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Si弹簧圆钢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1371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8
一种高Si弹簧圆钢的生产方法,工艺路线为冶炼→连铸→热送热装→加热→除鳞→粗轧→中间坯冷却→全连轧→加速冷却→空冷→堆冷;钢的化学组成重量百分比为C=0.56%~0.64%,Si=1.50%~2.20%,Mn=0.40%~1.00%,P≤0.020%,S≤0.010%,Cr≤1.20%,V≤0.20%,且Si+Mn+Cr=2.70%~3.5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大尺寸铸坯进行热送热装和一火成材,同时采用高温加热和控轧控冷工艺,生产直径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Si弹簧圆钢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涉及一种高Si弹簧圆钢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弹簧通常在冲击、振动或长期交应力下使用,所以要求弹簧钢有高的抗拉强度、弹性极限、高的疲劳强度。为满足这些性能要求,弹簧钢应具有高的纯洁度和均匀性、严格控制表面缺陷和脱碳层深度、精确的外形和尺寸等。在成分设计上,通常采用中碳高硅的成分体系,Si是弹簧钢中对弹减抗力影响最大的合金元素,这主要是由于Si具有强烈的铁素体固溶强化作用,同时Si能抑制渗碳体在回火过程中的晶核形成和长大,改变回火时析出碳化物的数量、尺寸和形态,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但Si含量过高,将促进弹簧钢在加热轧制和热处理过程中的脱碳和石墨化倾向,并影响钢的表面质量。因此,高Si弹簧钢的生产和应用长期以来受到制约。中国专利CN107747060A提出一种“高强度高疲劳寿命弹簧钢的生产方法”,采用150mm方的小尺寸连铸坯生产小规格线材弹簧钢,经洁净钢冶炼、保护浇注后,首先对连铸坯表面进行抛光、修磨,然后采用低温加热并控制均热时间,以减小弹簧钢的脱碳层深度;中国专利号CN11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Si弹簧圆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路线为冶炼→连铸→热送热装→加热→除鳞→粗轧→中间坯冷却→全连轧→加速冷却→空冷→堆冷;钢的化学组成重量百分比为C=0.56%~0.64%,Si=1.50%~2.20%,Mn=0.40%~1.00%,P≤0.020%,S≤0.010%,Cr≤1.20%,V≤0.20%,且Si+Mn+Cr=2.70%~3.5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关键工艺步骤包括:/n(1)冶炼、连铸:钢水经炉外精炼后,浇注成尺寸不小于240mm×240mm的连铸坯;/n(2)加热:采用热送热装工艺,连铸坯入炉表面温度≥580℃;加热炉预热段温度≥780℃,加热段在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Si弹簧圆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路线为冶炼→连铸→热送热装→加热→除鳞→粗轧→中间坯冷却→全连轧→加速冷却→空冷→堆冷;钢的化学组成重量百分比为C=0.56%~0.64%,Si=1.50%~2.20%,Mn=0.40%~1.00%,P≤0.020%,S≤0.010%,Cr≤1.20%,V≤0.20%,且Si+Mn+Cr=2.70%~3.5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关键工艺步骤包括:
(1)冶炼、连铸:钢水经炉外精炼后,浇注成尺寸不小于240mm×240mm的连铸坯;
(2)加热:采用热送热装工艺,连铸坯入炉表面温度≥580℃;加热炉预热段温度≥780℃,加热段在1050~1150℃范围内的加热时间≤20min,均热段在1220~1250℃温度范围内的均热时间50~90min;同时控制预热段不低于5Pa的微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云广李红星彭宁琦黄振华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