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474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综合管廊排水系统,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电力仓、燃气仓、综合仓、雨水仓和控制器,一号液位传感器、二号液位传感器、三号液位传感器、一号水泵、二号水泵、一号开关阀和二号开关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蓄水仓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当雨水囤积在过滤仓过多时,可以暂存在蓄水仓内,解决了因雨水过滤速度慢导致路面浸没的问题,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过滤仓可以过滤掉雨水中混有的杂质,防止雨水仓及与雨水仓连接的管道堵塞。此外,电力仓、燃气仓和综合仓内的水可以及时排到排水仓内,解决了因水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器件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管廊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管廊排水
,尤其涉及一种综合管廊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一般城市的综合管廊没有蓄水结构,且收集雨水时,雨水中混有的杂物容易堵塞管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需要增加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设置降低了雨水的流通速度,容易造成雨水的囤积,从而浸没路面,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此外,当电力仓、燃气仓和综合仓内有水进入时不易排除,从而损坏器件,影响人们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综合管廊排水系统。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综合管廊排水系统,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电力仓、燃气仓、综合仓、雨水仓和控制器,电力仓、燃气仓、综合仓和雨水仓下方设有排水仓,电力仓、燃气仓、综合仓和雨水仓内底面一侧均设有排水沟,且排水沟与排水仓连通,排水仓内设有一号抽水管,一号抽水管的一端伸入到排水仓内底部,另一端与雨水仓顶部连接,一号抽水管上安装有一号水泵,雨水仓上方设有过滤仓,过滤仓底部与雨水仓顶部连通,过滤仓内底部安装有过滤组件,过滤仓上端连通有若干雨水检查井,过滤仓上部连有若干用于进水的进水管道,过滤仓还与雨水下水道连接,过滤仓一侧设有蓄水仓,蓄水仓内设有二号抽水管,二号抽水管的一端伸入到蓄水仓内底部,另一端与过滤仓上部一侧连接,二号抽水管上安装有二号水泵,蓄水仓位于雨水仓上方,蓄水仓下部一侧连有一号连接管,一号连接管另一端与雨水仓顶部连接,一号连接管上安装有一号开关阀,蓄水仓上部一侧连有二号连接管,二号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过滤仓连接,且连接处位于过滤组件顶面一侧,二号连接管上安装有二号开关阀,过滤仓内安装有一号液位传感器,蓄水仓内安装有二号液位传感器,排水仓内安装有三号液位传感器,一号液位传感器、二号液位传感器、三号液位传感器、一号水泵、二号水泵、一号开关阀和二号开关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一号抽水管上设有单向阀。过滤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号过滤网、砂石层、细沙层和二号过滤网,二号连接管与过滤仓的连通处位于一号过滤网的一侧。一号过滤网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滤水凹槽。二号连接管与蓄水仓的连接处距离蓄水仓底面的距离为0.5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蓄水仓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当雨水囤积在过滤仓过多时,可以暂存在蓄水仓内,解决了因雨水过滤速度慢导致路面浸没的问题,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过滤仓可以过滤掉雨水中混有的杂质,防止雨水仓及与雨水仓连接的管道堵塞。此外,电力仓、燃气仓和综合仓内的水可以及时排到排水仓内,解决了因水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器件损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控制器与外围器件连接框图;图中:1-电力仓;2-燃气仓;3-综合仓;4-雨水仓;5-排水仓;6-排水沟;7-一号抽水管;8-一号水泵;9-过滤仓;10-过滤组件;101-一号过滤网;102-砂石层;103-细沙层;104-二号过滤网;11-雨水检查井;12-进水管道;13-蓄水仓;14-二号抽水管;15-二号水泵;16-一号连接管;17-一号开关阀;18-二号连接管;19-二号开关阀;20-一号液位传感器;21-二号液位传感器;22-三号液位传感器;23-单向阀;图1中的水平横线为地面;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综合管廊排水系统,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电力仓1、燃气仓2、综合仓3、雨水仓4和控制器,电力仓1、燃气仓2、综合仓3和雨水仓4下方设有排水仓5,电力仓1、燃气仓2、综合仓3和雨水仓4内底面一侧均设有排水沟6,且排水沟6与排水仓5连通,排水仓5内设有一号抽水管7,一号抽水管7的一端伸入到排水仓5内底部,另一端与雨水仓4顶部连接,一号抽水管7上安装有一号水泵8,雨水仓4上方设有过滤仓9,过滤仓9底部与雨水仓4顶部连通,过滤仓9内底部安装有过滤组件10,过滤仓9上端连通有若干雨水检查井11,过滤仓9上部连有若干用于进水的进水管道12,过滤仓9还与雨水下水道连接,过滤仓9一侧设有蓄水仓13,蓄水仓13内设有二号抽水管14,二号抽水管14的一端伸入到蓄水仓13内底部,另一端与过滤仓9上部一侧连接,二号抽水管14上安装有二号水泵15,蓄水仓13位于雨水仓4上方,蓄水仓13下部一侧连有一号连接管16,一号连接管16另一端与雨水仓4顶部连接,一号连接管16上安装有一号开关阀17,蓄水仓13上部一侧连有二号连接管18,二号连接管18的另一端与过滤仓9连接,且连接处位于过滤组件10顶面一侧,二号连接管18上安装有二号开关阀19,过滤仓9内安装有一号液位传感器20,蓄水仓13内安装有二号液位传感器21,排水仓5内安装有三号液位传感器22,一号液位传感器20、二号液位传感器21、三号液位传感器22、一号水泵8、二号水泵15、一号开关阀17和二号开关阀19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一号抽水管7上设有单向阀23。过滤组件1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号过滤网101、砂石层102、细沙层103和二号过滤网104,二号连接管18与过滤仓9的连通处位于一号过滤网101的一侧。一号过滤网101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滤水凹槽。二号连接管18与蓄水仓13的连接处距离蓄水仓13底面的距离为0.5米。本技术工作时,当下雨时,雨水进入到过滤仓9内进行过滤,由于过滤速度慢,雨水进入的多,过滤仓9内的水位上升,一号液位传感器20用于检测过滤仓9内的水位,当水位达到控制器设定过滤仓9水位警戒线值时,二号开关阀19打开,过滤仓9内的水进入到蓄水仓13内,当过滤仓9内的水少时,二号水泵15工作,再将蓄水仓13内的水泵入到过滤仓9内进行过滤,过滤仓9过滤后的水进入到雨水仓4内排出,本技术蓄水仓13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当雨水囤积在过滤仓9过多时,可以暂存在蓄水仓13内,解决了因雨水过滤速度慢导致路面浸没的问题,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过滤仓9可以过滤掉雨水中混有的杂质,防止雨水仓4及与雨水仓4连接的管道堵塞。二号液位传感器21用于检测蓄水仓13内的水的水位,当下雨时间较长时(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以下是这对该情况出现的应急措施),蓄水仓13内的水的水位上升至最高水位线时,一号开关阀17打开,蓄水仓13内的水直接进入到雨水仓4内排出,由于一号连接管位于蓄水仓13底面较高的位置,从而减少了泥沙排入到雨水仓4内,减少雨水仓4堵塞。此外,电力仓1、燃气仓2和综合仓3内的水可以及时排到排水仓5内,三号液位传感器22用于检测排水仓5内的水位,当水位达到警戒线时,一号水泵8工作,将排水仓5内的水泵入到雨水仓4内排出,解决了因水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器件损坏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管廊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电力仓(1)、燃气仓(2)、综合仓(3)、雨水仓(4)和控制器,电力仓(1)、燃气仓(2)、综合仓(3)和雨水仓(4)下方设有排水仓(5),电力仓(1)、燃气仓(2)、综合仓(3)和雨水仓(4)内底面一侧均设有排水沟(6),且排水沟(6)与排水仓(5)连通,排水仓(5)内设有一号抽水管(7),一号抽水管(7)的一端伸入到排水仓(5)内底部,另一端与雨水仓(4)顶部连接,一号抽水管(7)上安装有一号水泵(8),雨水仓(4)上方设有过滤仓(9),过滤仓(9)底部与雨水仓(4)顶部连通,过滤仓(9)内底部安装有过滤组件(10),过滤仓(9)上端连通有若干雨水检查井(11),过滤仓(9)上部连有若干用于进水的进水管道(12),过滤仓(9)还与雨水下水道连接,过滤仓(9)一侧设有蓄水仓(13),蓄水仓(13)内设有二号抽水管(14),二号抽水管(14)的一端伸入到蓄水仓(13)内底部,另一端与过滤仓(9)上部一侧连接,二号抽水管(14)上安装有二号水泵(15),蓄水仓(13)位于雨水仓(4)上方,蓄水仓(13)下部一侧连有一号连接管(16),一号连接管(16)另一端与雨水仓(4)顶部连接,一号连接管(16)上安装有一号开关阀(17),蓄水仓(13)上部一侧连有二号连接管(18),二号连接管(18)的另一端与过滤仓(9)连接,且连接处位于过滤组件(10)顶面一侧,二号连接管(18)上安装有二号开关阀(19),过滤仓(9)内安装有一号液位传感器(20),蓄水仓(13)内安装有二号液位传感器(21),排水仓(5)内安装有三号液位传感器(22),一号液位传感器(20)、二号液位传感器(21)、三号液位传感器(22)、一号水泵(8)、二号水泵(15)、一号开关阀(17)和二号开关阀(19)均与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电力仓(1)、燃气仓(2)、综合仓(3)、雨水仓(4)和控制器,电力仓(1)、燃气仓(2)、综合仓(3)和雨水仓(4)下方设有排水仓(5),电力仓(1)、燃气仓(2)、综合仓(3)和雨水仓(4)内底面一侧均设有排水沟(6),且排水沟(6)与排水仓(5)连通,排水仓(5)内设有一号抽水管(7),一号抽水管(7)的一端伸入到排水仓(5)内底部,另一端与雨水仓(4)顶部连接,一号抽水管(7)上安装有一号水泵(8),雨水仓(4)上方设有过滤仓(9),过滤仓(9)底部与雨水仓(4)顶部连通,过滤仓(9)内底部安装有过滤组件(10),过滤仓(9)上端连通有若干雨水检查井(11),过滤仓(9)上部连有若干用于进水的进水管道(12),过滤仓(9)还与雨水下水道连接,过滤仓(9)一侧设有蓄水仓(13),蓄水仓(13)内设有二号抽水管(14),二号抽水管(14)的一端伸入到蓄水仓(13)内底部,另一端与过滤仓(9)上部一侧连接,二号抽水管(14)上安装有二号水泵(15),蓄水仓(13)位于雨水仓(4)上方,蓄水仓(13)下部一侧连有一号连接管(16),一号连接管(16)另一端与雨水仓(4)顶部连接,一号连接管(16)上安装有一号开关阀(17),蓄水仓(13)上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刘飞商庆连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