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通过操作不同部位的音叉球发声,让患者对发音物位置进行判断,起到对患者检查的作用;且可以利用冲击力的大小使得音叉发出不同大小的声音,便于对患者进行检查。
[0014]作为优选,所述中空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储水室,且储水室的内部喷涂有防腐蚀层,所述中空底座的上部开设有进水口,且中空底座的下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进水口以及排水口上均安装有螺纹堵盖。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向储水室中注满水,增加中空底座的重量,从而提高本技术机器人的支撑稳定性;且在需要移动或转移时,放掉其中的水,减轻重量,便于转移。
[0016]作为优选,所述中空底座的下部安装有高低脚和万向轮,所述高低脚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固定时,提高高低脚使得万向轮悬空,增加稳定性。
[0018]作为优选,所述高低脚的上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螺纹安装在中空底座底部的螺纹孔中,所述高低脚的侧面上开设有插孔。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插孔的设计,在使用时,找一力臂杆插入到插孔中,便于施力操作。
[002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板与第一升降环之间、第一升降环与第二升降环之间、第二升降环与第三升降环之间均设置有三根连接绳,且三根连接绳以第一升降环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均匀设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绳起到支撑的作用。
[002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环、第二升降环以及第三升降环上均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通孔。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设计,便于拉绳穿过。
[002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板的上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凸环,所述拉绳穿过所述凸环的内部。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环使得拉绳凸出于第一升降板的表面,使得拉绳便于缠绕在绳轮的中心处。
[0026]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用于导电连接的导线,所述导线分别通过线卡固定连接在第
一升降板、第一升降环、第二升降环、第三升降环上,且导线上位于每个线卡之间均设置有多余的长度。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线实现对音叉球内电磁铁的供电。
[0028]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红外遥控器,所述红外遥控器的一端安装有红外发射器。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红外遥控器便于远程控制。
[0030]作为优选,所述音叉球上开设有放音口,所述放音口的正面与第二升降环的圆心对齐。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放音口便于音叉的声音传出。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33]1、本技术通过三组升降环的设置,并在升降环的上部设置有可以进行电控操作的音叉球,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三组升降环分别位于患者头部的外侧、外侧上方和外侧下方,在检查时,通过操作不同部位的音叉球发声,让患者对发音物位置进行判断,起到对患者检查的作用;且可以利用电控滑动变阻器控制供电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利用冲击力的大小使得音叉发出不同大小的声音,便于对患者进行检查;
[0034]2、本技术在弧形立板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照明灯管和镜面,便于对患者的耳部、鼻腔或口腔进行照射检查,患者也可以根据镜面的反射,自行查看自己的口腔、鼻腔,且利用第二电动推杆升降调节高度,便于不同身高的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底座(1),所述中空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一端下部竖直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5),所述第一电动推杆(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板(6),所述第一升降板(6)的下部通过连接绳(603)连接有第一升降环(604),所述第一升降环(604)的下部通过连接绳(603)连接有第二升降环(605),所述第二升降环(605)的下部通过连接绳(603)连接有第三升降环(606),所述第一升降板(6)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12),所述正反转电机(12)的转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13),且第一升降板(6)的上部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绳轮(14),所述绳轮(14)的上部的绳轮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5)啮合连接;所述第三升降环(606)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拉绳(601),所述拉绳(601)的上端贯穿于第二升降环(605)、第一升降环(604)以及第一升降板(6)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绳轮(14)上;所述第一升降环(604)、第二升降环(605)以及第三升降环(606)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音叉球(17),所述音叉球(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音叉(1708),所述音叉球(17)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销套(1701),所述销套(1701)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杆(1702),所述音叉球(17)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1703),所述弹簧(17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杆(1702)的一侧中部,所述活动杆(17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铁块(1704),所述音叉球(17)的内部通过连接杆(1706)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705),所述电磁铁(1705)的一侧与铁块(1704)的一侧对齐,所述活动杆(17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敲击部(1709),所述敲击部(1709)设置在所述音叉(1708)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8),所述第二电动推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板(9),所述第二升降板(9)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弧形立板(91),所述弧形立板(91)的侧面上安装有照明灯管(93),所述弧形立板(91)的表面设置为镜面(92);所述支撑柱(2)上安装有红外接收器(3),且所述支撑柱(2)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和用于控制供电电流大小的电控滑动变阻器,所述红外接收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5)、第二电动推杆(8)、正反转电机(12)、电控滑动变阻器以及所有音叉球(17)连接;所述中空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储水室,且储水室的内部喷涂有防腐蚀层,所述中空底座(1)的上部开设有进水口(101),且中空底座(1)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荣金
申请(专利权)人:云网智慧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