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隔热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736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隔热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隔热条技术领域。它包括包裹层、缓冲层和两个接触层,包裹层用于与隔热条两侧铝型材的结构连接件接触,两个接触层盘绕成麻花状,且将缓冲层包裹在内呈内层,包裹层将内层包裹在内,接触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尼龙66 65‑70份,改性玻璃纤维22‑28份,交联剂1‑1.5份,炭黑0.8‑1.4份,抗氧化剂0.3‑0.5份,缓冲层除拥有与接触层相同的组分以及对应重量份外还包括增韧剂2‑5份,气凝胶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得的隔热条由内层为麻花状结构,并将该麻花状结构塞入带有树脂的包裹层中,形成复合层结构,由于麻花状的特殊结构,使得其具有更高的横向抗拉力,且相对于对比例,对环境因素的变化的耐受力有所上升,热稳定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隔热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型隔热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隔热条

技术介绍
隔热条是是铝型材中热量传递路径上的“断桥”,为减少热量在铝型材上的传递,是隔热型材中两侧铝型材的结构连接件,通过隔热条的连接使得隔热型材的三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荷载。当隔热条处在相对潮湿的情况下或者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时,隔热条自身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且形变的程度如果不能及时复原,则会引发隔热型材自身的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及的技术问题,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合型隔热条,包括包裹层、缓冲层和两个接触层,所述包裹层用于与隔热条两侧铝型材的结构连接件接触,两个所述接触层盘绕成麻花状,且将缓冲层包裹在内呈内层,所述包裹层将内层包裹在内,所述接触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尼龙6665-70份,改性玻璃纤维22-28份,交联剂1-1.5份,炭黑0.8-1.4份,抗氧化剂0.3-0.5份,所述缓冲层除拥有与所述接触层相同的组分以及对应重量份外还包括增韧剂2-5份,气凝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隔热条,包括包裹层(4)、缓冲层(1)和两个接触层(2),所述包裹层(4)用于与隔热条两侧铝型材的结构连接件接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接触层(2)盘绕成麻花状,且将缓冲层(1)包裹在内呈内层,所述包裹层(4)将内层包裹在内,所述接触层(2)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尼龙66 65-70份,改性玻璃纤维 22-28份,交联剂 1-1.5份,炭黑 0.8-1.4份,抗氧化剂0. 3-0.5份,所述缓冲层(1)除拥有与所述接触层相同的组分以及对应重量份外还包括增韧剂2-5份,气凝胶1-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隔热条,包括包裹层(4)、缓冲层(1)和两个接触层(2),所述包裹层(4)用于与隔热条两侧铝型材的结构连接件接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接触层(2)盘绕成麻花状,且将缓冲层(1)包裹在内呈内层,所述包裹层(4)将内层包裹在内,所述接触层(2)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尼龙6665-70份,改性玻璃纤维22-28份,交联剂1-1.5份,炭黑0.8-1.4份,抗氧化剂0.3-0.5份,所述缓冲层(1)除拥有与所述接触层相同的组分以及对应重量份外还包括增韧剂2-5份,气凝胶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隔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纳米碳酸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隔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DCP、DTBP、双25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隔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M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隔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4)层和内层之间还设有填充层(3),所述填充层(3)为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优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