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征凯专利>正文

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79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包括管沟和土层,所述土层包覆在管沟上层,所述管沟的下侧设有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所述管沟设置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上部,所述管沟的内部设置有外层管道,所述外层管道的内部设置有内层管道,所述管沟的内部设置有混泥土,所述管沟的中部和连接管道的顶部相连,所述土层的上部设置有管道分段抽取泵。该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通过在管沟内部设置混泥土使管道有效分离,方便管理,使用管道分段抽取泵可以在不对路面进行二次挖掘的情况下将内层管道抽出,不会影响路面交通,避免了在开挖过程中破坏车站防水,解决了影响车站运营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施工
,具体为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以及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障碍。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建设地铁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有效途径之一,地下轨道工程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其地下市政管网敷设密集,明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在开挖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市政管线的迁改。待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管线回迁车站顶板覆土后,在使用过程中又面临管线维修或扩容改造的问题。现有技术在处理该类工程问题时,一般会对路面进行二次开挖,影响路面交通,也可能在开挖过程中破坏车站防水,进而影响车站运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轨道交通施工实际中技术在处理该类工程问题时,一般会对路面进行二次开挖,影响路面交通,也可能在开挖过程中破坏车站防水,进而出现影响车站运营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包括管沟和土层,所述土层包覆在管沟上层,所述管沟的下侧设有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所述管沟设置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上部,所述管沟的内部设置有外层管道,所述外层管道的内部设置有内层管道,所述管沟的内部设置有混泥土,所述管沟的中部和连接管道的顶部相连,所述土层的上部设置有管道分段抽取泵,所述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底部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包括阻尼弹簧和弹簧座,所述土层包括土层底部,所述减震板的阻尼弹簧和弹簧座均位于土层底部内,所述弹簧座位于阻尼弹簧的下侧,且阻尼弹簧的顶部与减震板的底部固定,弹簧座上开设有与阻尼弹簧相适配的减震槽。进一步的,所述管沟内部设置有多个外层管道和内层管道,所述内层管道由塑料柔性材质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管道和内层管道均与管道分段抽取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板底部设置有与阻尼弹簧相适配的弹簧座。进一步的,所述管沟和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均与连接管道相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通过在管沟内部设置混泥土使管道有效分离,方便管理,使用管道分段抽取泵可以在不对路面进行二次挖掘的情况下将内层管道抽出,不会影响路面交通,避免了在开挖过程中破坏车站防水,解决了影响车站运营问题。2、该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通过在轨道底部设置减震板,列车在行驶时,可以减少对地面的冲击力,增加轨道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的管沟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的管沟局部分析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的减震板剖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土层1,土层101,管沟2,地铁车站主体结构3,减震板4,连接管道5,混泥土6,外层管道7,内层管道8,轨道9,阻尼弹簧10,弹簧座11,管道分段抽取泵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包括管沟2和土层1,土层1包覆在管沟2上层,管沟2的下侧设有地铁车站主体结构3,管沟2设置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3的上部,管沟2的内部设置有外层管道7,外层管道7的内部设置有内层管道8,管沟2内部设置有多个外层管道7和内层管道8,内层管道8由塑料柔性材质制成,管沟2的内部设置有混泥土6,管沟2的中部和连接管道5的顶部相连,管沟2和地铁车站主体结构3均与连接管道5相连接,土层1的上部设置有管道分段抽取泵12,外层管道7和内层管道8均与管道分段抽取泵12连接,地铁车站主体结构3的底部设置有轨道9,轨道9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板4,减震板4包括阻尼弹簧10和弹簧座11,土层1包括土层底部101,减震板4的阻尼弹簧10和弹簧座11均位于土层底部101内,弹簧座11位于阻尼弹簧10的下侧,且阻尼弹簧10的顶部与减震板4的底部固定,弹簧座11上开设有与阻尼弹簧10相适配的减震槽,减震板4底部设置有与阻尼弹簧10相适配的弹簧座11。工作原理,该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施工时将外层管道7和内层管道8放入管沟2内,然后将混泥土6填入管沟2,内层管道8可以分段通过管道分段抽取泵12抽出,减震板4底部安装有与阻尼弹簧10相适配的弹簧座11,阻尼弹簧10采用现阶段成熟的成品直接进行安装使用,在列车行驶时起到减震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包括管沟(2)和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层(1)包覆在管沟(2)上层,所述管沟(2)的下侧设有地铁车站主体结构(3),所述管沟(2)设置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3)的上部,所述管沟(2)的内部设置有外层管道(7),所述外层管道(7)的内部设置有内层管道(8),所述管沟(2)的内部设置有混泥土(6),所述管沟(2)的中部和连接管道(5)的顶部相连,所述土层(1)的上部设置有管道分段抽取泵(12),所述地铁车站主体结构(3)的底部设置有轨道(9),所述轨道(9)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板(4),所述减震板(4)包括阻尼弹簧(10)和弹簧座(11),所述土层(1)包括土层底部(101),所述减震板(4)的阻尼弹簧(10)和弹簧座(11)均位于土层底部(101)内,所述弹簧座(11)位于阻尼弹簧(10)的下侧,且阻尼弹簧(10)的顶部与减震板(4)的底部固定,弹簧座(11)上开设有与阻尼弹簧(10)相适配的减震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管沟共建的结构,包括管沟(2)和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层(1)包覆在管沟(2)上层,所述管沟(2)的下侧设有地铁车站主体结构(3),所述管沟(2)设置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3)的上部,所述管沟(2)的内部设置有外层管道(7),所述外层管道(7)的内部设置有内层管道(8),所述管沟(2)的内部设置有混泥土(6),所述管沟(2)的中部和连接管道(5)的顶部相连,所述土层(1)的上部设置有管道分段抽取泵(12),所述地铁车站主体结构(3)的底部设置有轨道(9),所述轨道(9)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板(4),所述减震板(4)包括阻尼弹簧(10)和弹簧座(11),所述土层(1)包括土层底部(101),所述减震板(4)的阻尼弹簧(10)和弹簧座(11)均位于土层底部(101)内,所述弹簧座(11)位于阻尼弹簧(10)的下侧,且阻尼弹簧(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征凯刘自恒
申请(专利权)人:梁征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