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距导轨平行度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845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距导轨平行度检测方法,属于机床精度调试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X向滑板通过双驱控制实现同时移动;S2、将激光干涉仪固定在右侧滑板上;S3、将反射镜固定在左侧滑板上;S4、调整反射镜;S5、架设干涉镜;S6、调整激光头光闸到测量位置;S7、打开激光干涉仪软件;S8、移动X向滑板到第一测量位置,记录软件读数;S9、移动X向滑板到所需要测量的点位,记录每一个位置的误差值;S10、调整误差至允许范围内;S11、复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光学原理测量,不受导轨跨距大小影响,测量精度高,通用性强,并且误差可视化,能够实现导轨平行度快速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距导轨平行度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机床精度调试
,尤其涉及一种大跨距导轨平行度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更多的零件从简单型面向复杂型面转变,零件加工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控机床作为零件加工的主要设备,其加工精度的要求也更高,但机床的安装配合精度又是整个机床加工精度的基础,一个良好的基础安装精度,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在以往的机床安装过程中,对于大跨距导轨平行度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高精度卷尺直接测量;二是利用一种端头带百分表的长杆,以单边导轨为基准来测量平行度;但以上两种方法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测量时一人无法完成,必须两人进行;精度太低,在测量大跨距导轨平行度时,由于双边导轨间距过大,导致测量工具在测量时会受挠度影响,出现中间下垂的情况,从而造成测量误差大,不准确,严重影响机床导轨平行度的调整,无法满足机床高精度加工需求。公开号为CN102269561A,公开日为2011年12月07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大跨距机床导轨平行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分别与左导轨和右导轨相配的左导轨滑块和右导轨滑块,所述的左导轨滑块和右导轨滑块上分别固定有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所述的右连接块上固定有激光手电,所述的左连接块上设有与激光手电相对应的对正块,所述的对正块上设有激光对正参考点,所述的左右连接块之间还通过钢丝和拉簧连接有高精度钢尺,所述的高精度钢尺的示值部落在右连接块上中间部位,所述的右连接块上设有高精度钢尺的读数参考线。该专利文献公开的大跨距机床导轨平行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利用激光手电和对正块来保证左导轨滑块和右导轨滑块在滑动时的同步性,在测量时,根据在左导轨滑块和右导轨滑块在移动后两根导轨之间间距的变化即可实现对平行度的测量,易于操作。但是,测量精度仍然欠佳,对大跨距机床导轨平行度测量准确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大跨距导轨平行度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光学原理测量,不受导轨跨距大小影响,测量精度高,通用性强,并且误差可视化,能够实现导轨平行度快速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跨距导轨平行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机床安装调试阶段,X向滑板通过双驱控制实现同时移动;S2、将激光干涉仪的激光头通过磁力表座固定在右侧滑板上;S3、将反射镜通过磁力表座及夹持杆固定在左侧滑板上;S4、调整反射镜高度及左右位置,使激光头射出的激光通过反射镜反射回激光头光源接收口;S5、在激光头与反射镜中间,架设干涉镜,使干涉镜和反射镜反射回来的激光重合,并且落在激光头光源接收口的中间;S6、调整激光头光闸到测量位置,观察激光头LED信号灯是否为5格绿灯;S7、打开激光干涉仪软件,位置标记零位;S8、移动X向滑板到第一测量位置,记录软件读数;S9、移动X向滑板到所需要测量的点位,同时记录每一个位置的误差值;S10、当误差值超过允许误差时,移动滑板至需要调整的位置,通过X向底座上的压紧螺钉和调整螺钉,调整误差至允许范围内;S11、复查,调整完毕后,按照S7-S9步骤检查全行程导轨平行度,若误差超过允许误差,执行S10步骤继续调整,直至平行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所述S2步骤中,激光头通过磁力表座固定在右侧滑板上具体是指架设激光头时,目视激光头与Y向平行,再将激光头固定在磁力表座上,最后将磁力表座固定在右侧滑板上。所述S5步骤中,使干涉镜和反射镜反射回来的激光重合具体是指通过上下左右平移干涉镜,使激光穿过干涉镜,并经干涉镜和反射镜反射回的两束激光相重合。所述S9步骤中,记录每一个位置的误差值具体是指将X向全行程平分n段,以X向移动相同间距的距离,暂停后记录软件实时显示的误差值。所述S11步骤中,平行度误差是指检测误差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绝对值。本专利技术所述X向滑板为两个,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根导轨上。本专利技术所述X向是指沿导轨长度方向,所述Y向是指沿导轨宽度方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本专利技术,S1、机床安装调试阶段,X向滑板通过双驱控制实现同时移动;S2、将激光干涉仪的激光头通过磁力表座固定在右侧滑板上;S3、将反射镜通过磁力表座及夹持杆固定在左侧滑板上;S4、调整反射镜高度及左右位置,使激光头射出的激光通过反射镜反射回激光头光源接收口;S5、在激光头与反射镜中间,架设干涉镜,使干涉镜和反射镜反射回来的激光重合,并且落在激光头光源接收口的中间;S6、调整激光头光闸到测量位置,观察激光头LED信号灯是否为5格绿灯;S7、打开激光干涉仪软件,位置标记零位;S8、移动X向滑板到第一测量位置,记录软件读数;S9、移动X向滑板到所需要测量的点位,同时记录每一个位置的误差值;S10、当误差值超过允许误差时,移动滑板至需要调整的位置,通过X向底座上的压紧螺钉和调整螺钉,调整误差至允许范围内;S11、复查,调整完毕后,按照S7-S9步骤检查全行程导轨平行度,若误差超过允许误差,执行S10步骤继续调整,直至平行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较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采用光学原理测量,不受导轨跨距大小影响,测量精度高,通用性强,并且误差可视化,能够实现导轨平行度快速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2、本专利技术,相比传统检测方法,由于利用的是过光学原理进行测量,因此不受任何检测工具挠度变形影响,测量更加准确,尤其是对大跨距导轨平行度检测,跨距越大,传统检测工具挠度变形越大,而使用激光干涉仪能够有效避免此类问题,实现精确测量。3、本专利技术,激光干涉仪实际测量区间最大40m,精度等级可达0.0001mm,因此不受导轨跨距的影响,针对各种跨距的导轨都可实现准确测量,保障精度,避免传统工具单一测量的局限性。4、本专利技术,针对机床安装调试阶段,导轨平行度检测一般都放在横梁安装之前,由于X向滑板是固定在滚动体上,由伺服电机驱动运行,因此通过双驱控制能够实现X向滑板前后同步移动,保障同步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大跨距导轨平行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机床安装调试阶段,X向滑板通过双驱控制实现同时移动;S2、将激光干涉仪的激光头通过磁力表座固定在右侧滑板上;S3、将反射镜通过磁力表座及夹持杆固定在左侧滑板上;S4、调整反射镜高度及左右位置,使激光头射出的激光通过反射镜反射回激光头光源接收口;S5、在激光头与反射镜中间,架设干涉镜,使干涉镜和反射镜反射回来的激光重合,并且落在激光头光源接收口的中间;S6、调整激光头光闸到测量位置,观察激光头LED信号灯是否为5格绿灯;S7、打开激光干涉仪软件,位置标记零位;S8、移动X向滑板到第一测量位置,记录软件读数;S9、移动X向滑板到所需要测量的点位,同时记录每一个位置的误差值;S10、当误差值超过允许误差时,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距导轨平行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机床安装调试阶段,X向滑板通过双驱控制实现同时移动;/nS2、将激光干涉仪的激光头通过磁力表座固定在右侧滑板上;/nS3、将反射镜通过磁力表座及夹持杆固定在左侧滑板上;/nS4、调整反射镜高度及左右位置,使激光头射出的激光通过反射镜反射回激光头光源接收口;/nS5、在激光头与反射镜中间,架设干涉镜,使干涉镜和反射镜反射回来的激光重合,并且落在激光头光源接收口的中间;/nS6、调整激光头光闸到测量位置,观察激光头LED信号灯是否为5格绿灯;/nS7、打开激光干涉仪软件,位置标记零位;/nS8、移动X向滑板到第一测量位置,记录软件读数;/nS9、移动X向滑板到所需要测量的点位,同时记录每一个位置的误差值;/nS10、当误差值超过允许误差时,移动滑板至需要调整的位置,通过X向底座上的压紧螺钉和调整螺钉,调整误差至允许范围内;/nS11、复查,调整完毕后,按照S7-S9步骤检查全行程导轨平行度,若误差超过允许误差,执行S10步骤继续调整,直至平行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距导轨平行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机床安装调试阶段,X向滑板通过双驱控制实现同时移动;
S2、将激光干涉仪的激光头通过磁力表座固定在右侧滑板上;
S3、将反射镜通过磁力表座及夹持杆固定在左侧滑板上;
S4、调整反射镜高度及左右位置,使激光头射出的激光通过反射镜反射回激光头光源接收口;
S5、在激光头与反射镜中间,架设干涉镜,使干涉镜和反射镜反射回来的激光重合,并且落在激光头光源接收口的中间;
S6、调整激光头光闸到测量位置,观察激光头LED信号灯是否为5格绿灯;
S7、打开激光干涉仪软件,位置标记零位;
S8、移动X向滑板到第一测量位置,记录软件读数;
S9、移动X向滑板到所需要测量的点位,同时记录每一个位置的误差值;
S10、当误差值超过允许误差时,移动滑板至需要调整的位置,通过X向底座上的压紧螺钉和调整螺钉,调整误差至允许范围内;
S11、复查,调整完毕后,按照S7-S9步骤检查全行程导轨平行度,若误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靖超宋智勇李颖张云贾永锋张伟伟黄勇彪周超郑贝贝李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