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有轨电车的到站时间静态预测方法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乘客信息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有轨电车的到站时间静态预测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有轨电车到站时间预测主要是为乘客信息系统(PIS)、站台广播(PA)等提供列车到站时间输入、最终服务于乘客的一项功能。只有获取到后续列车的到站时间,PIS才能在站台显示屏上显示后续列车何时到站,PA才能在列车进站前以语音播报的方式提醒乘客列车即将进站,然后,乘客才可以根据到站时间调整自己的行程,从而减少等待过程中的焦虑感。预测算法的最终结果是每一个站台的最近N辆车的到站时间。该算法一般是周期性执行的,以定时更新列车到站时间。预测的精度一般为分钟级(区间运行阶段)至秒级(列车进站阶段)。运营对预测的基本要求是预测要以当日运行图数据为基础,不得早报或者晚报列车进站,同一车次的到站时间不能出现递增。预测到站时间要计算每一个站台的最近N辆车的到站时间,核心工作还是计算出列车在各站台的到站时间;然后对每个站台处的列车到站时间进行排序就能获取最终结果了。有轨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有轨电车的到站时间静态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n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对有轨电车的轨道运行线路进行区段划分;/n对各个区段按照有轨电车通过的期望时间赋予权重值;/n结合各个区段的权重值对有轨电车的到站时间进行静态预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有轨电车的到站时间静态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有轨电车的轨道运行线路进行区段划分;
对各个区段按照有轨电车通过的期望时间赋予权重值;
结合各个区段的权重值对有轨电车的到站时间进行静态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有轨电车的到站时间静态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有轨电车的轨道运行线路进行区段划分的步骤中,划分原则如下中的任意一个:
一个轨道电路闭塞区间应被划为一个区段;或
一个计轴区段应被划为一个区段;或
一对路口信号机之间应被划分为一个区段;或
对于没有轨道电路、计轴和信号机约束的区间按照平均原则划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有轨电车的到站时间静态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各个区段按照有轨电车通过的期望时间赋予权重值的步骤中,具体步骤如下:
计算有轨电车在各个区段的通过时间;
所述期望时间等于所述通过时间加上平均滞留时间;
将各区段的权重值与相应的期望时间成正比进行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有轨电车的到站时间静态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结合各个区段的权重值对有轨电车的到站时间进行静态预测步骤中,具体包括如下:
获取有轨电车当前所在位置的区段权重W1;
获取当前时刻t1和有轨电车进入当前区段的时刻t0;
获取有轨电车当前位置到前方首个站台P2要经过的所有区段,计算上述所有区段的权重之和W2;
获取有轨电车经过上一个站台P1到前方首个站台P2路径上的所有区段权重,计算上述所有区段的权重之和为W3;
获取站台P1到站台P2的计划运行时间t2;
根据W1、W2、W3、t0、t1、t2计算有轨电车到达站台P2的时间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有轨电车的到站时间静态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计算有轨动车到达站台P2的时间T:
T=t2*W2/W3-min(t1-t0,t2*W1/W3)
其中,min(t1-t0,t2*W1/W2)表示在t1-t0和t2*W1/W3两项中取较小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有轨电车的到站时间静态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有轨电车到达首个站台的时间,结合运行计划或时刻表中的运行时间、停站时间和折返时间预测到后续其他途经站台的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向有轨电车的到站时间静态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有轨电车沿一条路线从站台P2向站台P1行进时,到达站台P1的时间等于有轨电车到达车站P2的时间加上车站P2停站时间和列车时刻表上站台P2到站台P1的运行时间;
当有轨电车由站台P2向站台P1行进,然后由站台P1折返站台P2时,回到站台P2的时间等于到达站台P1的时间加站台P1下客停留时间、站台P1折返时间、站台P1上客停留时间和列车时刻表上站台P1到达站台P2的运行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有轨电车的到站时间静态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还包括若存在到站时间的跳变,则对预测的到站时间进行平滑处理;其中,
平滑处理是结合有轨电车设计的最高运营速度Vmax和/或平均旅行速度Vavr对区段长度L进行划分,确保区段滞留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弘,权玲,刘江,司新红,岑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