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枣根尖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8540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枣根尖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方法,涉及细胞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制片技术的新型枣染色体压片制片技术,为本领域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枣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方法,可以批量制得形态较清晰的染色体制片,染色体的离散程度较大,能更清晰观测细胞内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粒位置、臂比、随体大小等特征,通过核型分析确定染色体倍性,可对倍性育种、人工诱导、种质资源分类鉴定等提供关键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枣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方法还具有成本低廉,简单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枣根尖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生物学
,特别是涉及一种枣根尖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枣(ZiziphusjujubaMill.)原产中国,属鼠李科枣属落叶经济林果树,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省份,现广泛栽植于亚洲、欧洲和美洲。红枣以其丰富的药理活性而闻名于世,经过数千年自然和人工选择、驯化和进化过程,已经培育出许多地方品种和优良品种。在枣种质资源分类、外源染色体的鉴定、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亲缘关系鉴定等研究中,都涉及到染色体的研究。染色体是生物体内在的遗传物质基础,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细胞分类学的重要指标,对于研究植物的起源和进化、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种间杂种鉴定等都很有价值。植物染色体制片是进行核型分析、带型分析和染色体原位杂交等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细胞遗传学研究在植物分类和育种中的应用,染色体制片技术尤为重要。分析植物染色体大小、数量、形态特征、核不对称系数,在一定范围能反映植物演化和种间亲缘关系,可为杂交育种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细胞学基础。因此,若能找到枣染色体制片的最佳技术方法,有利于对枣染色体进行深入研究,对枣的起源进化、品种分类、不同倍性品种杂交后代的倍性鉴定等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本领域对根尖细胞染色体观察常采用传统实验方法,但传统方法具有步骤繁琐、耗时长、效果不明显等缺点,因此,提供一种简单快速且结果精确的枣染色体鉴定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枣根尖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枣根尖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为:(1)枣苗的根部置于质量浓度10%-50%铝离子溶液中,培养1.5-4h,培养结束后将根部洗净;(2)将步骤(1)中洗净的枣苗的根部置于质量浓度10%-50%钙离子溶液中,培养2-4h,培养结束后截取根尖段,洗净;(3)将步骤(2)洗净的根尖段投入固定液中固定,得到固定材料;(4)将步骤(3)获得的固定材料染色,获得枣根尖染色体压片。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铝离子溶液中还包含0.3%-0.5%碳纳米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碳纳米材料为碳纳米管或石墨烯量子点。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根尖段投入固定液中固定时的条件为0℃;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固定材料染色的染色剂为改良石炭酸品红染色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枣根尖染色体压片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铝离子溶液、钙离子溶液、固定液和染色液;制备枣根尖染色体压片的方法具体为:(1)枣苗的根部置于质量浓度10%-50%铝离子溶液中,培养1.5-4h,培养结束后将根部洗净;(2)将步骤(1)中洗净的枣苗的根部置于质量浓度10%-50%钙离子溶液中,培养2-4h,培养结束后截取根尖段,洗净;(3)将步骤(2)洗净的根尖段投入固定液中固定,得到固定材料;(4)使用染色液将步骤(3)获得的固定材料染色,获得枣根尖染色体压片。进一步的,所述铝离子溶液为硝酸铝溶液、硫酸铝溶液、磷酸铝溶液、氧化铝溶液、氯化铝溶液或氯酸铝溶液。进一步的,所述钙离子溶液为硝酸钙溶液、硫酸钙溶液、磷酸钙溶液、氯化钙溶液、氧化钙溶液或氯酸钙溶液。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枣染色体压片的制片技术,不同于传统制片技术,为本领域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2)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枣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方法,可以批量制得形态较清晰的染色体制片,染色体的离散程度较大,能更清晰观测细胞内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粒位置、臂比、随体大小等特征,通过核型分析确定染色体倍性,可对倍性育种、人工诱导、种质资源分类鉴定等提供关键技术;(3)本专利技术枣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方法还具有成本低廉,简单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压片的镜检结果;图2为实施例2制备的压片的镜检结果;图3为实施例3制备的压片的镜检结果;图4为对比例1制备的压片的镜检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材料、仪器及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可由商业途径获得;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实验方法。实施例1一种枣根尖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方法(1)生根良好的枣苗的根部置于10%硝酸铝溶液和0.5g/L碳纳米管的混合溶液中,培养4h,培养结束后将根部置于蒸馏水中洗净;(2)将步骤(1)中洗净的枣苗的根部置于10%硝酸钙溶液中,培养4h,培养结束后截取根尖约0.5cm,于蒸馏水中洗净;(3)将步骤(2)洗净的根尖直接投入预冷的卡诺式固定液(V无水乙醇:V冰乙酸=2.5:1)中,在0℃(隔冰水混合物条件下)固定90min,得到固定材料;(4)将所述固定材料转移至载玻片上,用改良石炭酸品红染色液染色1min左右;(5)盖上盖玻片,用手指轻按即可,常规封片;(6)镜检,结果如图1所示。实施例2一种枣根尖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方法(1)生根良好的枣苗的根部置于质量浓度30%硫酸铝溶液中,培养3h,培养结束后将根部置于蒸馏水中洗净;(2)将步骤(1)中洗净的枣苗的根部置于质量浓度25%硝酸钙溶液中,培养3h,培养结束后将根部置于蒸馏水中洗净,截取根尖约0.5cm;(3)将步骤(2)得到的根尖直接投入预冷的卡诺式固定液(V无水乙醇:V冰乙酸=2.5:1)中,在0℃(隔冰水混合物条件下)固定90min,得到固定材料;(4)将所述固定材料转移至载玻片上,用改良石炭酸品红染色液染色1min左右;(5)盖上盖玻片,用手指轻按即可,常规封片;(6)镜检,结果如图2所示。实施例3一种枣根尖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方法(1)生根良好的枣苗的根部置于质量浓度50%硫酸铝溶液和0.3g/L石墨烯量子点的混合溶液中,培养1.5h,培养结束后将根部置于蒸馏水中洗净;(2)将步骤(1)中洗净的枣苗的根部置于质量浓度50%氯化钙溶液中,培养3h,培养结束后将根部置于蒸馏水中洗净,截取根尖约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枣根尖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为:/n(1)枣苗的根部置于质量浓度10%-50%铝离子溶液中,培养1.5-4h,培养结束后将根部洗净;/n(2)将步骤(1)中洗净的枣苗的根部置于质量浓度10%-50%钙离子溶液中,培养2-4h,培养结束后截取根尖段,洗净;/n(3)将步骤(2)洗净的根尖段投入固定液中固定,得到固定材料;/n(4)将步骤(3)获得的固定材料染色,获得枣根尖染色体压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枣根尖染色体压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为:
(1)枣苗的根部置于质量浓度10%-50%铝离子溶液中,培养1.5-4h,培养结束后将根部洗净;
(2)将步骤(1)中洗净的枣苗的根部置于质量浓度10%-50%钙离子溶液中,培养2-4h,培养结束后截取根尖段,洗净;
(3)将步骤(2)洗净的根尖段投入固定液中固定,得到固定材料;
(4)将步骤(3)获得的固定材料染色,获得枣根尖染色体压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铝离子溶液中还包含0.3%-0.5%碳纳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材料为碳纳米管或石墨烯量子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根尖段投入固定液中固定时的条件为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倩倩蒋俊珺李新岗李希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