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脐部滴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82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脐部滴液,其配方主要包括山萸肉、山药、熟地黄、人参、茯苓、泽泻、丹皮等。本发明专利技术诸药合用,既健脾益气以补先天,又滋阴益肾以养后天,共成益气养阴、健脾益肾、填精降火之效。其主要针对临床上有面色萎黄,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便溏,并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性功能低下等症状的肝肾阴虚型的糖尿病患者,其疗效显著,治疗总体有效率达到91%。且使用方便,吸收率高,且可避免膏贴可能造成的过敏等症状,患者对肚脐滴液的依从性高达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脐部滴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糖尿病用药剂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脐部滴液。
技术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和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然而,目前市面的降糖类膏药,贴敷过敏率高达50%,且贴敷时间长达24小时,导致患者局部过敏、瘙痒,难以忍受。因此,设计一种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脐部滴液,无需胶布,杜绝过敏,并提高吸收率,保证治疗效果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基于以上背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脐部滴液,其无需胶布,可防止过敏,且通过脐部滴液给药,可提高药物的吸收率,能够保证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脐部滴液,其包括如下原料:山萸肉、山药、熟地黄、人参、茯苓、泽泻、丹皮。进一步地,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山萸肉1份、山药1份、熟地黄1份、人参1份、茯苓1份、泽泻1份、丹皮1份。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脐部滴液的提取步骤如下:S1:将按重量份数配比好的药草粉碎后,过10-50目筛;S2:将S1的药草粉投入95%乙醇中,在95%乙醇中浸泡24h小时以上;S3:以质量为药草粉2-10倍的95%乙醇溶液,用3-4ml/min的速度渗漉药草粉;S4:用温度为50-90℃的去离子水,再次渗漉草药粉;S5:收集获得的全部浸出物;S6:将浸出物蒸发,蒸发后液为浓度相对密度为1.6-2.2的提取液。进一步地,步骤S1在将药草粉碎后,再过20目筛。在该技术方案中,步骤S1中将按重量份数配比好的药草粉碎后过20目筛,以此可增大各原料药粉与乙醇的接触面积,使药草与乙醇混合均匀,乙醇更易浸透药草,增大药草浸出浓度,从而增大药草的提取浓度;步骤S2中将粉碎完成的药粉投入95%乙醇中,在95%乙醇中浸泡24h,通过有机物相似相容,以便于药物浸出到乙醇中,从而增大提取浓度;步骤S3中以质量为药草粉2-10倍的95%乙醇溶液,用3-4ml/min的速度渗漉药草粉,乙醇渗过药材层向下流动过程中,浸出药材成分,通过动态浸出方法,防止溶乙醇挥发,提升乙醇的利用率,使有效成分浸出完全,且可直接收集浸出液;步骤S4中用温度为50-90℃的去离子水,再次渗漉草药粉;以将不溶于乙醇的药材成分浸出,进而使药材成分浸出和利用更完全,从而使浸出液浓度更高;步骤S5中收集获得的全部浸出物,以待集中处理;步骤S6中通过将浸出物蒸发,蒸发后获得了浓度相对密度为1.6-2.2的提取液,以将多余液体去除,以获得一定浓度的药材成分。优选地,步骤S4中采用的去离子水的量为药草粉的2-10倍,其渗漉速度控制在3-4ml/min。优选地,步骤S6的蒸发温度控制在80-100℃。在步骤S6中通过蒸发,可通过将乙醇蒸出进行回收,且可将多余水分蒸出以使得滴液达到最佳浓度。进一步地,其提取还包括如下步骤:S7:用0.2-5份丙二醇溶解0.02-2份薄荷脑,将其加入步骤S6的提取液中;S8:加入0.1-1份苯氧乙醇、0.2-3份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增溶S7的提取液,获得滴液。在步骤S7中,所加入的薄荷脑能选择性地刺激人体皮肤或黏膜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反射和冷感,引起皮肤黏膜血管收缩(实际上皮肤保持正常);另外对深部组织的血管也可引起收缩,而产生治疗作用。外用可以消炎,止痛,止痒,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浮肿等,并有健胃,驱风作用;在步骤S8中加的苯氧乙醇、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增,可使得滴液便于在肚脐处直接滴药,无需胶布粘贴,以避免贴敷导致人体产生过敏;药剂5分钟快速吸收,吸收率更高,效果更好。在上述的脐部滴液中,山萸肉:性微温,味酸、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疾病。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疾病。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等功效,其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等疾病。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归脾、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等功效,可用于治疗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等疾病。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疾病。泽泻:性寒,味甘,归肾、膀胱经。具有利小便,清湿热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等疾病。丹皮: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等疾病。本方剂中,山萸肉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熟地滋肾阴益精髓,三者相合共收肝、脾、肾三阴并补之效;人参甘温,健脾益胃,大补元气;泽泻配熟地泻肾降浊;丹皮配山萸肉泻肝火,茯苓配山药渗脾湿,增强渗湿健脾之力。诸药合用,既健脾益气以补先天,又滋阴益肾以养后天,共成益气养阴、健脾益肾、填精降火之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诸药合用,通过健脾益气养阴的中药配伍,其针对临床上有面色萎黄,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便溏,并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性功能低下或有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虚火牙痛、消渴、口燥咽干,舌质淡苔薄白,或舌红少苔,脉细缓或细数等症状的肝肾阴虚型的糖尿病患者,其疗效显著,治疗总体有效率达到91%。且使用方便,吸收率高,且可避免膏贴可能造成的过敏等症状,患者对肚脐滴液的依从性高达95%。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脐部滴液的提取过程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脐部滴液的提取和调配过程的流程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脐部滴液的提取和调配过程的流程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脐部滴液的提取和调配过程的流程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脐部滴液的提取和调配过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脐部滴液,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原料:/n山萸肉、山药、熟地黄、人参、茯苓、泽泻、丹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脐部滴液,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原料:
山萸肉、山药、熟地黄、人参、茯苓、泽泻、丹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脐部滴液,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山萸肉1份、山药1份、熟地黄1份、人参1份、茯苓1份、泽泻1份、丹皮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脐部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脐部滴液的提取步骤如下:
S1:将按重量份数配比好的药草粉碎至过10-50目;
S2:将S1的药草粉投入95%乙醇中,在95%乙醇中浸泡24h小时以上;
S3:以质量为药草粉2-10倍的95%乙醇溶液,用3-4ml/min的速度渗漉药草粉;
S4:用温度为50-90℃的去离子水,再次渗漉草药粉;
S5:收集获得的全部浸出物;
S6:将浸出物蒸发,蒸发后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宜昇医疗生物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