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羟甲基糠醛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2320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5‑羟甲基糠醛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5‑羟甲基糠醛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病毒为水疱性口炎病毒。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发现5‑羟甲基糠醛能够有效在体外抑制VSV的复制,增强VSV感染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IFN‑β基因的表达。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发现5‑羟甲基糠醛能够降低VSV感染后小鼠的肺损伤情况,抑制小鼠各个器官中病毒的复制,提高小鼠血清中IFN‑β表达水平,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防治VSV感染相关疾病的复方组合物,可以方便和药物载体组合制备成多种剂型,临床上服用方便,并且使用安全,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5-羟甲基糠醛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5-羟甲基糠醛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StomatitisVirus,VSV)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部分家畜如猪、牛、马在感染了水疱性口炎病毒后,其临床表现症状与口蹄疫和猪水疱疹极为相似,均有舌、唇、乳头等部位出现水疱和溃烂的症状。感染水疱性口炎病毒会对畜牧业中牲畜个体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会对养殖业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水疱性口炎病毒为人兽共患性传染病,人类也容易感染水疱性口炎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的传播方式为直接接触和气溶胶传播,其临床表现为头疼、发热、恶心、无力等类似流感样的症状。目前对水疱性口炎病毒还没有有效且可靠的治疗方法。同时,由于水疱性口炎病毒具有结构简单、复制能力强等特点,故被广泛应用于研究RNA病毒感染过程中机体固有免疫的研究模型。当病毒侵袭机体时会迅速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interferon,IFN),干扰素作为抵抗病毒的主要细胞因子,直接参与宿主细胞的抗病毒免疫反应、介导天然免疫应答和诱导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Gene,ISG)的表达,从而使机体快速建立针对病毒侵染的天然免疫防线,在病毒的复制及传播过程中对病毒进行抑制。目前,以IFN-α/β为代表的Ⅰ型干扰素已成为临床上治疗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因此寻找并开发新的可以增强病毒感染过程中宿主细胞IFN-β表达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是一个广泛存在与许多中药及含糖食品中的一种活性物质,由单糖化合物,如葡萄糖和果糖,脱水生成,其分子中含有一个呋喃环、一个醛基和一个羟甲基。5-羟甲基糠醛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5-羟甲基糠醛有多种药理作用,5-HMF的药理学作用主要包括抗炎、抗菌、抗氧化应激、抗缺氧和免疫调节作用等。公开号为CN1565438A的专利文献涉及5-羟甲基糠醛及其衍生物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症状的药物的用途,所述化合物在改善神经缺血缺氧以及神经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减轻神经细胞水肿,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自由基损伤,以及减轻神经细胞钙超载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该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含5-羟甲基糠醛或其衍生物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通过施用有效量的5-羟甲基糠醛或其衍生物预防和/或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症状的方法。公开号为CN101116661A的专利文献涉及5-羟甲基糠醛在制药中的新用途,5-羟甲基糠醛是葡萄糖等单糖化合物在高温或弱酸等条件下脱水产生的一个醛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在多数中药中都含有次成分,近年来研究发现5-羟甲基糠醛(5-HMF)具有抗氧化、抗心肌缺血等对人体有益的作用。该专利技术是以人体血管内皮细胞为材料,观察5-HMF的保护作用,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羟甲基糠醛能拮抗H2O2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的损伤,反映了5-羟甲基糠醛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5-HMF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95%、0.72%,而模型组的细胞凋亡率为8.17%,5-HMF细胞凋亡率远低于模型组,充分说明5-羟甲基糠醛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以上专利文献未涉及5-HMF对于水疱性口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的相关报道,也未涉及5-HMF调控宿主细胞IFN-β表达的相关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预防、缓解或治疗水疱性口炎病毒的感染,本专利技术提供5-羟甲基糠醛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5-羟甲基糠醛(5-HMF)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病毒为水疱性口炎病毒。优选的,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药学上认可的任何一种剂型。更优选的,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粉剂、颗粒剂、片剂、冲剂、软胶囊、滴丸剂、口服剂、软膏剂或注射剂。本专利技术用5-羟甲基糠醛制备的药物是由5-羟甲基糠醛或5-羟甲基糠醛与固体或液体赋形剂一起构成。优选的,所述药物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药、舌下给药、鼻腔给药或经皮给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的,5-羟甲基糠醛的给药浓度为12mg/kg。优选的,5-羟甲基糠醛通过促进I型干扰素IFN-β表达来抑制水疱性口炎病毒的复制。5-HMF具有廉价易得、小剂量使用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预防、缓解或治疗水疱性口炎病毒药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5-羟甲基糠醛能够有效在体外抑制VSV的复制,增强VSV感染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IFN-β基因的表达。(2)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5-羟甲基糠醛能够降低VSV感染后小鼠的肺损伤情况,抑制小鼠各个器官中病毒的复制,提高小鼠血清中IFN-β表达水平,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期。(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防治VSV感染相关疾病的复方组合物,可以方便和药物载体组合制备成多种剂型,临床上服用方便,并且使用安全,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利用RealtimePCR法检测VSV感染不同时间点后,5-羟甲基糠醛对于VSV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A: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B:RAW264.7细胞。图2为本专利技术5-HMF的浓度对于VSV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VSV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图3为本专利技术5-HMF的浓度对于VSV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病毒载量的抑制情况。图4为利用RealtimePCR法检测VSV感染不同时间点后,5-羟甲基糠醛对于细胞中IFN-β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A: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B:RAW264.7细胞。图5为利用ELISA法检测VSV感染不同时间点后,5-羟甲基糠醛对于细胞上清中IFN-β表达分泌水平的影响,A: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B:RAW264.7细胞。图6为5-羟甲基糠醛对VSV感染小鼠肺部病理结构及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情况。图7为Real-timePCR检测5-羟甲基糠醛对VSV感染小鼠肝、脾、肺组织中VSVmRNA水平的影响。图8为ELISA检测5-羟甲基糠醛对VSV感染小鼠血清中IFN-β水平的影响。图9为5-羟甲基糠醛对VSV感染小鼠存活率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实验说明5-HMF具有预防、缓解或治疗水疱性口炎病毒的感染的作用。实验材料:VSV病毒:购自ATCC(https://www.atcc.org/products/vr-1238)。细胞: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原代提取);RAW264.7细胞。动物:4-6周龄的C57BL/6健康雄性小鼠,上海史莱克公司提供;小鼠用全价营养颗粒饲料,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仪器:IFN-βELISA检测试剂盒,BioLegend生物公司提供;RNAisoplus,Takara公司提供;PrimerScript1stStandcDNASynthesi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5-羟甲基糠醛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病毒为水疱性口炎病毒。/n

【技术特征摘要】
1.5-羟甲基糠醛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病毒为水疱性口炎病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药学上认可的任何一种剂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粉剂、颗粒剂、片剂、冲剂、软胶囊、滴丸剂、口服剂、软膏剂或注射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航吴婷月邹邯谢恬康艳华徐丽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