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拖车钩的高效成型装置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18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拖车钩的高效成型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工序、第二夹持工序、第三夹持工序、第四夹持工序以及第五夹持工序;第一夹持工序对第一装配体的内、外侧以及两端均进行夹持固定;第二夹持工序对翻转180度后的第一装配体的中部内、外侧以及两端均进行夹持固定;第三夹持工序对第二装配体的外侧进行多点定位且对第二装配体中的侧板远离外板的端部进行夹持固定;第四夹持工序对第三装配体中焊接的侧板进行支撑且对未焊接的侧壁进行夹持固定,同时还对两线卡支撑定位;第五夹持工序对终配体中除外板安装侧面外的侧壁均夹持固定,同时还对拖车钩本体的两端均压制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对拖车钩的装配精度和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拖车钩的高效成型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拖车钩的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拖车钩的高效成型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故障,导致车辆无法启动,这时需要拖车来将车辆拖到指定的位置进行维修或其它处理,因此,在汽车上设置拖车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图1,现有的后拖车钩结构包括内板、外板1、两侧板2、两呈“L”型的线卡3以及拖车钩本体4,内板和外板1均呈“U”型结构;外板1同向套配在内板外侧,套配后的内板和外板1形成第一装配体,第一装配体通过焊机穿过沿外板1上一侧预留的焊接孔来对内板和外板1进行一次焊接固定;后将第一装配体翻转180度后,通过焊机穿过沿外板1上另一侧预留的焊接孔来对内板和外板1进行二次焊接;再将其中一个侧板2嵌入完成二次焊接后的第一装配体内一侧的缺口内进行固定形成第二装配体,沿侧板2边缘进行焊接使第二装配体焊接形成一个整体;后继续将另一侧板2嵌入第二装配体内一侧的缺口内固定,同时再将两线卡3的一端与此时的侧板外壁相抵与不同的位置进行固定来形成第三装配体,后沿此时的侧板2边缘焊接使第三装配体焊接形成一个整体,其中两侧板2相向布置,此处的缺口表示的均是“U”型的外板1边缘根据其形状所形成的;最后将拖车钩本体4沿第三装配体上的外板1一侧外壁轴向布置,且拖车钩本体4还与外板1的“U”外底部接触,来装配固定形成终配体,将终配体沿拖车钩本体4与外板1的接触位置进行焊接固定形成产品;此过程在进行装配过程中进行采用人工的方式来对每一次焊接过程压紧固定,导致形成的产品安装误差大,且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拖车钩的高效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拖车钩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定位差导致产品安装误差大,且加工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拖车钩的高效成型装置,用于对由内板、外板、两侧板、两线卡以及拖车钩本体构成的拖车钩在装配过程中形成的第一装配体、第二装配体、第三装配体和终配体进行夹持固定后焊接,包括按照焊接工序布置的第一夹持工序、第二夹持工序、第三夹持工序、第四夹持工序以及第五夹持工序;所述第一夹持工序用于对第一装配体的内、外侧以及两端均进行夹持固定;所述第二夹持工序用于对翻转180度后的第一装配体的中部内、外侧以及两端均进行夹持固定;所述第三夹持工序用于对第二装配体的外侧进行多点定位且对第二装配体中的侧板远离外板的端部进行夹持固定;所述第四夹持工序用于对第三装配体中焊接的侧板进行支撑且对未焊接的侧壁进行夹持固定,同时还对两线卡支撑定位;所述第五夹持工序用于对终配体中除外板安装侧面外的侧壁均夹持固定,同时还对拖车钩本体的两端均压制固定。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用于拖车钩的高效成型装置通过设计第一夹持工序、第二夹持工序、第三夹持工序、第四夹持工序以及第五夹持工序来对拖车钩在处于第一装配体、翻转180度后的第一装配体、第二装配体、第三装配体和终配体这五个状态来一一对应夹持固定,从而使第一装配体、翻转180度后的第一装配体、第二装配体、第三装配体和终配体这五个状态在进行焊接过程中,稳定性好,从而提高产品的装配精度,提高加工效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拖车钩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依序布置的第一夹持工序、第二夹持工序、第三夹持工序、第四夹持工序以及第五夹持工序来形成的第一装配体、第二装配体、第三装配体和终配体进行夹持固定,配合焊机来对固定后的第一装配体、第二装配体、第三装配体和终配体进行焊接固定,以此形成连续的加工。以提高拖车钩的装配精度和加工效率,实现连续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拖车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工序、第二夹持工序以及第三夹持工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工序和第二夹持工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四夹持工序和第五夹持工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四夹持工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板1、侧板2、线卡3、拖车钩本体4、第一夹持工序5、第二夹持工序6、第三夹持工序7、第四夹持工序8、第五夹持工序9、支撑座51、第一工序中部夹持气缸52、固定夹爪53、支撑爪54、第一工序端部压制气缸55、压制夹持块56、支撑夹持块57、凸出58、单头多轴气缸71、定位座72、双头多轴气缸73、第三工序侧板压制气缸74、第三工序外板压制气缸75、抵板76、第三工序夹爪77、多点压制条78、外板压制固定块79、支撑架81、第四工序支撑气缸82、第四工序支撑板83、侧板支撑座84、第四工序压制气缸85、第四工序压制板86、线卡定位块87、定位架91、第五工序固定气缸92、第五工序侧板压制板93、压制结构9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拖车钩的高效成型装置,用于对由内板、外板1、两侧板2、两线卡3以及拖车钩本体4构成的拖车钩在装配过程中形成的第一装配体、第二装配体、第三装配体和终配体进行夹持固定后焊接,包括按照焊接工序布置的第一夹持工序5、第二夹持工序6、第三夹持工序7、第四夹持工序8以及第五夹持工序9;所述第一夹持工序5用于对第一装配体的内、外侧以及两端均进行夹持固定;所述第二夹持工序6用于对翻转180度后的第一装配体的中部内、外侧以及两端均进行夹持固定;所述第三夹持工序7用于对第二装配体的外侧进行多点定位且对第二装配体中的侧板2远离外板1的端部进行夹持固定;所述第四夹持工序8用于对第三装配体中焊接的侧板2进行支撑且对未焊接的侧壁进行夹持固定,同时还对两线卡3支撑定位;所述第五夹持工序9用于对终配体中除外板1安装侧面外的侧壁均夹持固定,同时还对拖车钩本体4的两端均压制固定。本用于拖车钩的高效成型装置通过设计第一夹持工序5、第二夹持工序6、第三夹持工序7、第四夹持工序8以及第五夹持工序9来对拖车钩在处于第一装配体、翻转180度后的第一装配体、第二装配体、第三装配体和终配体这五个状态来一一对应夹持固定,从而使第一装配体、翻转180度后的第一装配体、第二装配体、第三装配体和终配体这五个状态在进行焊接过程中,稳定性好,从而提高产品的装配精度,提高加工效率。如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拖车钩的高效成型装置,还包括对第一夹持工序5、第二夹持工序6、第三夹持工序7、第四夹持工序8以及第五夹持工序9进行限定,将第一夹持工序5、第二夹持工序6、第三夹持工序7、第五夹持工序9以及第四夹持工序8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在同一个工作台上,且第三夹持工序7与第五夹持工序9之间留有装配空间;以使拖车钩的加工结合实际现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拖车钩的高效成型装置,用于对由内板、外板、两侧板、两线卡以及拖车钩本体构成的拖车钩在装配过程中形成的第一装配体、第二装配体、第三装配体和终配体进行夹持固定后焊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焊接工序布置的第一夹持工序、第二夹持工序、第三夹持工序、第四夹持工序以及第五夹持工序;/n所述第一夹持工序用于对第一装配体的内、外侧以及两端均进行夹持固定;/n所述第二夹持工序用于对翻转180度后的第一装配体的中部内、外侧以及两端均进行夹持固定;/n所述第三夹持工序用于对第二装配体的外侧进行多点定位且对第二装配体中的侧板远离外板的端部进行夹持固定;/n所述第四夹持工序用于对第三装配体中焊接的侧板进行支撑且对未焊接的侧壁进行夹持固定,同时还对两线卡支撑定位;/n所述第五夹持工序用于对终配体中除外板安装侧面外的侧壁均夹持固定,同时还对拖车钩本体的两端均压制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拖车钩的高效成型装置,用于对由内板、外板、两侧板、两线卡以及拖车钩本体构成的拖车钩在装配过程中形成的第一装配体、第二装配体、第三装配体和终配体进行夹持固定后焊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焊接工序布置的第一夹持工序、第二夹持工序、第三夹持工序、第四夹持工序以及第五夹持工序;
所述第一夹持工序用于对第一装配体的内、外侧以及两端均进行夹持固定;
所述第二夹持工序用于对翻转180度后的第一装配体的中部内、外侧以及两端均进行夹持固定;
所述第三夹持工序用于对第二装配体的外侧进行多点定位且对第二装配体中的侧板远离外板的端部进行夹持固定;
所述第四夹持工序用于对第三装配体中焊接的侧板进行支撑且对未焊接的侧壁进行夹持固定,同时还对两线卡支撑定位;
所述第五夹持工序用于对终配体中除外板安装侧面外的侧壁均夹持固定,同时还对拖车钩本体的两端均压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拖车钩的高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工序、第二夹持工序、第三夹持工序、第五夹持工序以及第四夹持工序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在同一个工作台上,且第三夹持工序与第五夹持工序之间留有装配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拖车钩的高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工序和第二夹持工序均包括中部夹持结构以及端部夹持结构,中部夹持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支撑座以及第一工序中部夹持气缸,支撑座与第一工序中部夹持气缸相向间隔布置,第一工序中部夹持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用于对外板的“U”型外底部相抵的固定夹爪,支撑座靠近第一工序中部夹持气缸一侧的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内板的“U”型内底部相抵的支撑爪,且支撑座上形成有位于支撑爪上方的上限位部和位于支撑爪下方的下限位部,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与支撑爪位于支撑座的同侧;装配时,内板和外板的两端均与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一一对应相抵,且端部夹持结构与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配合来对内板和外板的两端均夹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拖车钩的高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夹持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第一工序端部压制气缸和第一工序端部支撑气缸,第一工序端部压制气缸顶部的活塞杆通过第一传动块连接有与上限位部配合的压制夹持块,第一工序端部支撑气缸顶部的活塞杆通过第二传动块连接有与下限位部配合的支撑夹持块,压制夹持块和支撑夹持块用于与外板不同端部外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拖车钩的高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工序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的单头多轴气缸、定位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