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安全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44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3
本申请提供一种行车安全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本申请的行车安全监控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判断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处于预设的安全阈值范围内;当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在安全阈值范围内时,生成针对目标车辆行驶的调控指令。本申请通过实时获取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从而可以监控行车过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自动生成针对目标车辆行驶的调控指令,降低了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车安全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车辆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行车安全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部分大城市的道路拥挤现象越发严重,堵车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而城市天然追求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不少驾驶员在驾车时出现随意变道、任意加塞、乱按喇叭、岔路横行等不良驾驶行为。且现如今,一部分司机还称自己具有“路怒症”症状。路怒症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此类行为可能包括:粗鄙的手势、言语侮辱、实施威胁、一点堵车或碰擦就有动手冲动以及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胁安全的驾驶方式(胡乱变线、强行超车、闯黄灯、突然刹车或加速、跟车过近、前面车辆稍慢就不停鸣喇叭或打闪灯等)驾驶车辆。但是,现有技术中,目标车辆的行车安全以及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主要依赖于驾驶员的人工控制,与驾驶员的疲劳、注意力和身体健康等因素有关,安全性相对较低。且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不仅自己要遵守驾驶规定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同时很多时候还要去应对其他人的不良驾驶行为,具有一定难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使驾驶员的情绪变得焦躁甚至情绪失控,做出瞬间过激反应比如怒骂狂按喇叭、高速追逐比赛等路怒症表现,从而影响驾驶员的状态,滋生交通事故引发个人或群体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车安全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以监控行车安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行车安全监控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判断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处于预设的安全阈值范围内;当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在安全阈值范围内时,生成针对目标车辆行驶的调控指令。于一实施例中,当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在安全阈值范围内时,生成针对目标车辆行驶的调控指令,包括:当生物特征信息大于安全阈值范围的上限值时,生成控制目标车辆降速的调控指令,并发出提示信息;当生物特征信息小于安全阈值范围的下限值时,生成控制目标车辆安全停车的调控指令,并发出提示信息。于一实施例中,行车安全监控方法还包括:获取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在安全阈值范围内的第一异常次数;判断第一异常次数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当第一异常次数小于预设阈值时,发出提示信息;当第一异常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生成控制目标车辆降速的调控指令,并多次发出提示信息。于一实施例中,在当异常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生成控制目标车辆降速的调控指令,并多次发出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在安全阈值范围内的第二异常次数;判断第二异常次数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当第二异常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生成控制目标车辆安全停车的调控指令,并持续发提示信息。于一实施例中,在当异常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生成控制目标车辆降速的调控指令,并多次发出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当第二异常次数小于预设阈值时,生成控制目标车辆降速的调控指令,并多次发出提示信息。于一实施例中,行车安全监控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第一车距值和目标车辆的当前车速值;根据当前车速值,得到针对目标车辆的第一安全行车间距;判断当前第一车距值是否小于第一安全行车间距;当第一车距值小于第一安全行车间距时,生成控制目标车辆降速的调控指令,并发出提示信息。于一实施例中,行车安全监控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第二车距值;判断当前第二车距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行车间距;当第二车距值小于第二安全行车间距时,生成控制目标车辆降速的调控指令,并发出提示信息。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行车安全监控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一判断模块和第一生成模块。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处于预设的安全阈值范围内;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当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在安全阈值范围内时,生成针对目标车辆行驶的调控指令。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以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以执行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方法。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当其藉由电子设备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方法。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实时获取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从而可以监控行车过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自动生成针对目标车辆行驶的调控指令,降低了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再者,本申请还通过实时获取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从而可以监控行车过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自动生成针对目标车辆行驶的调控指令,降低了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行车安全监控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行车安全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行车安全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行车安全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行车安全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行车安全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电子设备;101-总线;102-存储器;103-处理器;200-行车安全监控装置;210-第一获取模块;220-第一判断模块;230-第一生成模块;300-行车安全监控系统;310-前置测距仪;320-侧置测距仪;330-智能手环;331-穿戴机构;332-传感器;333-手环蓝牙模组;334-车载蓝牙模组;340-车载中控处理机构;350-车载中控语音模块;360-车辆控制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并不表示排列序号,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等表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请参照图1,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3和存储器102,图1中以一个处理器103为例。处理器103和存储器102通过总线101连接,存储器102存储有可被处理器103执行的指令,指令被处理器103执行,以使电子设备100可执行下述的实施例中方法的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车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目标车辆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n判断所述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处于预设的安全阈值范围内;/n当所述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在所述安全阈值范围内时,生成针对所述目标车辆行驶的调控指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判断所述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处于预设的安全阈值范围内;
当所述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在所述安全阈值范围内时,生成针对所述目标车辆行驶的调控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在所述安全阈值范围内时,生成针对所述目标车辆行驶的调控指令,包括:
当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大于所述安全阈值范围的上限值时,生成控制所述目标车辆降速的调控指令,并发出提示信息;
当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小于所述安全阈值范围的下限值时,生成控制所述目标车辆安全停车的调控指令,并发出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在所述安全阈值范围内的第一异常次数;
判断所述第一异常次数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当所述第一异常次数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发出提示信息;
当所述第一异常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生成控制所述目标车辆降速的调控指令,并多次发出提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所述异常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生成控制所述目标车辆降速的调控指令,并多次发出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在所述安全阈值范围内的第二异常次数;
判断所述第二异常次数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当所述第二异常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生成控制所述目标车辆安全停车的调控指令,并持续发提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俊凯周俊益
申请(专利权)人:前海七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