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佩妍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汽车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88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车架前纵梁、连接板、易溃缩纵梁、安装架、防撞板固定杆和定位法兰盘,所述定位法兰盘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外套筒,所述二级吸能弹簧的外侧设置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梁,所述防撞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泡沫缓冲层,所述泡沫缓冲层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防撞板。该电动汽车安全防护装置,使本装置在相同的吸能行程内具有更好的吸能效果,能够吸收更多的能量,减少了向后传递的能量,当发生的只是轻微撞击时,仅一级吸能弹簧和二级吸能弹簧就能够将撞击产生的能量吸收,避免了易溃缩纵梁发生变形,保护了汽车内部结构,节约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
,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大幅提高,我国每年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在随之大幅的增加,汽车安全如今越来越成为一个必须考量的问题,汽车安全对于车辆来说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方面,主动安全就是尽量自如的操纵控制汽车,被动安全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以后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如今这一保护的概念以及延伸到车内外所有的人甚至物体,被动安全装置不能防止或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是,它们可以在事故发生时,最大程度地减轻人身伤害程度,有研究表明,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绝大部分的碰撞能量被车身所吸收,安全车身的表现形式是车室结构坚固,在发身事故时变形量极小,充分保证内部乘员的生存空间;同时,车身前后能在碰撞时变形以吸收能量,减轻乘员受到的冲击,但是传统的安全防护装置仅依靠防撞梁自身结构的强度来抵抗撞击时产生的能量,能够吸收的能量较少,仍然会有许多能量沿车身向后传递,造成成务人员受伤,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安全防护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车架前纵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前纵梁(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易溃缩纵梁(3),所述易溃缩纵梁(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防撞板固定杆(5)和定位法兰盘(6),所述定位法兰盘(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外套筒(7),所述外套筒(7)的内部设置有一级吸能弹簧(8),所述一级吸能弹簧(8)的内部设置有气动推杆(9),所述气动推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级吸能弹簧(10),所述二级吸能弹簧(10)的外侧设置有内套筒(11),所述内套筒(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车架前纵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前纵梁(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易溃缩纵梁(3),所述易溃缩纵梁(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防撞板固定杆(5)和定位法兰盘(6),所述定位法兰盘(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外套筒(7),所述外套筒(7)的内部设置有一级吸能弹簧(8),所述一级吸能弹簧(8)的内部设置有气动推杆(9),所述气动推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级吸能弹簧(10),所述二级吸能弹簧(10)的外侧设置有内套筒(11),所述内套筒(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梁(13),所述防撞梁(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泡沫缓冲层(14),所述泡沫缓冲层(1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防撞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前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佩妍
申请(专利权)人:刘佩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