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及其新型端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900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端墙,包括顶部墙板和侧部墙板,顶部墙板与侧部墙板相互焊接;侧部墙板包括外侧侧部墙板和内侧侧部墙板,外侧侧部墙板和内侧侧部墙板之间相互焊接;顶部墙板、外侧侧部墙板、内侧侧部墙板均为一体式型材。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端墙仅包括五块型材,即一个顶部墙板、两个外侧侧部墙板、两个内侧侧部墙板,满足了模块化生产的需求。五块型材均为一体式,且顶部墙板水平布置,侧部墙板竖直布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新型端墙对于垂向、纵向、扭转等载荷均有较强的承载能力,整体结构强度提升显著。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焊接量较少,焊接变形量位于可控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及其新型端墙
本技术涉及单轨列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及其新型端墙。
技术介绍
现阶段国内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端墙结构大多采用铝合金板梁结构,由开口形铝合金型材梁和墙板组合焊接而成。端墙所采用的板梁结构复杂且强度不高,生产过程中焊接量较大,且操作难度较大,焊接过后整的变形量较大,不容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将挡风板安装到侧墙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端墙,包括顶部墙板和侧部墙板,所述顶部墙板与所述侧部墙板相互焊接;所述侧部墙板包括外侧侧部墙板和内侧侧部墙板,所述外侧侧部墙板和所述内侧侧部墙板之间相互焊接;所述顶部墙板、所述外侧侧部墙板、所述内侧侧部墙板均为一体式型材。优选地,所述外侧侧部墙板的第一外侧面还焊接有端墙角柱,所述第一外侧面位于车体的宽度方向。优选地,所述顶部墙板、所述外侧侧部墙板、所述内侧侧部墙板、所述端墙角柱的材质均为大型中空双壁铝合金挤压型材。优选地,所述外侧侧部墙板的第一外侧面设置有侧部凹槽和外凸部,所述侧部凹槽相对于所述外凸部向内凹陷,所述外凸部位于所述侧部凹槽的上方,所述侧部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端墙角柱,所述端墙角柱的外侧面与所述外凸部的外侧面平滑相接。优选地,所述端墙角柱的上部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封堵所述端墙角柱的空腔,所述端墙角柱通过所述连接块焊接在所述外凸部下端面上。优选地,所述外侧侧部墙板的第二外侧面通过对接焊焊接在所述端墙角柱的外侧面,所述外侧侧部墙板的与所述第二外侧面相对的内侧面通过搭接焊焊接于所述端墙角柱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外侧面位于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优选地,所述顶部墙板与所述外侧侧部墙板为对接焊,且所述顶部墙板与所述外侧侧部墙板相互焊接的部位均预留有第一焊接坡口;所述顶部墙板与所述内侧侧部墙板为对接焊,且所述顶部墙板与所述内侧侧部墙板相互焊接的部位均预留有第二焊接坡口。优选地,所述顶部墙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顶部凹槽,所述顶部凹槽向上凹陷,所述顶部墙板的下表面还设置有下凸部,所述下凸部相对于所述顶部凹槽向下凸出,所述侧部墙板的上部容置于所述顶部凹槽内,所述侧部墙板的上部与所述下凸部平滑相接。优选地,所述外侧侧部墙板和所述内侧侧部墙板之间相互插接,并焊接。优选地,所述侧部墙板的上门角和下门角处分别嵌设有上门角加强块和下门角加强块,所述上门角加强块和所述下门角加强块均与所述侧部墙板焊接。优选地,所述侧部墙板的上部还嵌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优选地,所述内侧侧部墙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凹弧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包括端墙,所述端墙为上述任意一种新型端墙。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技术中,端墙仅包括五块型材,即一个顶部墙板、两个外侧侧部墙板、两个内侧侧部墙板,满足了模块化生产的需求。五块型材均为一体式,且顶部墙板水平布置,侧部墙板竖直布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顶部墙板由竖直布置的多个板材组成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中的新型端墙对于垂向、纵向、扭转等载荷均有较强的承载能力,整体结构强度提升显著。另外,本技术中的焊接量较少,焊接变形量位于可控范围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端墙的平面图;图2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侧部墙板的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端墙角柱的平面图;图4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端墙角柱的上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顶部墙板的平面图;图6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端墙角柱与外侧侧部墙板的焊接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顶部墙板与外侧侧部墙板的焊接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外侧侧部墙板与内侧侧部墙板的焊接示意图。其中,1为顶部墙板、2为外侧侧部墙板、3为内侧侧部墙板、4为端墙角柱、5为上门角加强块、6为下门角加强块、7为外凸部、8为侧部凹槽、9为安装块、10为连接块、11为顶部凹槽、12为下凸部、13为第二外侧面、14为内侧面。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座,挡风板能够通过该安装座安装在侧墙上。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挡风板和一种单轨列车。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顶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外”和“内”均是以车体作为参考。靠近车体内部的方向为“内”,远离车体内部的方向为“外”。本实用年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端墙,请参考附图1,包括顶部墙板1和侧部墙板。顶部墙板1与侧部墙板之间相互焊接。侧部墙板包括外侧侧部墙板2和内侧侧部墙板3,外侧侧部墙板2和内侧侧部墙板3之间相互焊接。顶部墙板1、外侧侧部墙板2、内侧侧部墙板3均为一体式型材。另外,侧部墙板为两个,两个侧部墙板分设在顶部墙板1的两端。在本技术中,端墙仅包括五块型材,即一个顶部墙板1、两个外侧侧部墙板2、两个内侧侧部墙板3,满足了模块化生产的需求。五块型材均为一体式,且顶部墙板1水平布置,侧部墙板竖直布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顶部墙板1由竖直布置的多个板材组成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中的新型端墙对于垂向、纵向、扭转等载荷均有较强的承载能力,整体结构强度提升显著。另外,本技术中的焊接量较少,焊接变形量位于可控范围内。为了提高端墙的整体结构,本技术在外侧侧部墙板2的第一外侧面还焊接了端墙角柱4。外侧侧部墙板2的第一外侧面位于车体的宽度方向,或者说位于车体的左右方向。本技术中的外侧侧部墙板2、内侧侧部墙板3、端墙角柱4的材质均为大型中空双壁铝合金挤压型材。大型中空双壁铝合金挤压型材为闭口型材,整体结构较大,中间存在空腔,且封闭型腔内外两侧均有一定壁厚的墙壁,因此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接下来详细介绍端墙角柱4的焊接结构:请参考附图1、附图3、附图4,本技术在外侧侧部墙板2的第一外侧面上设置了侧部凹槽8和外凸部7。侧部凹槽8相对于外凸部7向内部凹陷。外凸部7相对于侧部凹槽8向外凸出。侧部凹槽8用于容置端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端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墙板和侧部墙板,所述顶部墙板与所述侧部墙板相互焊接;/n所述侧部墙板包括外侧侧部墙板和内侧侧部墙板,所述外侧侧部墙板和所述内侧侧部墙板之间相互焊接;/n所述顶部墙板、所述外侧侧部墙板、所述内侧侧部墙板均为一体式型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端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墙板和侧部墙板,所述顶部墙板与所述侧部墙板相互焊接;
所述侧部墙板包括外侧侧部墙板和内侧侧部墙板,所述外侧侧部墙板和所述内侧侧部墙板之间相互焊接;
所述顶部墙板、所述外侧侧部墙板、所述内侧侧部墙板均为一体式型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侧部墙板的第一外侧面还焊接有端墙角柱,所述第一外侧面位于车体的宽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墙板、所述外侧侧部墙板、所述内侧侧部墙板、所述端墙角柱的材质均为大型中空双壁铝合金挤压型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侧部墙板的第一外侧面设置有侧部凹槽和外凸部,所述侧部凹槽相对于所述外凸部向内凹陷,所述外凸部位于所述侧部凹槽的上方,所述侧部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端墙角柱,所述端墙角柱的外侧面与所述外凸部的外侧面平滑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角柱的上部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封堵所述端墙角柱的空腔,所述端墙角柱通过所述连接块焊接在所述外凸部下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侧部墙板的第二外侧面通过对接焊焊接在所述端墙角柱的外侧面,所述外侧侧部墙板的与所述第二外侧面相对的内侧面通过搭接焊焊接于所述端墙角柱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外侧面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宏张勇杨川李华玲洪成金陈波廖泳竣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