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063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包括支撑台模块、爆炸模块和测试模块;支撑台模块包括两根导轨固定角钢和与各导轨固定角钢配合的支架和导轨;支架设置在与其配合的导轨固定角钢底面;导轨设置在与其配合的导轨固定角钢朝向被试滑移门体一面,被试滑移门体设置在两个导轨上;爆炸模块包括系绳、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系绳两端分别系于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顶部,系绳设有竖直下垂的连线,用于悬挂炸药;测试模块用于采集和处理爆炸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真实还原了被试门体与导轨在爆炸作用下的接触状态,填补了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试验空白;同时实现了炸药爆距可调、被试门体角度可调、被试门体尺寸可调的多功能爆炸试验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抗爆门实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化工产品在生产、转运、存储等过程中存在诸多爆炸危险源,通过设置的滑移式抗爆门可以在爆炸发生后迅速关闭,把爆炸影响区域控制在最小。滑移式门体是承受爆炸载荷的主要构件,因此测试并评估滑移式门体的抗爆性能至关重要。在现有技术中的消防行业内,通用抗爆门的开合形式大多是旋转铰链式,该种形式门体尺寸小,重量轻,其抗爆性能的评估一般采用静力计算法,成本低、效率高。滑移式抗爆门与铰链式抗爆门在尺寸与安装边界上差异很大,采用传统的静力计算并不能满足其设计要求,评估其抗爆性能常采用的方法是有限元数值计算和等效静力加载试验。有限元数值计算中,为了降低计算成本,载荷的选取、边界的设定一般是简化的,与门体真实工作环境有很大区别,因此其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仍有待验证。等效静力加载是将爆炸冲击力等效成静力载荷加载在门体上,能从一定程度上考核门体力学性能,但无法真实反映出爆炸作用下的动载荷效应。因此,亟需设计一套成本低、试验还原性高的,能够测试大尺寸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的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测试作用于门体上的冲击波压力荷载和门体在冲击波压力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应变,研究抗爆门试件在爆炸冲击波压力荷载作用下的抗爆性能和动力响应特性的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包括支撑台模块、爆炸模块和测试模块;所述支撑台模块包括两根导轨固定角钢和与各所述导轨固定角钢配合的支架和导轨;所述两根导轨固定角钢分别设置在被试滑移门体上下两端;所述支架设置在与其配合的所述导轨固定角钢底面;所述导轨设置在与其配合的所述导轨固定角钢朝向所述被试滑移门体一面,所述被试滑移门体设置在两个导轨上;所述爆炸模块包括系绳、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分别设置在所述被试滑移门体上下两端,所述系绳两端分别系于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顶部,所述系绳设有竖直下垂的连线,用于悬挂炸药;所述测试模块用于采集和处理爆炸信息。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模块包括铰链一、铰链二和油缸;所述铰链一和铰链二具有相同结构,包括倒三角型支架和转动部,所述铰链一和铰链二的所述倒三角型支架顶部并排设置在所述导轨固定角钢底面,所述转动部设置在所述倒三角型支架底部;所述铰链一的所述转动部下端与所述支架顶部连接;所述铰链二的所述转动部下端与所述油缸的柱塞连接;所述被试滑移门体两端设置的所述支架和油缸均在同侧,用于调节所述被试滑移门体的角度。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模块包括连接板和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支架和油缸底部,所述被试滑移门体两端的所述底座具有向中心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顶部设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并排设有多个长孔的长条状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所述被试滑移门体两端的所述连接板位置相配合,能够通过滑移螺栓和长孔进行位置调节和锁紧。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均为相同的液压缸,所述系绳两端分别系于所述液压缸的柱塞杆末端。更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电荷放大器、数据采集仪和数据处理系统;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被试滑移门体的迎爆面,并与所述数据采集仪连接;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被试滑移门体的背爆面,并与所述电荷放大器连接;所述应变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被试滑移门体的背爆面,并与所述数据采集仪连接;所述电荷放大器与所述数据采集仪连接;所述数据采集仪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模块包括三台高速相机,所述三台高速相机分别设置在所述被试滑移门体的正前方、正上方和正侧方,并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仪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安装基座,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基座设置在所述被试滑移门体迎爆面的中心、正侧方、正下方和侧下角处;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基座用于安装所述压力传感器。更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模块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基座,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基座设置在所述被试滑移门体背爆面的中心、正下方以及中心和正下方中点处;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基座用于安装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更进一步地,所述应变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被试滑移门体背爆面的中心、正侧方、正下方、中心和正侧方中点以及中心和正下方中点处。更进一步地,所述高速相机、电荷放大器、数据采集仪和数据处理系统均置于爆炸冲击波影响范围外的安全场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支撑台模块和爆炸模块真实的还原了被试门体与导轨在爆炸作用下的接触状态,填补了国内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试验空白。本技术通过液压缸的高度调节实现了炸药爆距可调;通过支架、油缸和铰链实现了被试门体角度可调,通过连接板位置关系实现了被试门体尺寸可调的多功能爆炸试验测试装置,使本试验装置能够适应多种不同条件的试验,降低了试验成本。本技术通过测试模块能够实时采集爆炸冲击波压力、被试门体应变以及加速度等数据,便于监测和分析被试门体的动载荷效应;同时通过多点设置的传感器准确的获取被试门体的各位置数据,使数据分析更加快捷且准确。本技术通过多点位布置防爆型高速相机,实现了无人状态下对被试门体瞬态运动进行多视角观测,确保了试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中支撑台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中连接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中爆炸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中测试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中压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中加速度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其中,1-炸药、2-被试滑移门体、3-支撑台模块、4-爆炸模块、5-测试模块、3.1-导轨固定角钢、3.2-铰链一、3.3-铰链二、3.4-支架、3.5-油缸、3.6-连接板、3.7-底座、3.9-导轨、4.1-钢丝系绳、4.2-第一支腿、4.3-第二支腿、5.1-压力传感器安装基座、5.2-压力传感器、5.3-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基座、5.4-加速度传感器、5.5-应变传感器、5.6-高速相机、5.7-电荷放大器、5.8-数据采集仪、5.9-数据处理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7对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包括支撑台模块(3)、爆炸模块(4)和测试模块(5);/n所述支撑台模块(3)包括两根导轨固定角钢(3.1)和与各所述导轨固定角钢(3.1)配合的支架(3.4)和导轨(3.9);所述两根导轨固定角钢(3.1)分别设置在被试滑移门体(2)上下两端;所述支架(3.4)设置在与其配合的所述导轨固定角钢(3.1)底面;所述导轨(3.9)设置在与其配合的所述导轨固定角钢(3.1)朝向所述被试滑移门体(2)一面,所述被试滑移门体(2)设置在两个导轨(3.9)上;/n所述爆炸模块(4)包括系绳(4.1)、第一支腿(4.2)和第二支腿(4.3);所述第一支腿(4.2)和第二支腿(4.3)分别设置在所述被试滑移门体(2)上下两端,所述系绳(4.1)两端分别系于所述第一支腿(4.2)和第二支腿(4.3)顶部,所述系绳(4.1)设有竖直下垂的连线,用于悬挂炸药(1);/n所述测试模块(5)用于采集和处理爆炸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移式门体抗爆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包括支撑台模块(3)、爆炸模块(4)和测试模块(5);
所述支撑台模块(3)包括两根导轨固定角钢(3.1)和与各所述导轨固定角钢(3.1)配合的支架(3.4)和导轨(3.9);所述两根导轨固定角钢(3.1)分别设置在被试滑移门体(2)上下两端;所述支架(3.4)设置在与其配合的所述导轨固定角钢(3.1)底面;所述导轨(3.9)设置在与其配合的所述导轨固定角钢(3.1)朝向所述被试滑移门体(2)一面,所述被试滑移门体(2)设置在两个导轨(3.9)上;
所述爆炸模块(4)包括系绳(4.1)、第一支腿(4.2)和第二支腿(4.3);所述第一支腿(4.2)和第二支腿(4.3)分别设置在所述被试滑移门体(2)上下两端,所述系绳(4.1)两端分别系于所述第一支腿(4.2)和第二支腿(4.3)顶部,所述系绳(4.1)设有竖直下垂的连线,用于悬挂炸药(1);
所述测试模块(5)用于采集和处理爆炸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模块(3)包括铰链一(3.2)、铰链二(3.3)和油缸(3.5);
所述铰链一(3.2)和铰链二(3.3)具有相同结构,包括倒三角型支架和转动部,所述铰链一(3.2)和铰链二(3.3)的所述倒三角型支架顶部并排设置在所述导轨固定角钢(3.1)底面,所述转动部设置在所述倒三角型支架底部;
所述铰链一(3.2)的所述转动部下端与所述支架(3.4)顶部连接;
所述铰链二(3.3)的所述转动部下端与所述油缸(3.5)的柱塞连接;
所述被试滑移门体(2)两端设置的所述支架(3.4)和油缸(3.5)均在同侧,用于调节所述被试滑移门体(2)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模块(3)包括连接板(3.6)和底座(3.7);
所述底座(3.7)设置在所述支架(3.4)和油缸(3.5)底部,所述被试滑移门体(2)两端的所述底座(3.7)具有向中心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顶部设有所述连接板(3.6);
所述连接板(3.6)为并排设有多个长孔的长条状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所述被试滑移门体(2)两端的所述连接板(3.6)位置相配合,能够通过滑移螺栓和长孔进行位置调节和锁紧。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居征张小海程丽侯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