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临时用于管廊通风口的防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79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城市综合管廊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临时用于管廊通风口的防雨装置,包括左右两个挡板、后侧的挡板、左右两个轴承、转轴和雨布,左右两个挡板与后侧的挡板围成一个前方开口的围栏结构,左右两个挡板与后侧的挡板的下方通过框架连接在一起,左右两个挡板上方之间安装有防坠铁丝网,左侧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左侧的挡板的后侧顶部,右侧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右侧的挡板的后侧顶部,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右侧轴承内圈上,其中一侧的轴承内圈上还连接有手柄,雨布缠裹在转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往常用消防沙袋围住通风口或在通风口覆盖塑料纸彩条布等措施相比,这种临时防雨装置既美观又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临时用于管廊通风口的防雨装置
本技术属于城市综合管廊相关
,具体为一种新型临时用于管廊通风口的防雨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综合管廊位于城市道路下面,为典型的地下构筑物。根据综合管廊使用要求,在综合管廊顶板上部预留一定数量的通风口、投料口、人员出入口等构筑物。施工期间,这些构筑物由于使用功能的需要,必须与外部空间联通,暂时不能封堵,这样在雨季就存在道路地面雨水倒灌综合管廊的安全隐患,影响到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行。一般情况下,投料口、人员出入口均可以作成密闭式结构,保证地面水不会倒灌到综合管廊内。通风口由于需要空气置换的要求,必须保证有一定的通风设施同外界保持畅通,始终是不能封堵的。目前随着市政道路景观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综合管廊位于人行道上的通风口,为配合周围环境的需要,通风口不再设计成地面建筑式而只能设计成地表式,要求在通风口安装可以承重的栅格网,高度与地面平齐,既可以通风又不影响通行。后期在运营期间通过通风口进入廊体的雨水会通过智能装置实现自动排水,然而前期处于施工期间,在廊体条件还达不到自动排水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倒灌进入廊体,避免影响设备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临时用于管廊通风口的防雨装置,以解决施工期间的管廊通风口没有任何防水措施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临时用于管廊通风口的防雨装置,包括左右挡板、后侧挡板、左右两个轴承、转轴和雨布,左右挡板与后侧挡板围成一个前方开口的围栏结构,左右挡板与后侧挡板的下方通过框架连接在一起,左右两个挡板上方之间安装有防坠铁丝网,左侧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左侧挡板的后侧顶部,右侧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右侧挡板的后侧顶部,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右侧轴承内圈上,其中一侧的轴承内圈上还连接有手柄,雨布缠裹在转轴上。通风口承重栅格网由土建单位提供安装,高度与路面平齐。使用时,将本技术防雨装置移至管廊通风口位置处,阴雨天气转动轴承一端的手柄,使雨布覆盖好整个框架,进而覆盖管廊通风口,晴天时把三防雨布卷绕在转轴上,使用方便。防坠铁丝网目的是防止雨布下坠,使雨布平展不积水。上述的一种新型临时用于管廊通风口的防雨装置,左右两个挡板的后侧顶部高度都高于前侧顶部高度,即左右挡板的顶部从后到前呈坡度下降。左右挡板的顶部坡度可与路面坡度一致,有利于雨水顺势流下,雨布不积水。上述的一种新型临时用于管廊通风口的防雨装置,挡板的底部都设置有防水棉。防水棉防止从挡板底部与地面空隙渗水,有密封作用,防止雨水从挡板底部流入通风口。上述的一种新型临时用于管廊通风口的防雨装置,雨布的自由端还缠裹有卷轴,使其铺展后不被风吹乱。上述的一种新型临时用于管廊通风口的防雨装置,连接挡板的框架中还安装有方管,防坠铁丝网的底面上也安装有方管。上述的一种新型临时用于管廊通风口的防雨装置,挡板的外侧都贴有反光警示标识,对行人起警示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防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现场可以根据天气情况,用手转动轴承上焊接的手柄,把雨布放开或收起,使用方便,操作简便,既保证了通风,又阻止了雨水倒灌,进入廊体。与往常用消防沙袋围住通风口或在通风口覆盖塑料纸彩条布等措施相比,这种临时防雨装置既美观又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管廊通风口防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左视图。图3为轴承安装大样图。图中:1-轴承,2-方管,3-挡板,4-防水棉,5-防坠铁丝网,6-转轴,7-雨布,8-钢板,9-焊缝,10-卷轴,11-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新型临时用于管廊通风口的防雨装置,包括左右挡板3、后侧挡板3、左右两个轴承1、转轴6、雨布7、防坠钢丝网5和金属框架11,雨布7为三防雨布,金属框架11由镀锌方管焊接而成,三防雨布长宽均稍大于防坠钢丝网,具体尺寸依据现场通风口大小而定。左右两个挡板3的后侧顶部高度都高于前侧顶部高度,即左右挡板的顶部从后到前呈坡度下降。左右挡板3的后侧顶部距路面200mm,前侧顶部距路面50mm,左右挡板顶部坡度随路面坡度一致,左右挡板和后侧挡板的外侧都贴有反光警示标识。整个装置三面用带有黑白相间的反光警示标识的挡板进行封堵,作用一是用于阻挡路面的雨水,另一作用是对行人起警示作用。挡板的底部安装有为防止从底部与地面空隙渗水的防水棉4,防水棉启密封作用,防止雨水从框架下流入通风口。左右挡板与后侧挡板围成一个前方开口的围栏结构,左右挡板与后侧挡板的下方通过金属框架连接在一起,左右两个挡板上方之间安装有跟随左右挡板坡度倾斜的防坠铁丝网5,左侧轴承1的外圈通过钢板8固定在左侧挡板的后侧顶部,右侧轴承1的外圈通过钢板8固定在右侧挡板的后侧顶部,转轴6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右侧轴承内圈上,其中一侧的轴承内圈上还焊接固定有手柄,手柄与轴承内圈上的转轴6一体连接,雨布7缠裹在转轴6上,雨布7自由端还缠裹有卷轴10,卷轴和转轴6都为镀锌无缝钢管。连接挡板的框架中还安装有镀锌方管,防坠铁丝网的底面上也安装有镀锌方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首先根据现场通风口实际大小确定框架尺寸,整体制作好后,使用者先检查本技术外观质量,确认本技术处于可以正常使用的状态,然后使用者将本技术移至所需使用的位置处,开始安装。为避免雨水从框架下面流入廊体,采用防水树脂胶把密封防水棉的上下涂抹均匀,上边粘贴挡板底部,下边直接粘贴在柏油路面上。根据天气情况或使用需要,转动带有手柄的轴承放下或卷起三防雨布,三防雨布的的两均缠绕固定在无缝钢管上,使其铺展后不被风吹乱。防坠钢丝网起着托付三方雨布不下坠,使其上面的雨水快速流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临时用于管廊通风口的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个挡板(3)、后侧的挡板(3)、左右两个轴承(1)、转轴(6)和雨布(7),左右两个挡板(3)与后侧的挡板(3)围成一个前方开口的围栏结构,左右两个挡板(3)与后侧的挡板(3)的下方通过框架(11)连接在一起,左右两个挡板上方之间安装有防坠铁丝网(5),左侧轴承(1)的外圈固定在左侧的挡板的后侧顶部,右侧轴承(1)的外圈固定在右侧的挡板的后侧顶部,转轴(6)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右侧轴承内圈上,其中一侧的轴承内圈上还连接有手柄,雨布(7)缠裹在转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临时用于管廊通风口的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个挡板(3)、后侧的挡板(3)、左右两个轴承(1)、转轴(6)和雨布(7),左右两个挡板(3)与后侧的挡板(3)围成一个前方开口的围栏结构,左右两个挡板(3)与后侧的挡板(3)的下方通过框架(11)连接在一起,左右两个挡板上方之间安装有防坠铁丝网(5),左侧轴承(1)的外圈固定在左侧的挡板的后侧顶部,右侧轴承(1)的外圈固定在右侧的挡板的后侧顶部,转轴(6)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右侧轴承内圈上,其中一侧的轴承内圈上还连接有手柄,雨布(7)缠裹在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临时用于管廊通风口的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个挡板(3)的后侧顶部高度都高于前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常锋徐国辉白鹭王伟陈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