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PCB板钻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09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效PCB板钻孔机构,涉及PCB板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支撑架、固定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且可上下移动第一横板;在所述第一横板上沿所述第一横板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钻孔机构;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横板升降的第一驱动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L形板,滑动设置于所述L形板上的压板;PCB板置于两块所述L形板上,所述压板压合于所述PCB板上;还包括夹持于所述PCB板一侧且推动所述PCB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板方向移动的夹持组件;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PCB板钻孔需要用到多组模具,效率低下,同时模具与钻孔机构损耗风险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PCB板钻孔机构
本技术涉及PCB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PCB板钻孔机构。
技术介绍
PCB板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在PCB板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方形的PCB板进行打孔;现有的PCB板在钻孔时,需要先配以一定规格的模具,钻孔机构根据模具进行打孔,在加工不同的PCB板时则需要用到不同的模具,效率低下;另外,在模具与PCB板之间位置出现偏差的情况是,钻孔机构容易直接接触到模板上,导致模具以及钻孔机构钻头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PCB板钻孔机构,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PCB板钻孔需要用到多组模具,效率低下,同时模具与钻孔机构损坏风险大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PCB板钻孔机构,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支撑架、固定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且可上下移动第一横板;在所述第一横板上沿所述第一横板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钻孔机构;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横板升降的第一驱动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L形板,滑动设置于所述L形板上的压板;PCB板置于两块所述L形板上,所述压板压合于所述PCB板上;还包括夹持于所述PCB板一侧且推动所述PCB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板方向移动的夹持组件;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待加工PCB板置于L形板上,L形板上的压板压合于PCB板上,实现对PCB板的固定;PCB板的一端则夹持于夹持组件上;当开始进行加工时,夹持组件沿指定方向移动,同时带动PCB板定向移动,位于PCB板上方的钻孔机构则完成对PCB板的钻孔操作;其中,由于PCB板置于L形板上,L形板自身具有一定厚度,故PCB板在加工时板体的加工位置处于悬空状态,因此,在加工该PCB板时,无需额外使用模板,即可完成对PCB板的加工,节约大量模板资源,同时降低了模板与钻孔机构损坏的风险。优选的,所述压板一端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令所述压板始终抵靠于所述PCB板上表面;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弹性组件的弹力施加于压板上,并转化为压板的压力施加于PCB板上,从而限制PCB板加工过程中上下的移动,保证加工过程的稳定;另外,弹性组件的设置也进一步扩宽压板的使用范围,使其可适应于不同厚度的PCB板,使用范围广,灵活性强。优选的,所述压板与所述L形板构成一容纳所述PCB板侧边的凹槽,与所述凹槽内侧壁设置有万向轮;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万向轮的设置令PCB板在移动过程中更加顺畅,同时降低其与压板、L形板之间的相对摩擦力,从而减小在移动过程中对PCB板外观的影响,保证产品品质。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垂直于所述工作台的立柱,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一驱动组设于所述第二横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第二横板之间;在所述立柱上沿所述第一横板移动方向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横板滑动的第一滑槽。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块,在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PCB板的夹板,以及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面设置的第二驱动组;在所述工作台上沿所述固定组件的移动路径贯穿形成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驱动组通过第二滑槽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固定块滑动;在上述实现过程中,PCB板夹持于夹板之间,实现对PCB板的固定,固定块可沿第二滑槽滑动,并由第二驱动组提供驱动动力;第二驱动组设于工作台底面,充分利用空间,不占用工作台上层加工空间;采用第二驱动组带动固定块滑动,无需人力操作,即可自动完成加工过程,同时第二驱动组驱动更加精确,可以实现定向等距移动,即移动固定距离后,钻孔机构再进行打孔,采用该方式节约人力,同时提升加工精度。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包括两组,且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二横板上;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采用两组第一驱动组驱动,下压动力更足,令钻孔机构更易对PCB板进行加工;第一驱动组对称分布令整体受力更加均匀,工作过程更加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工作台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0、工作台;20、支撑架;21、第二横板;22、立柱;30、钻孔机构;31、第一驱动组;40、第二驱动组;41、伺服电机;42、丝杆;43、滑块;50、第一横杆;60、固定组件;61、L形板;62、压板;63、弹性组件;64、万向轮;70、夹持组件;71、固定块;72、夹板;80、PCB板;90、第二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现有的PCB板在钻孔时,需要先配以一定规格的模具,钻孔机构根据模具进行打孔,在加工不同的PCB板时则需要用到不同的模具,效率低下;另外,在模具与PCB板之间位置出现偏差的情况是,钻孔机构容易直接接触到模板上,导致模具以及钻孔机构钻头的损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具体的,请参见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PCB板钻孔机构,包括工作台10,设于工作台10上的支撑架20、固定组件60;设于支撑架20上的且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PCB板钻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支撑架、固定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且可上下移动第一横板;在所述第一横板上沿所述第一横板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钻孔机构;/n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横板升降的第一驱动组;/n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L形板,滑动设置于所述L形板上的压板;/nPCB板置于两块所述L形板上,所述压板压合于所述PCB板上;/n还包括夹持于所述PCB板一侧且推动所述PCB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板方向移动的夹持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PCB板钻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支撑架、固定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且可上下移动第一横板;在所述第一横板上沿所述第一横板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钻孔机构;
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横板升降的第一驱动组;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L形板,滑动设置于所述L形板上的压板;
PCB板置于两块所述L形板上,所述压板压合于所述PCB板上;
还包括夹持于所述PCB板一侧且推动所述PCB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板方向移动的夹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PCB板钻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一端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令所述压板始终抵靠于所述PCB板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PCB板钻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与所述L形板构成一容纳所述PCB板侧边的凹槽,与所述凹槽内侧壁设置有万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贤广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合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