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熔炼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55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熔炼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型熔炼炉,所述熔炉本体的上方设置有预热炉,所述预热炉的内部与熔炉本体的内部相连通,且预热炉的上端通过转销转动连接有转盖,所述熔炉本体的底端位于一侧位置处插设有出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烟气余热利用机构,将熔炼时产生的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吸收,对预热炉内侧的材料进行预热,减小热量的浪费,同时使材料温度升高便于提高熔炼效率,通过烟气过滤器,可以对散发余热后的烟气进行过滤净化,减小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空气燃气混合装置,将空气燃气进行搅拌,使空气分子和燃气分子充分混合,有助于燃气的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减小燃气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熔炼炉
本技术涉及熔炼炉
,具体是一种节能型熔炼炉。
技术介绍
熔炼炉主要用于贵金属如黄金、铂金、银,铜,铁,不锈钢,铝合金,铝等其它金属的熔炼和提温,是大学实验室,研究所,手饰加工,精铸件加工的理想设备。但是,传统的熔炼炉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气,这些烟气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热量的浪费,而且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杂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传统的熔炼炉不能将空气和燃气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使得燃气燃烧时不充分,降低了燃气的燃烧效率,从而增加了燃气的消耗量,造成浪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节能型熔炼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熔炼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熔炼炉,包括熔炉本体,所述熔炉本体的上方设置有预热炉,所述预热炉的内部与熔炉本体的内部相连通,且预热炉的上端通过转销转动连接有转盖,所述熔炉本体的底端位于一侧位置处插设有出料管,且熔炉本体的底端位于出料管的一侧位置处插设有出渣管,所述熔炉本体的上方位于一侧位置处插设有烟气管,所述烟气管的一端插设于预热炉的内部,所述熔炉本体的一侧位于下端位置处插设有空气燃气混合装置,所述预热炉的内部设置有烟气余热利用机构,且预热炉的一侧位于上端位置处插设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一端连通有烟气过滤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气燃气混合装置包括插设于熔炉本体一侧的空燃混合吸管,所述空燃混合吸管的一端对称开设有空气进气口和燃气进气口,且空燃混合吸管的内侧位于中段位置处固定有两个支架,所述空燃混合吸管的外侧对应两个支架的位置处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端固定有位于空燃混合吸管内部的电机锥齿轮,位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架的内部贯穿转动连接有外转轴,所述外转轴的内侧贯穿转动连接有内转轴,所述内转轴的一端与另一个支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外转轴的一端固定有外转轴锥齿轮,所述内转轴的一端固定有内转轴锥齿轮,所述电机锥齿轮的两侧分别与内转轴锥齿轮和外转轴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内转轴和外转轴的外侧位于另一端位置处均固定有混合叶片,且内转轴的末端固定有进气叶片。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烟气余热利用机构包括开设于预热炉侧壁内部的螺旋气道和均匀固定于预热炉内侧的呈圆周排列的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一端与烟气管的内部相连通,且导热片的另一端与排烟管的内部相连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烟气过滤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一端套设有海绵滤网,且外壳的内侧另一端套设有活性炭滤芯,所述外壳位于海绵滤网一端位置处插设有进气口,且外壳位于活性炭滤芯一端位置处插设有出气口。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片均采用铜合金材质的构件,且导热片的厚度均为1毫米。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熔炉本体的底端固定有三个呈圆周排列的支腿,且熔炉本体的内侧位于上端位置处设置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烟气余热利用机构,将熔炼时产生的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吸收,对预热炉内侧的材料进行预热,减小热量的浪费,同时使材料温度升高便于提高熔炼效率,通过烟气过滤器,可以对散发余热后的烟气进行过滤净化,减小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空气燃气混合装置,将空气燃气进行搅拌,使空气分子和燃气分子充分混合,有助于燃气的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减小燃气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节能型熔炼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节能型熔炼炉中烟气预热利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节能型熔炼炉中烟气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节能型熔炼炉中空气燃气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熔炉本体;2、预热炉;3、转盖;4、出料管;5、出渣管;6、烟气管;7、排烟管;8、烟气过滤器;9、空燃混合吸管;10、支架;11、电机;12、电机锥齿轮;13、内转轴;14、外转轴;15、进气叶片;16、内转轴锥齿轮;17、外转轴锥齿轮;18、螺旋气道;19、导热片;20、支腿;21、混合叶片;81、外壳;82、海绵滤网;83、活性炭滤芯;84、进气口;85、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节能型熔炼炉,包括熔炉本体1,熔炉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预热炉2,预热炉2的内部与熔炉本体1的内部相连通,且预热炉2的上端通过转销转动连接有转盖3,熔炉本体1的底端位于一侧位置处插设有出料管4,且熔炉本体1的底端位于出料管4的一侧位置处插设有出渣管5,熔炉本体1的上方位于一侧位置处插设有烟气管6,烟气管6的一端插设于预热炉2的内部,熔炉本体1的一侧位于下端位置处插设有空气燃气混合装置,预热炉2的内部设置有烟气余热利用机构,且预热炉2的一侧位于上端位置处插设有排烟管7,排烟管7的一端连通有烟气过滤器8。在图4中:空气燃气混合装置包括插设于熔炉本体1一侧的空燃混合吸管9,空燃混合吸管9的一端对称开设有空气进气口和燃气进气口,且空燃混合吸管9的内侧位于中段位置处固定有两个支架10,空燃混合吸管9的外侧对应两个支架10的位置处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的转轴端固定有位于空燃混合吸管9内部的电机锥齿轮12,位于其中一个支架10的内部贯穿转动连接有外转轴14,外转轴14的内侧贯穿转动连接有内转轴13,内转轴13的一端与另一个支架10的一侧转动连接,外转轴14的一端固定有外转轴锥齿轮17,内转轴13的一端固定有内转轴锥齿轮16,电机锥齿轮12的两侧分别与内转轴锥齿轮16和外转轴锥齿轮17相啮合,内转轴13和外转轴14的外侧位于另一端位置处均固定有混合叶片21,且内转轴13的末端固定有进气叶片15,空气燃气混合装置,将空气燃气进行搅拌,使空气分子和燃气分子充分混合,有助于燃气的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减小燃气的浪费。在图2中:烟气余热利用机构包括开设于预热炉2侧壁内部的螺旋气道18和均匀固定于预热炉2内侧的呈圆周排列的导热片19,导热片19的一端与烟气管6的内部相连通,且导热片19的另一端与排烟管7的内部相连通,烟气余热利用机构,将熔炼时产生的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吸收,对预热炉内侧的材料进行预热,减小热量的浪费,同时使材料温度升高便于提高熔炼效率。在图3中:烟气过滤器8包括外壳81,外壳81的内侧一端套设有海绵滤网82,且外壳81的内侧另一端套设有活性炭滤芯83,外壳81位于海绵滤网82一端位置处插设有进气口84,且外壳81位于活性炭滤芯83一端位置处插设有出气口85,烟气过滤器,可以对散发余热后的烟气进行过滤净化,减小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图2中:导热片19均采用铜合金材质的构件,且导热片19的厚度均为1毫米,铜合金材质的构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快速吸收烟气的热量,并快速地将热量释放到预热炉2的内部。在图1中:熔炉本体1的底端固定有三个呈圆周排列的支腿20,且熔炉本体1的内侧位于上端位置处设置有阀门,阀门用于连通和断开熔炉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熔炼炉,包括熔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炉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预热炉(2),所述预热炉(2)的内部与熔炉本体(1)的内部相连通,且预热炉(2)的上端通过转销转动连接有转盖(3),所述熔炉本体(1)的底端位于一侧位置处插设有出料管(4),且熔炉本体(1)的底端位于出料管(4)的一侧位置处插设有出渣管(5),所述熔炉本体(1)的上方位于一侧位置处插设有烟气管(6),所述烟气管(6)的一端插设于预热炉(2)的内部,所述熔炉本体(1)的一侧位于下端位置处插设有空气燃气混合装置,所述预热炉(2)的内部设置有烟气余热利用机构,且预热炉(2)的一侧位于上端位置处插设有排烟管(7),所述排烟管(7)的一端连通有烟气过滤器(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熔炼炉,包括熔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炉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预热炉(2),所述预热炉(2)的内部与熔炉本体(1)的内部相连通,且预热炉(2)的上端通过转销转动连接有转盖(3),所述熔炉本体(1)的底端位于一侧位置处插设有出料管(4),且熔炉本体(1)的底端位于出料管(4)的一侧位置处插设有出渣管(5),所述熔炉本体(1)的上方位于一侧位置处插设有烟气管(6),所述烟气管(6)的一端插设于预热炉(2)的内部,所述熔炉本体(1)的一侧位于下端位置处插设有空气燃气混合装置,所述预热炉(2)的内部设置有烟气余热利用机构,且预热炉(2)的一侧位于上端位置处插设有排烟管(7),所述排烟管(7)的一端连通有烟气过滤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燃气混合装置包括插设于熔炉本体(1)一侧的空燃混合吸管(9),所述空燃混合吸管(9)的一端对称开设有空气进气口和燃气进气口,且空燃混合吸管(9)的内侧位于中段位置处固定有两个支架(10),所述空燃混合吸管(9)的外侧对应两个支架(10)的位置处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转轴端固定有位于空燃混合吸管(9)内部的电机锥齿轮(12),位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架(10)的内部贯穿转动连接有外转轴(14),所述外转轴(14)的内侧贯穿转动连接有内转轴(13),所述内转轴(13)的一端与另一个支架(10)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外转轴(14)的一端固定有外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发财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高要区长祺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