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植入物的输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21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植入物的输送系统,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组件、第一控弯管以及第二控弯管;所述输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控弯管;所述第一控弯管及所述输送组件均沿所述第二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控弯管,并用于自所述第二控弯管的远端伸出;所述第一控弯管和所述第二控弯管被配置为分别控弯;所述输送组件随所述第一控弯管和所述第二控弯管的弯形而改变延伸方向。如此配置,通过分段地对控弯管进行控弯,可以实现大角度的控弯,解决了现有输送装置控弯难以及控弯角度小的问题。能实现植入物在狭窄的空间中的安全准确释放,减少手术过程中瓣周漏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植入物的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植入物的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心脏瓣膜是人或某些动物的器官里面可以开闭的膜状结构。每个人的心脏内都有四个瓣膜。即连结左心室和主动脉的主动脉瓣、连结右心室和肺动脉的肺动脉瓣、连结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二尖瓣和连结右心房和右心室的三尖瓣。它们均起单向阀门作用,使血液只能从一个方向流向另一个方向而不能倒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研究表明7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瓣膜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达13.3%。目前,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仍是重度瓣膜病变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是对于高龄、合并多器官疾病、有开胸手术史以及心功能较差的患者来说,传统外科手术的风险大、死亡率高,部分患者甚至没有手术的机会。经导管瓣膜置换术通常采用血管静脉入路方式,常需要在输送装置进入心脏后产生较大的控弯角度,如三尖瓣置换,输送装置经由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进而需要在狭窄的空间实现大角度的控弯,传统的输送装置控弯角度小,很难满足需求。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组件、第一控弯管以及第二控弯管;/n所述输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控弯管;所述第一控弯管及所述输送组件均沿所述第二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控弯管,并用于自所述第二控弯管的远端伸出;/n所述第一控弯管和所述第二控弯管被配置为分别控弯;所述输送组件随所述第一控弯管和所述第二控弯管的弯形而改变延伸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组件、第一控弯管以及第二控弯管;
所述输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控弯管;所述第一控弯管及所述输送组件均沿所述第二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控弯管,并用于自所述第二控弯管的远端伸出;
所述第一控弯管和所述第二控弯管被配置为分别控弯;所述输送组件随所述第一控弯管和所述第二控弯管的弯形而改变延伸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进退驱动单元和装载单元;
所述装载单元设置于所述进退驱动单元的远端;
所述进退驱动单元沿所述第一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控弯管,所述进退驱动单元的远端用于自所述第一控弯管的远端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所述装载单元包括:第一装载管和第二装载管;
所述第一输送管沿所述第二输送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沿所述第一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控弯管;
所述第一装载管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二装载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装载管;所述第一装载管与所述第一输送管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二装载管与所述第二输送管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一装载管用于与植入物连接,所述第二装载管用于限制所述植入物的径向扩张;所述第二装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刘祥张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臻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臻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