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液压式的机动车制动设备中预防性地避免蒸汽泡的方法和液压式的机动车制动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95004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机动车的液压式的机动车制动设备(100)中预防性地避免蒸汽泡的方法,所述机动车制动设备具有‑前车轮制动器(110)和后车轮制动器(120);‑主制动缸(140);‑具备控制阀(161)的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160);以及‑液压的制动压力管路(170),所述车轮制动器(110、120)通过所述制动压力管路与所述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160)相连。所述方法规定,在机动车停止之后在车辆停车状态下打开所述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160)的控制阀(161),并且以间歇方式产生液压压力,并且由此朝车轮制动器(110、120)的方向输送制动液,所述制动液在间歇停顿中回流,从而在所述制动压力管路(170)中使较热的制动液与较冷的制动液混合并且由此避免产生蒸汽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相应的机动车制动设备(100)以及具有这种机动车制动设备(100)的机动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在液压式的机动车制动设备中预防性地避免蒸汽泡的方法和液压式的机动车制动设备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在机动车的液压式的机动车制动设备中预防性地避免蒸汽泡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液压式的机动车制动设备以及具有这种机动车制动设备的机动车。当行驶中存在多个先后相继的制动过程,则尤其在运动式行驶方式或很长的下坡行驶中会对制动液强烈地加热,随后如果导致制动液形成蒸汽泡,则会损害制动的功能性。这不仅在行驶过程中,也在车辆停车之后发生。在失去实施冷却的行车风时,热量会从车轮制动构件传递到制动液,使得制动液在车轮制动器的区域中被局部地强烈加热并且存在形成蒸汽泡的危险。因此在文献DE10349664A1中建议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液压式制动设备,其中,制动液通过借助回流管路实现的循环冷却可以被有效地冷却。通过泵可激活循环。由此,在车辆停车时冷却在循环中的制动液并且再次输送至在车轮制动器区域中的热源,其中,制动液和吸收制动热量的区域都被冷却并且阻止或至少减少有害的升温和蒸汽泡的形成。可以设有传感器,用于检测在车轮制动器的区域中的温度或者制动液的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可以被传送至控制装置,其中,控制装置在温度升高超过确定的温度值时激活循环并且在下降到确定的温度值以下时关闭循环。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提供了用于避免蒸汽泡的另外的可行性,其不再需要回流管路。本专利技术通过并列的权利要求也涉及一种液压式的机动车制动设备或用于机动车的液压制动设备以及一种具有这种液压式的机动车制动设备的机动车、尤其轿车(PKW)或轻量商用车(例如运输车)。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和设计方案类似地针对所有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以下的
技术实现思路
说明和附图获得。一种在机动车、尤其轿车(PKW)或轻量商用车的液压式的机动车制动设备中预防性地避免蒸汽泡的方法,所述机动车制动设备具有-前车轮制动器和后车轮制动器;-主制动缸;-具备控制阀的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以及-液压的制动压力管路,所述车轮制动器尤其分别通过所述制动压力管路与所述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机动车停止之后在车辆停车状态下打开所述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的控制阀,并且以间歇(压力间歇)方式产生液压压力,并且由此朝车轮制动器的方向输送制动液,其中,所述制动液在间歇停顿中(也就是在压力间歇之间)回流,从而在所述制动压力管路中使较热的制动液与较冷的或者至少更冷的制动液混合并且由此(预防性地)避免产生蒸汽泡。优选规定自动的方法控制,尤其借助相应设计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以是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的控制器和/或机电的制动力增强器的控制器。优选地,只有在未操作制动踏板时才实施所述方法。这可以被问询并且在方法控制中被考虑。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是行驶动力学控制器(ESC)的中央装置,借此可以适宜地降低和/或升高车轮制动器压力。此外,引用相应的专门文献。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的控制阀通常连接在各个延伸至车轮制动器的液压的制动压力管路的前面并且可以在每个车轮制动器上根据行驶状况控制制动压力。按照本专利技术,视情况打开针对前车轮制动器的控制阀和/或针对后车轮制动器的控制阀,从而可以以间歇方式或周期性地将相对较冷的或更冷的制动液体积挤压至或转移至车轮制动器,该制动液体积随后在相应的制动压力管路内与已经存在于制动压力管路中的且相对较热的或更热的制动液相混合。在间歇中产生的液压压力例如可以是20bar至30bar,但是也可以更低或更高。在间歇停顿中(在打开控制阀时)可以使相应的制动液体积回流。例如回流到在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或主制动缸上的补偿容器中。以这种方式,在制动压力管路内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逐渐的热交换。尽管有时仅转移了相对较少的制动液体积,却可以抵消所谓的再加热(也就是由车轮制动构件导致的对制动液的热量输入),并且避免局部的过热。在机动车停止时,预防性地、也就是事先防止构成蒸汽泡。优选地,借助温度模型实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控制。方法控制可以说是基于温度模型。这尤其指的是,在机动车停止之后在车轮制动器的区域中制动液的实际温度不被测量,而是通过使用算法和/或模拟,优选在借助计算机装置或类似物的情况下被确定。温度模型可以设计为软件并且是控制器的组成部分。优选地,在方法控制中考虑或利用之前发生的(在机动车停车之前的)行驶状态。这种称为临界的行驶状态尤其是具有多个先后相继的制动过程的运动式的行驶方式和/或具有多个制动过程的较长的(数分钟的)下坡行驶。这种行驶状态可以相应地在温度模型中(见上)被考虑。尤其规定,只有当临界的行驶状态在之前发生时,才实施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机动车停车时可以确定(适宜的)时间段,在机动车停车之后在该时间段下实施所述方法。也就是说,在机动车停车之后自动地仅在之前确定的时期内实施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适宜的时间段优选是5分钟至15分钟,但是也可以是更短或更长的时间,并且由此在大约20分钟的针对再加热临界的时间段以内,因为通过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明显地缩短临界的再加热时间段。环境温度可以被测量并且考虑,使得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缩短时间段。适宜的时间段优选地借助温度模型(见上)确定。在机动车停车时,也可以确定(适宜的)间歇(压力间歇)次数,在机动车停止之后实施该间歇次数。也就是说,在机动车停车之后自动地周期性地实施之前确定的间歇(压力间歇)的次数和停顿(泄压)的次数。例如可以规定20至50次的间歇,其中,也可以规定更少或更多的间隙。环境温度可以被测量并且考虑,尤其使得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缩短间歇次数和/或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提高间歇次数。适宜的间歇次数优选地借助温度模型(见上)确定。为了产生压力、也就是间歇式地产生液压压力,可以使用属于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的泵。为了产生压力也可以使用机电的制动力增强器(eBKV),所述机电的制动力增强器尤其布置在主制动缸上或者是主制动缸的结构上组成部分。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机动车的或者说在机动车上的液压式的机动车制动设备,所述机动车制动设备包括至少以下部件:-前车轮制动器和后车轮制动器;-主制动缸,所述主制动缸尤其具有机电的制动力增强器(eBKV);-具有控制阀的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ESC);-液压的制动压力管路,所述车轮制动器通过所述制动压力管路与所述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相连;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尤其是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的控制器和/或机电的制动力增强器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机动车制动设备,使得在机动车停止之后在车辆停车状态下打开所述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的控制阀,并且以间歇方式产生液压压力,并且由此朝车轮制动器的方向输送制动液,所述制动液在间歇停顿中回流,从而在所述制动压力管路中使较热的制动液与较冷的或者说更冷的制动液混合并且由此(预防性地)避免产生蒸汽泡。以下示例性地且以非限制的方式参照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示出和/或以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是本专利技术的通用特征,与具体特征组合无关,并且相应地改进本专利技术。图1示出液压式的机动车制动设备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机动车的液压式的机动车制动设备(100)中预防性地避免蒸汽泡的方法,所述机动车制动设备具有/n-前车轮制动器(110)和后车轮制动器(120);/n-主制动缸(140);/n-具备控制阀(161)的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160);以及/n-液压的制动压力管路(170),所述车轮制动器(110、120)通过所述制动压力管路与所述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160)相连;/n其特征在于,在机动车停止之后在车辆停车状态下打开所述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160)的控制阀(161),并且以间歇方式产生液压压力,并且由此朝车轮制动器(110、120)的方向输送制动液,所述制动液在间歇停顿中回流,从而在所述制动压力管路(170)中使较热的制动液与较冷的制动液混合并且由此避免产生蒸汽泡。/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21 DE 102018222754.31.一种在机动车的液压式的机动车制动设备(100)中预防性地避免蒸汽泡的方法,所述机动车制动设备具有
-前车轮制动器(110)和后车轮制动器(120);
-主制动缸(140);
-具备控制阀(161)的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160);以及
-液压的制动压力管路(170),所述车轮制动器(110、120)通过所述制动压力管路与所述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160)相连;
其特征在于,在机动车停止之后在车辆停车状态下打开所述行驶动力学控制模块(160)的控制阀(161),并且以间歇方式产生液压压力,并且由此朝车轮制动器(110、120)的方向输送制动液,所述制动液在间歇停顿中回流,从而在所述制动压力管路(170)中使较热的制动液与较冷的制动液混合并且由此避免产生蒸汽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温度模型实现方法控制。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方法控制中考虑之前发生的行驶状态、尤其运动式的行驶方式和/或较长的下坡行驶。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时间段,在机动车停车之后在该时间段内实施所述方法。


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间歇次数(m),在机动车停止之后实施该间歇次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斯特布纳B肖内曼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