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811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先施工竖墙,再对顶板进行分批施工,其中先施工部分顶板再进行内部土体开挖并完成所有顶板施工,接着进行底板施工,最后进行管廊内部施工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施工工艺,无需基坑防护,大大减小了基坑开挖量;利用分段同时施工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且顶板可做开挖土的堆放场地,减少对施工地点周围交通和建筑物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地面以下的闭合环境内部进行施工,避免了气候因素影响所导致施工难度增加和工期延长;同时利用地下连续墙作为管廊侧墙,起到挡土和止水同时无需修筑结构外墙,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尤其适用于交通繁忙的城市道路下综合管廊的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
,涉及市政工程中的综合管廊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是指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的隧道空间。设有专门用于管线安装的吊装口及后期运营维护的检修口、监测系统等,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其实际工程一般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施工技术成熟、施工工艺简单,但其占用地理面积较大,一般会引起大量的房屋拆迁、管线迁改等,对城市地面交通和居民地正常生活有较大影响,且易造成噪音、粉尘及废弃泥浆等的污染;同时施工工期和难度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如:在霉雨季节会拖慢施工周期,边坡因雨水冲刷造成滑移也会增加施工难度;同时在饱和的软土地层中,深基坑开挖引起得到地面沉降较难控制,会影响周边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基坑内土坡的纵向稳定也常常会成为威胁工程安全的重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分段同时施工、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造价较低、施工工程无需基坑防护、能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尤其适用于交通繁忙的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管廊侧墙施工:根据设计方案,初步确定管廊侧墙基坑开挖线,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在管廊施工区域两侧分段同时施工,形成管廊侧面的竖向连续墙,完成侧墙施工;S2:顶板基坑开挖:开挖土体至管廊顶板下底面设计深度处,形成顶板基坑,随后对场地进行硬化处理,准备先浇顶板施工;S3:先浇顶板施工安装:在顶板基坑内预留间隔分段施工,绑扎顶板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沿着地下综合管廊纵向间隔分布的钢筋混凝土顶板,完成先浇顶板施工;S4:内部土体开挖:根据管廊设计深度要求,采用机械结合人工开挖,从相邻先浇顶板之间间隙将顶板与两侧竖墙之间的土体挖空至管廊底板垫层设计深度,进行人工清理并对场地进行硬化处理;S5:后浇顶板施工安装:在未浇注顶板的相邻先浇顶板之间间隙处绑扎顶板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顶板,完成后浇顶板施工,从而完成管廊顶板施工;S6:管廊底板施工安装:通过管廊入口或者明挖基坑进入内部已经挖好的综合管廊内,对管廊的底板进行施工;S7:管廊内部设计施工:对底板或顶板与侧墙之间进行防水施工,最后根据管廊使用要求和规范,设计各管廊管道。进一步地,步骤S1中具体步骤如下: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在区域两侧分段同时施工构造导墙,采用成槽设备沿着导墙进行沟槽开挖,清槽后,绑扎竖墙钢筋笼,在竖墙钢筋笼与底板设计深度相应位置放置隔离泡沫块,下放竖墙钢筋笼至沟槽的基坑中,由下往上浇筑竖墙混凝土,形成管廊侧面的竖向连续墙。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沟槽的底面深度须低于管廊底板下底面设计深度1-2米。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浇筑完的竖向连续墙顶部深度与管廊顶板下底面设计深度平齐,且竖向连续墙上表面暴露出与后期顶板钢筋笼水平搭接的连接钢筋。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部分基坑开挖土体可放置于已施工好的顶板上,以减少对周围其他施工区域的影响。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一般管廊纵向设计长度较长,顶板基坑开挖可采用分段同时进行施工。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具体方法如下:绑扎顶板钢筋笼后将其与竖向连续墙顶部的连接钢筋搭接,之后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顶板,待其到达设计强度后,在其上表面铺设防水层,并在防水层上再铺设一层保护层,最后进行原土回填并进行场地硬化处理。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相邻钢筋混凝土顶板之间预留的间隔为1.5-4m。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绑扎顶板钢筋笼时,在相邻钢筋混凝土顶板间隙处预留伸出的水平连接钢筋;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所述防水层可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可采用C20细石混凝土。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顶板钢筋笼同时与竖向连续墙顶部的连接钢筋及两侧的水平连接钢筋搭接。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顶板钢筋笼同时与竖向连续墙顶部的连接钢筋及两侧的水平连接钢筋搭接后,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顶板,待钢筋混凝土顶板到达设计强度后,在其上表面铺设防水层,并在防水层上再铺设一层保护层,最后进行原土回填并进行场地硬化处理,完成后浇顶板施工。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所述防水层及防水层的保护层施工面积盖住先浇顶板和后浇顶板的交界处,以保证顶板的抗渗性;进一步地,在步骤S6中,管廊的底板施工方法如下:在内部已经挖好的底板基坑先浇筑一层平整垫层,再在平整垫层表面铺设防水层,并在防水层表面浇筑一层保护层;凿除竖向连续墙上的隔离泡沫块并清理干净,裸露出竖向连续墙钢筋,然后在底板基坑绑扎底板钢筋笼,并与暴露出的竖墙钢筋笼水平搭接,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底板。进一步地,在步骤S6中,所述防水层可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可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S6中,所述底板垫层可采用C20素混凝土,其表面应保持平整,后期可作底板施工底模;防水层可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可采用C20细石混凝土;进一步地,在步骤S7中,底板和侧墙之间进行防水加固施工方法如下:采用连接角钢和膨胀螺栓进行强化竖向连续墙与顶板或底板交界处的连接,在连接角钢预设膨胀螺栓钻孔位置,并根据连接角钢孔的预设位置在管廊竖向连续墙、顶板及底板相应位置进行钻孔,利用膨胀螺栓将连接角钢固定在竖向连续墙与顶板或底板的连接处,然后用防水混凝土浇筑管廊四角。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S7中,所述防水混凝土浇筑区域须盖住连接角钢,保证管廊四角的抗渗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方法采用先施工竖墙、其次施工部分顶板,再进行内部土体开挖并全部完成所有顶板施工,接着进行底板施工,最后进行管廊内部施工设计。简化了施工工艺,无需基坑防护,无需大面积基坑开挖,可分段同时施工,施工周期较短;同时顶板可做开挖土的堆放场地,减少对施工地点周围交通和建筑物的影响。(2)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方法在地面以下的闭合环境内部进行施工设计,避免了可能会因气候影响而造成工作周期延长的不足;利用地下连续墙作为管廊侧墙,一方面起到挡土和止水的目的,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不需继续修筑结构外墙,且对施工地点周围交通和建筑物影响较小,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尤其适用于交通繁忙的城市道路下综合管廊的施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综合管廊的的逆序施工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中结构平面设计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中S1步骤管廊侧墙施工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中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管廊侧墙施工:根据设计方案,初步确定管廊侧墙基坑开挖线,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在管廊施工区域两侧分段同时施工,形成管廊侧面的竖向连续墙,完成侧墙施工;/nS2:顶板基坑开挖:开挖土体至管廊顶板下底面设计深度处,形成顶板基坑,随后对场地进行硬化处理,准备先浇顶板施工;/nS3:先浇顶板施工安装:在顶板基坑内预留间隔分段施工,绑扎顶板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沿着地下综合管廊纵向间隔分布的钢筋混凝土顶板,完成先浇顶板施工;/nS4:内部土体开挖:根据管廊设计深度要求,采用机械结合人工开挖,从相邻先浇顶板之间间隙将顶板与两侧竖墙之间的土体挖空至管廊底板垫层设计深度,进行人工清理并对场地进行硬化处理;/nS5:后浇顶板施工安装:在未浇注顶板的相邻先浇顶板之间间隙处绑扎顶板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顶板,完成后浇顶板施工,从而完成管廊顶板施工;/nS6:管廊底板施工安装:通过管廊入口或者明挖基坑进入内部已经挖好的综合管廊内,对管廊的底板进行施工;/nS7:管廊内部设计施工:对底板或顶板与侧墙之间进行防水施工,最后根据管廊使用要求和规范,设计各管廊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管廊侧墙施工:根据设计方案,初步确定管廊侧墙基坑开挖线,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在管廊施工区域两侧分段同时施工,形成管廊侧面的竖向连续墙,完成侧墙施工;
S2:顶板基坑开挖:开挖土体至管廊顶板下底面设计深度处,形成顶板基坑,随后对场地进行硬化处理,准备先浇顶板施工;
S3:先浇顶板施工安装:在顶板基坑内预留间隔分段施工,绑扎顶板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沿着地下综合管廊纵向间隔分布的钢筋混凝土顶板,完成先浇顶板施工;
S4:内部土体开挖:根据管廊设计深度要求,采用机械结合人工开挖,从相邻先浇顶板之间间隙将顶板与两侧竖墙之间的土体挖空至管廊底板垫层设计深度,进行人工清理并对场地进行硬化处理;
S5:后浇顶板施工安装:在未浇注顶板的相邻先浇顶板之间间隙处绑扎顶板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顶板,完成后浇顶板施工,从而完成管廊顶板施工;
S6:管廊底板施工安装:通过管廊入口或者明挖基坑进入内部已经挖好的综合管廊内,对管廊的底板进行施工;
S7:管廊内部设计施工:对底板或顶板与侧墙之间进行防水施工,最后根据管廊使用要求和规范,设计各管廊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具体步骤如下: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在区域两侧分段同时施工构造导墙,采用成槽设备沿着导墙进行沟槽开挖,清槽后,绑扎竖墙钢筋笼,在竖墙钢筋笼与底板设计深度相应位置放置隔离泡沫块,下放竖墙钢筋笼至沟槽的基坑中,由下往上浇筑竖墙混凝土,形成管廊侧面的竖向连续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沟槽的底面深度须低于管廊底板下底面设计深度1-2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浇筑完的竖向连续墙顶部深度与管廊顶板下底面设计深度平齐,且竖向连续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莉刘志杰范瑛柏华军赵军杰满粟徐静席铭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