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的执行装置和离合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30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合器的执行装置和离合器。离合器的执行装置包括活塞(P)、支承盘(H)和弹性件,活塞(P)与支承盘(H)均呈环形且在执行装置的轴向(A)上相对地设置,弹性件设置于活塞(P)和支承盘(H)之间,活塞(P)能压缩弹性件而相对于支承盘(H)在轴向(A)上运动、以驱动离合器接合,活塞(P)和支承盘(H)之间还设有导向件(G),在执行装置的径向(R)上,导向件(G)将活塞(P)和支承盘(H)间隔开,使得在活塞(P)相对于支承盘(H)在轴向(A)上运动的过程中,活塞(P)在内周侧和外周侧与支承盘(H)不直接接触。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离合器的执行装置结构简单,且活塞和支承盘之间的摩擦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合器的执行装置和离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合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离合器的执行装置和离合器。
技术介绍
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使用离合器的传动机构,其中包括两个离合器,每个离合器包括一个用于驱动离合器的主动盘和从动盘接合的执行装置。以位于径向内侧的离合器C1为例,其对应的执行装置包括在轴向A上相对设置的活塞P和支承盘H,以及设置在活塞P和支承盘H之间的弹簧S。活塞P可以在轴向A上往复运动。例如,驱动力加载到活塞P上,使活塞P压缩弹簧S而靠近支承盘H、并部分地(活塞P的推动部Pi)穿过支承盘H上的开口而推动主动盘和从动盘接合从而使离合器接合;当驱动力撤去或减小时,弹簧S复位,活塞P远离离合器的主动盘和从动盘。在活塞P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支承盘H对活塞P的径向运动起到了一定的限制。然而,活塞P和支承盘H仍会在径向R上发生不可避免的相对位移,从而在活塞P和支承盘H之间会产生摩擦,这不仅使得活塞P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增大,而且会使得活塞P和支承盘H的表面形成磨损、并给系统带来金属碎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或至少减轻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离合器的执行装置和离合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离合器的执行装置,包括活塞、支承盘和弹性件,所述活塞与所述支承盘均呈环形且在所述执行装置的轴向上相对地设置,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活塞和所述支承盘之间,所述活塞能压缩所述弹性件而相对于所述支承盘在所述轴向上运动、以驱动所述离合器接合,其中,所述活塞和所述支承盘之间还设有导向件,在所述执行装置的径向上,所述导向件将所述活塞和所述支承盘间隔开,使得在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支承盘在所述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活塞在内周侧和外周侧与所述支承盘不直接接触。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件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件在所述支承盘的周向上间隔开地分布。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件包括主体和滚子,所述主体形成有容纳所述滚子的滚子槽,所述滚子部分地收容于所述滚子槽并能相对于所述主体在所述滚子槽内滚动,所述主体固定于所述支承盘,所述滚子与所述活塞相接触。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包括相连的基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承盘彼此嵌套地连接,所述基部部分地贴靠于所述支承盘的表面而得到定位。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呈柱状,所述支承盘形成有连接孔,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连接孔。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在所述连接孔的周向上间隔开的分支,多个所述分支能在彼此向径向内侧聚拢的情况下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孔过盈配合。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杆部和头部,所述杆部与所述基部相连,且所述杆部嵌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头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内径,所述头部和所述基部分别在所述轴向上的两端抵靠所述支承盘。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互相垂直而使得所述基部形成L形,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轴向上对所述主体和所述支承盘形成限位,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径向上对所述主体和所述支承盘形成限位。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件的制作材料包括塑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离合器,其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离合器的执行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离合器的执行装置结构简单,且活塞和支承盘之间的摩擦较小。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可能的使用离合器的传动机构的半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方案中的离合器的执行装置的轴向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离合器的执行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开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离合器的执行装置的导向件的部分剖开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C1第一离合器;S弹簧;P活塞;H支承盘;G导向件;Pm活塞主体;Pi推动部;H0开口;10主体;11基部;11a第一部分;11b第二部分;12连接部;12a分支;120杆部;121头部;20滚子;A轴向;R径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穷举本专利技术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除非特别说明,参照图3,A表示离合器的执行装置的轴向,该轴向A与执行装置中的活塞P和支承盘H的轴向一致;R表示离合器的执行装置的径向,该径向R与执行装置中的活塞P和支承盘H的径向一致。参照图3和图4介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离合器的执行装置(以下简称执行装置)。根据本申请的执行装置包括活塞P、支承盘H、弹性件和导向件G。活塞P和支承盘H均呈环形,二者在轴向A上相对地、部分嵌套地设置。且活塞P能相对于支承盘H在轴向A上往复运动以驱动离合器的接合和允许离合器分离。活塞P包括活塞主体Pm和推动部Pi,推动部Pi呈齿形地、在周向上间隔开地连接于活塞主体Pm的外周部,推动部Pi形成为活塞P的筒形的壁(由于推动部Pi呈齿形,因此该壁在周向上具有缺口)。支承盘H上设有多个开口H0,推动部Pi穿过开口H0。开口H0在径向R上的尺寸大于推动部Pi在径向R上的尺寸,使得推动部Pi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与支承盘H均不接触。在活塞P被加载驱动力、使活塞P逐渐靠近支承盘H运动的情况下,推动部Pi穿过开口H0并对离合器的接合盘(例如离合器的主动盘和从动盘)形成轴向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离合器的接合。弹性件设置在活塞P和支承盘H之间,弹性件例如包括多个螺旋弹簧,或者例如为碟形弹簧。弹性件被施加有预紧力,其在轴向A上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活塞P和支承盘H。弹性件用于在离合器分离时使活塞P复位。导向件G设置在活塞P和支承盘H之间,导向件G能给活塞P提供相对于支承盘H在径向R上的定位,并且,导向件G能将活塞P和支承盘H间隔开、使得活塞P与支承盘H在径向R上不直接接触。导向件G有多个,多个导向件G在支承盘H的周向上间隔开(优选间隔均匀)地设置。导向件G包括主体10和滚子20,滚子20能相对于主体10滚动地安装于主体10。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件G设置在活塞P(活塞P的推动部Pi)的内周侧。具体地,主体10固定于支承盘H,且滚子20与推动部Pi的内周面相抵接。从而在活塞P相对于支承盘H在轴向A上作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活塞P与导向件G之间发生滚动摩擦。主体10包括基部11和连接部12。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11形成L形,其包括彼此垂直地连接的第一部分11a和第二部分11b。导向件G设置在支承盘H的开口H0的位于径向内侧的边缘处。基部11的第一部分11a抵靠于支承盘H的轴向端面,以得到轴向A上的一个定位;第二部分11b在径向R上抵靠于支承盘H在开口H0处的朝向外周方向的面上,以得到径向R上的一个定位。连接部12为主体10提供了在轴向A和径向R上的剩余定位。支承盘H在开口H0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器的执行装置,包括活塞(P)、支承盘(H)和弹性件,所述活塞(P)与所述支承盘(H)均呈环形且在所述执行装置的轴向(A)上相对地设置,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活塞(P)和所述支承盘(H)之间,所述活塞(P)能压缩所述弹性件而相对于所述支承盘(H)在所述轴向(A)上运动、以驱动所述离合器接合,其特征在于,/n所述活塞(P)和所述支承盘(H)之间还设有导向件(G),在所述执行装置的径向(R)上,所述导向件(G)将所述活塞(P)和所述支承盘(H)间隔开,使得在所述活塞(P)相对于所述支承盘(H)在所述轴向(A)上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活塞(P)在内周侧和外周侧与所述支承盘(H)不直接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的执行装置,包括活塞(P)、支承盘(H)和弹性件,所述活塞(P)与所述支承盘(H)均呈环形且在所述执行装置的轴向(A)上相对地设置,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活塞(P)和所述支承盘(H)之间,所述活塞(P)能压缩所述弹性件而相对于所述支承盘(H)在所述轴向(A)上运动、以驱动所述离合器接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P)和所述支承盘(H)之间还设有导向件(G),在所述执行装置的径向(R)上,所述导向件(G)将所述活塞(P)和所述支承盘(H)间隔开,使得在所述活塞(P)相对于所述支承盘(H)在所述轴向(A)上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活塞(P)在内周侧和外周侧与所述支承盘(H)不直接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的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G)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件(G)在所述支承盘(H)的周向上间隔开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的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G)包括主体(10)和滚子(20),所述主体(10)形成有容纳所述滚子(20)的滚子槽,所述滚子(20)部分地收容于所述滚子槽并能相对于所述主体(10)在所述滚子槽内滚动,
所述主体(10)固定于所述支承盘(H),所述滚子(20)与所述活塞(P)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的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包括相连的基部(11)和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与所述支承盘(H)彼此嵌套地连接,所述基部(11)部分地贴靠于所述支承盘(H)的表面而得到定位。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