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温下双链核酸特异性检测探针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中一种常温下双链核酸特异性检测探针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核酸分子识别与检测对于肿瘤、病毒感染等疾病的预防、控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目前已有的核酸检测技术多基于PCR扩增,由于其需要严格的温度梯度控制,不仅耗时,且需要精确的仪器控制实验温度。在常温下建立可靠准确的核酸检测方法对于体外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一些等温扩增方法,例如RPA、LAMP可以在常温下有效扩增核酸,但仅使用这些方法难以实现特异性信号输出和检测。生物样本的基因组多为双链核酸,且等温扩增的产物也是双链核酸。核酸分子诊断要检测双链核酸需要经过特殊的引物设计以及酶切消化等前处理步骤,基因组核酸片段被消化为单链寡核苷酸片段后才能进入检测体系被有效检测,这大大限制了核酸分子检测的效率。结合上述因素,在室温下进行双链核酸特异性识别至关重要。目前已有的技术包括多酶联用的核酸检测和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多酶联用方法主要是综合利用重组酶、解旋酶等在常温下使双链解旋的功能以及一些核酸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常温下双链核酸特异性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其包含荧光探针、淬灭探针、以及含有目标探针结合域的单链DNA;所述荧光探针标记有荧光基团,所述淬灭探针标记有淬灭基团;所述目标探针结合域与双链DNA目标物的其中一条链稳定结合;所述荧光探针、所述淬灭探针通过含有目标探针结合域的单链DNA连接或者结合到一起,所述淬灭基团能淬灭所述荧光基团的荧光信号,所述含有目标探针结合域的单链DNA的5’端含有磷酸化修饰;所述常温下双链核酸特异性检测探针中所有单链DNA未经其它修饰的5’端进行硫代修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温下双链核酸特异性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其包含荧光探针、淬灭探针、以及含有目标探针结合域的单链DNA;所述荧光探针标记有荧光基团,所述淬灭探针标记有淬灭基团;所述目标探针结合域与双链DNA目标物的其中一条链稳定结合;所述荧光探针、所述淬灭探针通过含有目标探针结合域的单链DNA连接或者结合到一起,所述淬灭基团能淬灭所述荧光基团的荧光信号,所述含有目标探针结合域的单链DNA的5’端含有磷酸化修饰;所述常温下双链核酸特异性检测探针中所有单链DNA未经其它修饰的5’端进行硫代修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下双链核酸特异性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基团为FAM,所述淬灭基团为BHQ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常温下双链核酸特异性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具体为A单链DNA型探针、B一类复合探针、C二类复合探针中的任一种:
所述A单链DNA型探针为具有目标探针结合域的一条DNA单链,所述DNA单链标记有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所述荧光基团的荧光信号可被所述淬灭基团淬灭;
所述B一类复合探针为I型或II型:
I型由B1-I和B2-I两条单链DNA组成:
B1-I淬灭探针;
B2-I荧光基团标记的识别探针,由目标结合域、淬灭探针互补域依次连接而成;其中淬灭探针互补域与所述B1-I淬灭探针稳定结合;
II型由B1-II和B2-II两条单链DNA组成:
B1-II荧光探针;
B2-II淬灭基团标记的识别探针,由目标结合域、荧光探针互补域依次连接而成;其中荧光探针互补域与所述B1-II荧光探针稳定结合;
所述C二类复合探针由C1-C3共三条DNA单链组成:
C1荧光探针;
C2淬灭探针;
C3识别探针,即由目标探针结合域、荧光探针互补域和淬灭探针互补域按照5’端至3’端的顺序依次连接的单链DNA;
所述C1与所述C3中的荧光探针互补域稳定结合;所述C2与所述C3中的淬灭探针互补域稳定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常温下双链核酸特异性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A单链DNA型探针,A的5’端修饰有磷酸基团;A中淬灭基团修饰于3’端;荧光基团修饰于T碱基上;
所述B一类复合探针:I型中B2-I的5’端修饰有磷酸基团,B2-I的荧光基团修饰于靠近3’末端的T碱基上,B1-I淬灭探针的淬灭基团修饰于3’端,B1-I淬灭探针的5’端进行了硫代修饰;II型中B2-II的5’端修饰有磷酸基团,B2-II的淬灭基团修饰于3’末端,B1-II荧光探针的荧光基团修饰于靠近3’末端的T碱基上,B1-II的5’端进行了硫代修饰;
所述C二类复合探针,C1中的荧光基团修饰于靠近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昕,李俊洁,喻长远,陈婧,张凌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