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程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系统用远程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远程控制
,具体为一种远程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系统用远程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远程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系统用远程控制装置,是手术机器人在基于网络的条件下开展手术的数据通讯模块。其由箱体、图像编解码单元、电源单元、网络通讯单元、运动控制与信号处理单元、状态显示单元、交互单元、接口单元。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微创手术越来越趋于常态化,而且应用的场景越来越灵活,不必局限于手术室内进行操作,而没有远程控制箱则手术机器人无法实现远程操作。传统的远程控制设备,不便于使用者携带使用,在不使用时,内部元件暴在外界,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缩短内部的元件的使用寿命,且内部元件长时间工作,内部热量积累,降低元件的工作效率,外界环境的振动对内部元件造成损伤,不能减低振动带来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系统用远程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程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系统用远程控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呈空心状,所述箱体(1)顶部铰接有箱盖(2),所述箱体(1)两侧外壁上均安装有销轴(10),所述销轴(10)之间设有拉杆(3),所述箱体(1)内壁靠近顶部边缘处开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中安装有控制模块板(6),所述箱体(1)前端面中间位置嵌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散热筒(4),所述散热筒(4)内部靠近前端面处安装有防护网(40),所述散热筒(4)内部从后往前依次设有马达(41)、支撑柱(42)与风扇(43),所述箱体(1)下表面靠近拐角处均嵌设有减震柱(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系统用远程控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呈空心状,所述箱体(1)顶部铰接有箱盖(2),所述箱体(1)两侧外壁上均安装有销轴(10),所述销轴(10)之间设有拉杆(3),所述箱体(1)内壁靠近顶部边缘处开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中安装有控制模块板(6),所述箱体(1)前端面中间位置嵌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散热筒(4),所述散热筒(4)内部靠近前端面处安装有防护网(40),所述散热筒(4)内部从后往前依次设有马达(41)、支撑柱(42)与风扇(43),所述箱体(1)下表面靠近拐角处均嵌设有减震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系统用远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上表面靠近中心位置嵌设有观察窗(20),所述箱盖(2)前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把手(21),所述把手(21)与箱盖(2)焊接固定,所述箱盖(2)上远离铰接的一端上对称开设有穿孔(22),所述穿孔(22)中均设有紧固螺栓(2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系统用远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表面与穿孔(22)对应的位置还开设有螺纹孔(12),所述螺纹孔(12)的孔径与紧固螺栓(220)的直径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系统用远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10)与箱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拉杆(3)呈U型状,所述拉杆(3)与销轴(10)转动连接,所述拉杆(3)上表面中心位置还设有握把(30),所述握把(30)与拉杆(3)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系统用远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4)呈圆柱状,所述散热筒(4)与箱体(1)焊接固定,所述散热筒(4)内径与防护网(40)的直径相适配,所述防护网(40)通过螺栓与散热筒(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远程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系统用远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2)与散热筒(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马达(41)通过螺丝与支撑柱(42)固定连接,所述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海涛,王炳强,李建民,杨学成,褚光迪,苑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