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流向阀笼、阀笼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029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装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流向阀笼,包括由筒体部和环体部构成的第一笼体,筒体部和环体部同心且内径相等从而形成单侧纵截面为L形的回转体,筒体部的内侧壁和环体部的内侧壁构成柱形的阀笼腔;筒体部设有供流体径向进入阀笼腔的径向通道,环体部设有供流体弯折进入阀笼腔的弯折通道,筒体部与环体部的交界处设有供流体斜向进入阀笼腔的斜向通道。整体结构精巧、合理,不仅能够形成显著的对冲、减压作用,还能利用流体冲击力实现阀笼自稳定,另外弥补了调节盲区获得更加细致、精密的调压、控流效果,运行平稳、显著延长使用寿命,尤其适用于高温高压等严苛的工况,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A multi flow valve cage and valve cage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流向阀笼、阀笼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流向阀笼和一种阀笼模组。
技术介绍
在流体控制装备
,阀门是重要、最常见的装备之一。目前常规的阀门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但是特殊工况下的阀门,国内常规流体控制企业却存在设计理念落后的问题,尤其是高温高压工况下的阀门,更是长期依赖进口。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核心零部件阀笼的设计水平低下,导致普通国产阀门存在振动严重、寿命较短或闪蒸、汽蚀频发等严重问题,难以适应压降较大的工作场合。另外,常规阀笼的调节级别较少,也无法满足精细化调压、控流的实际需求。因此,流体控制装备
亟需一种结构合理、运行平稳、寿命较长,可避免或显著减弱闪蒸、汽蚀,而适用于高压高温工况的多流向阀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运行平稳、寿命较长,可避免或显著减弱闪蒸、汽蚀,而适用于高压高温工况的多流向阀笼,并提供一种包含该多流向阀笼的阀笼模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流向阀笼,包括第一笼体,所述第一笼体由筒体部和环体部构成,所述筒体部和环体部同心且内径相等从而形成单侧纵截面为L形的回转体,所述筒体部的内侧壁和环体部的内侧壁构成柱形的阀笼腔;所述筒体部外侧壁有序排布多个第一径向入口,所述筒体部内侧壁对应各个第一径向入口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径向出口,各个所述第一径向出口与对应第一径向入口相通从而构成供流体径向进入阀笼腔的径向通道,所述第一径向出口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一径向入口的流通面积;所述环体部顶面有序排布多个第一轴向入口,所述环体部底面对应各个第一轴向入口的位置均设有第一轴向出口,部分所述第一轴向出口的侧壁设有延伸至阀笼腔的第一径向流道,各个所述第一径向流道与对应第一轴向出口、对应第一轴向入口相通从而构成供流体弯折进入阀笼腔的弯折通道,所述第一轴向出口的流通面积大于第一轴向入口的流通面积;所述筒体部与环体部的交界处圆周均布多个斜向流道,所述斜向流道连通第一笼体的外侧壁和阀笼腔从而构成供流体斜向进入阀笼腔的斜向通道。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径向入口在筒体部外侧壁沿轴向呈多层分布,且每层中设有圆周均布的偶数个所述第一径向入口。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斜向流道的中心线与阀笼腔的交点,在第一笼体轴向上的位置相错。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轴向入口中:部分所述第一轴向入口为单孔入口,所述单孔入口为偶数个且呈圆周均布;部分所述第一轴向入口为双孔入口,所述双孔入口为偶数个且呈圆周均布;部分所述第一轴向入口为三孔入口,所述三孔入口为偶数个且呈圆周均布;所述单孔入口、双孔入口和三孔入口间隔设置。进一步的,各个所述单孔入口中的单孔与对应所述第一轴向出口同心;和/或,各个所述双孔入口中的双孔在对应第一轴向出口内圆周均布,且双孔间的连线与环体部的直径垂直;和/或,各个所述三孔入口对应第一轴向出口的侧壁设有与阀笼腔相通的第一径向流道,各个所述三孔入口中的三孔在对应第一轴向出口内散布,其中一个入口正对第一径向流道,另两个入口关于第一径向流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筒体部的外侧套设高度适配的筒状第二笼体,所述第二笼体外侧壁有序排布多个第二径向入口,所述第二笼体内侧壁对应各个第二径向入口的位置均设有第二径向出口,各个所述第二径向出口与对应第二径向入口相通,所述第一径向出口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一径向入口的流通面积;所述第二笼体的内侧壁紧贴第一笼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径向出口与第一径向入口数量相等、位置相对;或,所述第二笼体的内侧壁与第一笼体的外侧壁之间设有环腔,所述第二径向出口与第一径向入口位置交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笼体上的斜向通道贯穿第二笼体对应位置且顺滑过渡,各个所述斜向通道包括位于第一笼体上的斜流道内段和位于第二笼体上的斜流道外段。进一步的,所述环体部远离筒体部的一侧设有直径适配的盘状第三笼体,所述第三笼体的顶面有序排布多个第二轴向入口,所述第三笼体底面对应各个第二轴向入口的位置均设有第二轴向出口,所述第二轴向出口的流通面积大于第二轴向入口的流通面积;各个所述第二轴向入口的位置与各个单孔入口对应的第一轴向出口的位置一一适配,所述第二轴向出口的侧壁设有延伸至阀笼腔的第二径向流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笼体的顶面有序排布多个轴向疏流腔,各个所述轴向疏流腔的位置与各个双孔入口对应的第一轴向出口的位置一一适配,所述轴向疏流腔的侧壁设有延伸至阀笼腔的径向疏流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阀笼模组,包括前述的多流向阀笼,所述多流向阀笼的底面固接与环体部直径适配的阀笼座,所述阀笼座顶面中部对应阀笼腔的位置设有可与阀芯适配的密封部,所述阀笼座外侧壁设有多个密封圈;和/或;所述多流向阀笼的顶面固接与环体部直径适配的阀笼盖,所述阀笼盖顶面设有均压孔,所述均压孔可连通阀芯前、后的空间;或,所述阀笼盖的顶面设有用于取放阀笼模组的取笼孔。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包括第一笼体,第一笼体由筒体部和环体部构成,筒体部和环体部同心且内径相等从而形成单侧纵截面为L形的回转体,筒体部的内侧壁和环体部的内侧壁构成柱形的阀笼腔;筒体部设有供流体径向进入阀笼腔的径向通道,环体部设有供流体弯折进入阀笼腔的弯折通道,筒体部与环体部的交界处设有供流体斜向进入阀笼腔的斜向通道。其中径向通道在周向上对称设置,形成显著的对冲、减压作用;其中弯折通道分为轴向部分和径向部分,轴向部分可以使流体对阀笼形成轴向下压力实现阀笼自稳定,而后段面积大于前段面积还可以形成减压效果,径向部分也是在周向上对称设置,形成对冲减压效果;其中斜向通道不仅在径向上形成对冲减压,还在轴向上利用流体冲击力的轴向分力辅助阀笼自稳定,另外还能弥补交界处调节盲区获得更加细致、精密的调压、控流效果,整体结构精巧、合理,有效避免或规避闪蒸汽蚀,运行平稳、显著延长使用寿命,尤其适用于高温高压等严苛的工况,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正视剖切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笼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B-B旋转剖切断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笼体的仰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笼体的正视剖切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笼体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的C-C旋转剖切断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笼体的仰视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第一笼体,11-第一径向入口,12-第一径向出口,13-第一轴向入口,131-单孔入口,132-双孔入口,133-三孔入口,14-第一轴向出口,15-第一径向流道,2-第二笼体,21-第二径向入口,22-第二径向出口,3-第三笼体,31-第二轴向入口,32-第二轴向出口,33-第二径向流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流向阀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笼体(1),所述第一笼体(1)由筒体部和环体部构成,所述筒体部和环体部同心且内径相等从而形成单侧纵截面为L形的回转体,所述筒体部的内侧壁和环体部的内侧壁构成柱形的阀笼腔(9);/n所述筒体部外侧壁有序排布多个第一径向入口(11),所述筒体部内侧壁对应各个第一径向入口(11)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径向出口(12),各个所述第一径向出口(12)与对应第一径向入口(11)相通从而构成供流体径向进入阀笼腔(9)的径向通道,所述第一径向出口(12)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一径向入口(11)的流通面积;/n所述环体部顶面有序排布多个第一轴向入口(13),所述环体部底面对应各个第一轴向入口(13)的位置均设有第一轴向出口(14),部分所述第一轴向出口(14)的侧壁设有延伸至阀笼腔(9)的第一径向流道(15),各个所述第一径向流道(15)与对应第一轴向出口(14)、对应第一轴向入口(13)相通从而构成供流体弯折进入阀笼腔(9)的弯折通道,所述第一轴向出口(14)的流通面积大于第一轴向入口(13)的流通面积;/n所述筒体部与环体部的交界处圆周均布多个斜向流道,所述斜向流道连通第一笼体(1)的外侧壁和阀笼腔(9)从而构成供流体斜向进入阀笼腔(9)的斜向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流向阀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笼体(1),所述第一笼体(1)由筒体部和环体部构成,所述筒体部和环体部同心且内径相等从而形成单侧纵截面为L形的回转体,所述筒体部的内侧壁和环体部的内侧壁构成柱形的阀笼腔(9);
所述筒体部外侧壁有序排布多个第一径向入口(11),所述筒体部内侧壁对应各个第一径向入口(11)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径向出口(12),各个所述第一径向出口(12)与对应第一径向入口(11)相通从而构成供流体径向进入阀笼腔(9)的径向通道,所述第一径向出口(12)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一径向入口(11)的流通面积;
所述环体部顶面有序排布多个第一轴向入口(13),所述环体部底面对应各个第一轴向入口(13)的位置均设有第一轴向出口(14),部分所述第一轴向出口(14)的侧壁设有延伸至阀笼腔(9)的第一径向流道(15),各个所述第一径向流道(15)与对应第一轴向出口(14)、对应第一轴向入口(13)相通从而构成供流体弯折进入阀笼腔(9)的弯折通道,所述第一轴向出口(14)的流通面积大于第一轴向入口(13)的流通面积;
所述筒体部与环体部的交界处圆周均布多个斜向流道,所述斜向流道连通第一笼体(1)的外侧壁和阀笼腔(9)从而构成供流体斜向进入阀笼腔(9)的斜向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流向阀笼,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径向入口(11)在筒体部外侧壁沿轴向呈多层分布,且每层中设有圆周均布的偶数个所述第一径向入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流向阀笼,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斜向流道的中心线与阀笼腔(9)的交点,在第一笼体(1)轴向上的位置相错。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流向阀笼,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轴向入口(13)中:
部分所述第一轴向入口(13)为单孔入口(131),所述单孔入口(131)为偶数个且呈圆周均布;
部分所述第一轴向入口(13)为双孔入口(132),所述双孔入口(132)为偶数个且呈圆周均布;
部分所述第一轴向入口(13)为三孔入口(133),所述三孔入口(133)为偶数个且呈圆周均布;
所述单孔入口(131)、双孔入口(132)和三孔入口(133)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流向阀笼,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单孔入口(131)中的单孔与对应所述第一轴向出口(14)同心;
和/或,各个所述双孔入口(132)中的双孔在对应第一轴向出口(14)内圆周均布,且双孔间的连线与环体部的直径垂直;
和/或,各个所述三孔入口(133)对应第一轴向出口(14)的侧壁设有与阀笼腔(9)相通的第一径向流道(15),各个所述三孔入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泰诺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