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优化装置及具有其的脱氮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47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泥优化装置及具有其的脱氮系统,包括池体及连接于池体底部的排泥斗,所述池体侧部连接有进泥管,所述池体上部连接有出泥管;所述池体内设有用于分离出非微生物杂质的离心组件,所述进泥管位于离心组件上方,非微生物杂质下沉至排泥斗,所述排泥斗底部设有排泥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泥优化装置,利用离心组件的离心作用分离出污泥中质量较重的非微生物杂质,减少污泥中非微生物杂质的含量,提高污泥活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脱氮系统由于回流至生化池的回流污泥非微生物杂质含量减少、污泥活性提高,生化池的处理能力提高,有效改善了低C/N比污水的脱氮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优化装置及具有其的脱氮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泥优化装置及具有其的脱氮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得以快速推广,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对污水处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污染物而言,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较为简单,大多研究集中在氨氮的去除。生物脱氮技术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脱氮技术,即通过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来实现氮的去除,而充足的碳源是反硝化菌高效脱氮的关键。有研究者提出,当进水C/N比低于3.4时,需投加外碳源来保证生物脱氮效果,这一结果也得到广泛认可和广泛应用。目前,由于我国多数城市生活污水与雨水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进入污水厂的水中C/N比常低于3.4,为了达到氮的高效去除,通常是采取投加甲醇或乙醇等有机碳源的方式,这样既消耗了有限的有机资源,又增加了污水厂的运行费用。专利CN201910079980.1公开了一种水高效脱氮除磷工艺(SSCS)及应用,虽然其可利用自身碳源弥补反硝化碳源,但其采取的方式新增污泥活化池对污泥进行活化处理后回流,其设备成本高、工艺繁琐,不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泥优化装置及具有其的脱氮系统,不投加外加碳源的情况下,改善和提高回流污泥微生物含量,充分利用现有碳源,提高低C/N污水的脱氮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污泥优化装置,包括池体及连接于池体底部的排泥斗,所述池体侧部连接有进泥管,所述池体上部连接有出泥管;所述池体内设有用于分离出非微生物杂质的离心组件,所述进泥管位于离心组件上方,非微生物杂质下沉至排泥斗,所述排泥斗底部设有排泥组件。本技术的污泥优化装置,污泥由进泥管进入池体,并下落至离心组件,在离心组件的离心作用下,污泥中质量较重的非微生物杂质分离出来并下沉到排泥斗内,使得微生物含量较高的污泥从上部的出泥管排出。本技术可减少回流污泥中非微生物杂质的含量,提高污泥活性。进一步地,所述离心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及与池体同轴设置的导流盘,所述固定支架连接于导流盘与池体之间,所述进泥管污泥流方向与导流盘表面相切。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盘为上窄下宽的圆台结构,所述进泥管的污泥流方向与圆台结构的侧面相切。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盘为多组,多组导流盘等间距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为两组,两组固定支架对称设于导流盘轴线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为L型结构,L型结构的一端与导流盘连接,L型结构的另一端连接于池体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排泥组件包括排泥管道和排泥阀,所述排泥管道连接于排泥斗底部,所述排泥阀设于排泥管道。进一步地,所述排泥斗为自上而下横截面直径逐渐减小的圆锥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脱氮系统,包括生化池、二沉池、污泥泵以及如前所述的污泥优化装置,所述生化池与二沉池连通,所述二沉池与进泥管之间连接有污泥泵,所述出泥管与生化池连接。本技术的脱氮系统,二沉池中产生的污泥经污泥优化装置处理后,污泥中质量较重的非微生物杂质分离出来并下沉到排泥斗内,微生物含量较高的污泥从上部的出泥管排出至生化池进行脱氮处理,由于回流污泥中非微生物杂质含量减少、污泥活性提高,生化池的处理能力提高,可有效改善低C/N比污水的脱氮效果。进一步地,所述二沉池连通有污泥排放管道,所述排泥组件与污泥排放管道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污泥优化装置,利用离心组件的离心作用分离出污泥中质量较重的非微生物杂质,减少污泥中非微生物杂质的含量,提高污泥活性;本技术的脱氮系统,回流至生化池的回流污泥非微生物杂质含量减少、污泥活性提高,生化池的处理能力提高,有效改善低C/N比污水的脱氮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污泥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I;图2为实施例一中污泥优化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污泥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II;图4为实施例一中污泥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III;图5为实施例一种污泥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IV;图6为实施例二中脱氮系统的示意图;附图中:10-污泥优化装置;1-池体;2-排泥斗;3-进泥管;31-连接部;32-进泥部;4-出泥管;5-离心组件;51-固定支架;52-导流盘;53-第一杆;54-第二杆;6-排泥组件;61-排泥管道;62-排泥阀;20-生化池;30-二沉池;40-污泥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污泥优化装置10的实施例,包括池体1及连接于池体1底部的排泥斗2,池体1侧部连接有进泥管3,池体1上部连接有出泥管4;池体1内设有用于分离出非微生物杂质的离心组件5,进泥管3位于离心组件5上方,非微生物杂质下沉至排泥斗2,排泥斗2底部设有排泥组件6。本实施例的池体1可优选为柱体结构,但并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制性规定。本实施例在实施时,污泥由进泥管3进入池体1并下落至离心组件5,在离心组件5的离心作用下,污泥中质量较重的非微生物杂质分离并下沉至排泥斗2内,微生物含量较高的污泥从池体1上部的出泥管4中排出。本实施例利用物理分离作用,无需增加压力,结构简单;与传统的沉淀分离相比较,本实施例可节省池子容积,节省沉淀时间。由进泥管3进入的污泥落入离心组件5,离心组件5对污泥产生离心作用,本实施例产生离心作用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离心组件5旋转,污泥下落至离心组件5,在离心力作用下分离出质量较重的非微生物杂质;离心组件5固定,通过设置进泥管3的进泥方向、离心组件5的结构,使得污泥在落至离心组件5时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作用下分离出质量较重的非微生物杂质。为简化池体1的结构,本实施例采用离心组件5固定的方式,具体地:离心组件5包括固定支架51及与池体1同轴设置的导流盘52,固定支架51连接于导流盘52与池体1之间,进泥管3污泥流方向与导流盘52表面相切,如图2所示;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及连接于池体(1)底部的排泥斗(2),所述池体(1)侧部连接有进泥管(3),所述池体(1)上部连接有出泥管(4);所述池体(1)内设有用于分离出非微生物杂质的离心组件(5),所述进泥管(3)位于离心组件(5)上方,非微生物杂质下沉至排泥斗(2),所述排泥斗(2)底部设有排泥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及连接于池体(1)底部的排泥斗(2),所述池体(1)侧部连接有进泥管(3),所述池体(1)上部连接有出泥管(4);所述池体(1)内设有用于分离出非微生物杂质的离心组件(5),所述进泥管(3)位于离心组件(5)上方,非微生物杂质下沉至排泥斗(2),所述排泥斗(2)底部设有排泥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组件(5)包括固定支架(51)及与池体(1)同轴设置的导流盘(52),所述固定支架(51)连接于导流盘(52)与池体(1)之间,所述进泥管(3)污泥流方向与导流盘(52)表面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52)为上窄下宽的圆台结构,所述进泥管(3)的污泥流方向与圆台结构的侧面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52)为多组,多组导流盘(52)等间距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污泥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51)为两组,两组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云娜黄宗亮庞维海杨殿海孙国胜吴传栋尹大强谢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