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激活雷帕霉素合成的发酵方法。
技术介绍
1、雷帕霉素(rapamycin)是由吸水链霉菌( strepomyces hygroscopicus)发酵产生的一种33元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因其具有低毒高效的特点(较环孢菌素),1999年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为肾移植的免疫抑制药物(商品名为rapamune)。此外,近年来研究还发现雷帕霉素具有免疫抑制、抗真菌、抗炎症、抗癌症、抗动脉粥样硬化、神经保护和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雷帕霉素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和较高的市场价值。
2、作为一种典型的次级代谢产物,雷帕霉素生物合成十分复杂,且受到胞内多种代谢调控体系的调节。目前,国内外针对雷帕霉素发酵产量的提升已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培养基与发酵工艺优化、菌株物理和化学诱变、菌株基因工程改造等策略。尽管上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雷帕霉素的发酵产量得到有效提升,但其工作量大,且均面临菌株的稳定性差、回复突变率高、菌株易退化等问题。因此,如何建立快速激活雷帕霉素生物合成胞内代谢调控体系的发酵策略,将为雷帕霉素产量的提升提供一个新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外源添加化学激发剂策略,快速激活雷帕霉素合成的发酵方法,具体的化学激发剂种类及其添加策略如下:
2、① 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化学激发剂种类包括:二甲基亚砜(c2h6os)、氯化钪(scc
3、② 化学激发剂浓度:二甲基亚砜:0.75%(v/v),氯化钪:75µmol/l,丁酸钠:75µmol/l;
4、③ 化学激发剂外源添加方法:配制上述化学激发剂溶液,采用无菌的针头滤器过滤后,在各分批发酵过程中于不同时间点分别加入上述1种无菌的化学激发剂溶液,其中丁酸钠添加时间为发酵后48h,二甲基亚砜添加时间为发酵后72h,氯化钪添加时间为发酵后96h。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所采用的具体发酵操作步骤如下:
6、① 菌株的活化:将保存的菌株接种于固体试管斜面培养基,于28℃恒温培养10-14天;
7、② 液体种子培养:在250ml三角瓶中装入50ml液体种子培养基,灭菌后放至室温,用接种环在雷帕霉素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取1-2环菌种于液体种子培养基中,于28℃、220rpm下恒温振荡培养48-50h,获得种子液;
8、③ 液体发酵培养:在250ml三角瓶中装入50ml液体发酵培养基,灭菌后放至室温,按10-12%接种量接入种子液,于28℃、220rpm下恒温振荡培养7天。
9、其中,在液体发酵培养过程中,丁酸钠(75µmol/l)将于接入种子液48h后进行添加,并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发酵120h;二甲基亚砜(0.75%,v/v)将于接入种子液72h后进行添加,并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发酵至96h;氯化钪(75µmol/l)将于接入种子液96h后进行添加,并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发酵72h。
10、上述步骤中所用培养基组成如下:
11、① 固体斜面培养基:燕麦粉20 g/l,酵母粉4 g/l,甘露醇2.5 g/l琼脂20 g/l,ph7.0
12、② 液体种子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0 g/l, 葡萄糖20 g/l,玉米粉10 g/l,蛋白胨6g/l,酵母粉6 g/l,酪蛋白1.5 g/l,mgso4•7h2o 0.25 g/l,k2hpo4 1.0 g/l,ph 7.0
13、③ 液体发酵培养基:葡萄糖45 g/l,可溶性淀粉15 g/l,黄豆饼粉40 g/l, (nh4)2so4 1 g/l,k2hpo4 1 g/l,ph 7.0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所述的吸水链霉菌( strepomyces hygroscopicus ha12)为 strepomyces hygroscopicus atcc 29253经紫外诱变后筛选获得。
15、本专利技术经过上述发酵操作后,通过采用单独添加上述3种化学激发剂,雷帕霉素的最终产量较出发菌株(112.59 mg/l)产量可提升1.65-1.83倍。
1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激活雷帕霉素合成的发酵方法,其特征是在雷帕霉素发酵过程中,通过外源添加不同类型化学激发剂,雷帕霉素发酵产量快速提升。
2.如权利要求①所述方法,其特征外源添加的化学激发剂,包括二甲基亚砜、丁酸钠和氯化钪,且其最适添加浓度分别为0.75%(v/v)、75µmol/L和75µmol/L。
3.如权利要求①所述方法,外源添加3种化学激发剂的最优添加时间分别为雷帕霉素发酵接种后第48h(丁酸钠)、72h(二甲基亚砜)和96h(氯化钪)。
4.如权利要求①所述方法,上述外源添加二甲基亚砜的具体特征步骤如下:将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中活化的成熟菌株,采用接种环取1-2环至灭菌后的液体种子培养基中,于28℃、220rpm下恒温振荡培养48-50h后,按10-12%(v/v)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于28℃、220rpm下恒温振荡培养48h后,接入无菌丁酸钠(75µmol/L)溶液,并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发酵120h,结束发酵并测定雷帕霉素发酵产量。
5.如权利要求①所述方法,上述外源添加二甲基亚砜的具体特征步骤如下:将在固体斜面培养
6.如权利要求①所述方法,上述外源添加氯化钪的具体特征步骤如下:将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中活化的成熟菌株,采用接种环取1-2环至灭菌后的液体种子培养基中,于28℃、220rpm下恒温振荡培养48-50h后,按10-12%(v/v)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于28℃、220rpm下恒温振荡培养96h后,接入无菌氯化钪(75µmol/L)溶液,并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发酵72h,结束发酵并测定雷帕霉素发酵产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激活雷帕霉素合成的发酵方法,其特征是在雷帕霉素发酵过程中,通过外源添加不同类型化学激发剂,雷帕霉素发酵产量快速提升。
2.如权利要求①所述方法,其特征外源添加的化学激发剂,包括二甲基亚砜、丁酸钠和氯化钪,且其最适添加浓度分别为0.75%(v/v)、75µmol/l和75µmol/l。
3.如权利要求①所述方法,外源添加3种化学激发剂的最优添加时间分别为雷帕霉素发酵接种后第48h(丁酸钠)、72h(二甲基亚砜)和96h(氯化钪)。
4.如权利要求①所述方法,上述外源添加二甲基亚砜的具体特征步骤如下:将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中活化的成熟菌株,采用接种环取1-2环至灭菌后的液体种子培养基中,于28℃、220rpm下恒温振荡培养48-50h后,按10-12%(v/v)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于28℃、220rpm下恒温振荡培养48h后,接入无菌丁酸钠(75µmol/l)溶液,并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发酵120h,结束发酵并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