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竹笋蒸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48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硒竹笋蒸煮装置,属于竹笋加工领域,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腔底端的水槽、设置在水槽内的加热器、设置在水槽上方且水平放置的蒸煮筒以及设置在箱体外侧并与蒸煮筒连接的旋转电机;所述蒸煮筒包括设置在水槽上方的筒体、设置在筒体一端并与旋转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传动带以及设置在筒体另一端并与筒体铰接的密封门,所述筒体为网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竹笋的动态蒸煮,提高对竹笋蒸煮的均匀性,同时提高了竹笋蒸煮作业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硒竹笋蒸煮装置
本技术涉及竹笋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竹笋蒸煮装置。
技术介绍
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禾本目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竹笋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一般以春笋为原料,通过去壳切根修整、高温蒸煮、清水浸漂、榨压成形处理、烘干、整形包装等传统工艺制作。但是现有企业在对竹笋进行高温蒸煮的过程中,一般直接将竹笋原料放在类蒸笼内,从底部直接加热水产生蒸汽或从底部通入蒸汽来对竹笋进行高温蒸煮,但是这种将竹笋静态放置的蒸煮装置,各个位置的竹笋与蒸汽的接触温度和时间不一样,使得实际竹笋的蒸煮效果不够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富硒竹笋蒸煮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富硒竹笋蒸煮装置,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腔底端的水槽、设置在水槽内的加热器、水平设置在水槽上方的蒸煮筒以及设置在箱体外侧并与蒸煮筒连接的旋转电机,且所述蒸煮筒的旋转中心轴线与水槽平行;所述蒸煮筒包括设置在水槽上方的筒体、设置在筒体一端并与旋转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传动带以及设置在筒体另一端并与筒体铰接的密封门,所述筒体的筒壁为网状。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内并位于筒体上方设有多组冷却风口,所述箱体顶端设有与冷却风口连通的冷却风机。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内壁设有多组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交错间隔设置。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外侧并与水槽连通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水槽之间设有水泵。作为优选,所述水槽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水泵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上设有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的报警器。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顶端设有排气阀。作为优选,所述密封门上设有拉手。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工作人员打开密封门,并将待蒸煮竹笋放入筒体中,然后启用加热器对水槽内的纯净水进行加热,之后产生水蒸汽。水蒸汽从水槽中向上运动,对筒体中的竹笋进行高温蒸煮。蒸煮过程中旋转电机带动筒体旋转,使筒体内的竹笋不断分离移动,由此实现了对竹笋动态地进行蒸煮,提高对竹笋蒸煮的均匀性,同时提高了竹笋蒸煮作业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富硒竹笋蒸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富硒竹笋蒸煮装置中蒸煮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富硒竹笋蒸煮装置中蒸煮筒的筒体内壁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水槽;21-储水箱;22-水泵;3-加热器;4-蒸煮筒;41-筒体;42-传动带;43-密封门;431-拉手;5-旋转电机;6-冷却风口;61-冷却风机;7-旋转块;8-水位传感器;81-控制器;9-报警器;10-排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及“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竹笋蒸煮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腔底端的水槽2,所述水槽2用于装纳产生高温水蒸气的纯净水。所述水槽2内设有用于提供加热热量的加热器3,所述加热器3设置在水槽2的槽底并将纯净水加热至沸腾,由此产生高温水蒸气对箱体1内的竹笋进行蒸煮,所述箱体1的顶端设有便于工作人员对箱体1内的多余高温水蒸气进行排放的排气阀10。本技术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外侧并与水槽2连通的储水箱21,所述储水箱21与水槽2之间设有水泵22,当水槽2内的纯净水减少时,所述水泵22则将储水箱21内的纯净水输送至水槽2内并进行补充,防止水槽2内的纯净水过少而造成加热器3“空烧”情况,影响设备使用寿命以及蒸煮效果。同时所述水槽2内还设有用于测量水槽2内纯净水水位的水位传感器8,所述水位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控制器81,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81采用的型号为基恩士KV-8000PLC控制器。所述控制器81的信号输出端与水泵22电连接的同时,亦与加热器3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由此当加热器3对水槽2内的纯净水持续加热产生高温水蒸气时,所述水槽2内的纯净水水位持续降低,直至纯净水的水位低于水位传感器8的预设水位后,所述水位传感器8传输信号至控制器81,所述控制器81则关闭加热器3,并启动水泵22将储水箱21内的纯净水输送至水槽2并进行补充。当水槽2内的水位恢复至正常水位后,则停止水泵22输水并启动加热器3继续工作,加热纯净水对竹笋进行蒸煮。由此本技术在长时间蒸煮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时刻关注水槽2水位,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所述箱体1上设有与控制器81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的报警器9,当水槽2内纯净水的水位超过某一预设时间段低于水位传感器8的预设水位时,所述控制器81则启动报警器9进行声光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查看水槽1的水位异常情况,保证了本技术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实用性。参见图1和图2,所述箱体1内并位于水槽2上方设有用于放置待蒸煮竹笋的蒸煮筒4,所述蒸煮筒4水平设置在箱体1内并且所述蒸煮筒4的两端与箱体1旋转连接,所述蒸煮筒4的旋转中心轴线与水槽2平行。所述箱体1的外侧设有与蒸煮筒4一端连接的旋转电机5,所述旋转电机5的输出端穿过箱体1并与蒸煮筒4同轴连接。由此工作人员启动加热器3对水槽2内的水进行加热,之后产生水蒸汽。水蒸汽从水槽2中向上运动,对蒸煮筒4内的竹笋进行蒸煮。蒸煮过程中旋转电机5带动蒸煮筒4旋转,使蒸煮筒4内的竹笋不断分离移动,由此实现了竹笋均匀蒸煮。参见图2和图3,所述蒸煮筒4包括设置在水槽2上方的筒体41、设置在筒体41一端并与旋转电机5输出端连接的传动带42以及设置在筒体41另一端并与筒体41铰接的密封门43,所述密封门43上设有便于工作人员开合的拉手431。工作人员打开密封门43即可将待蒸煮竹笋放入筒体41中,便于工作人员对筒体41内的竹笋进行取放,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所述筒体41的筒壁为网状,便于水蒸气穿过网状筒体41对竹笋进行高温蒸煮。同时所述筒体41的内壁设有若干组用于推动竹笋的旋转块7,所述旋转块7交错间隔设置,当旋转电机5驱动筒体41旋转时,所述旋转块7在旋转过程中对竹笋进行搅拌,进一步提高竹笋蒸煮过程中的受热均匀性。所述箱体1内并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富硒竹笋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腔底端的水槽(2)、设置在水槽(2)内的加热器(3)、水平设置在水槽(2)上方的蒸煮筒(4)以及设置在箱体(1)外侧并与蒸煮筒(4)连接的旋转电机(5),且所述蒸煮筒(4)的旋转中心轴线与水槽(2)平行;/n所述蒸煮筒(4)包括设置在水槽(2)上方的筒体(41)、设置在筒体(41)一端并与旋转电机(5)输出端连接的传动带(42)以及设置在筒体(41)另一端并与筒体(41)铰接的密封门(43),所述筒体(41)的筒壁为网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硒竹笋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腔底端的水槽(2)、设置在水槽(2)内的加热器(3)、水平设置在水槽(2)上方的蒸煮筒(4)以及设置在箱体(1)外侧并与蒸煮筒(4)连接的旋转电机(5),且所述蒸煮筒(4)的旋转中心轴线与水槽(2)平行;
所述蒸煮筒(4)包括设置在水槽(2)上方的筒体(41)、设置在筒体(41)一端并与旋转电机(5)输出端连接的传动带(42)以及设置在筒体(41)另一端并与筒体(41)铰接的密封门(43),所述筒体(41)的筒壁为网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竹笋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并位于筒体(41)上方设有多组冷却风口(6),所述箱体(1)顶端设有与冷却风口(6)连通的冷却风机(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竹笋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1)的内壁设有多组旋转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楠
申请(专利权)人:屏山县碧生元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