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桁架叠合板施工用梁支座箍筋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88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桁架叠合板施工用梁支座箍筋卡件,包括长条板状结构的箍筋卡件本体(1),箍筋卡件本体(1)上间隔形成有若干个箍筋定位孔(2),且箍筋定位孔(2)向下贯穿箍筋卡件本体(1),使梁支座的箍筋(3)上端由下至上匹配插入箍筋定位孔(2)内,从而使箍筋(3)竖直设置在箍筋卡件本体(1)与梁下铁(4)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保持梁支座的箍筋的直立状态,使叠合板先于梁上铁施工,防止叠合板出筋与箍筋和梁上铁发生碰撞的问题,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和规范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桁架叠合板施工用梁支座箍筋卡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桁架叠合板施工用梁支座箍筋卡件。
技术介绍
目前,钢筋桁架叠合楼板是建筑工程领域中普遍应用的预制构件。若楼板的长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时,沿板长边传递的荷载以及长跨方向的弯矩均不能忽略,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双向弯矩,该板定义为双向板;实际施工中,长短边比为2-3时,也宜按照双向板设计;当边长比值大于3时,按照单向板设计。无论是双向板还是单向板,现有的标准及图集均采用的是在受力方向上支座采用出筋的形式,出筋伸入梁支座的钢筋骨架且宜过梁中线,但当梁支座两侧都设有叠合板时,梁上铁钢筋与叠合板出筋在平面上相互垂直、相互交错,安装的过程中会出现碰撞,从而引起一些不规范的安装措施,进而造成人工成本的增加、安装效率的降低等一系列的问题。另外,在叠合板的施工工序中,一般是等梁骨架基本绑扎完毕后,再吊装叠合板,而叠合板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吊装安全,叠合板吊装一般采用平起平落、直上直下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叠合板支座出筋就会和梁上铁发生碰撞;而在梁上铁绑扎前,梁的箍筋无法直立,这种情况下,也无法采用先放叠合板,后绑扎支座梁上铁的方式,需要采用侧向倾斜安装叠合板,将叠合板斜插入梁骨架,或者由现场工人绑扎箍筋,这样增加了施工的风险和降低了效率,不利于施工的迅速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桁架叠合板施工用梁支座箍筋卡件,能保持梁支座的箍筋的直立状态,防止叠合板出筋与倾斜的箍筋发生碰撞的问题,同时也使叠合板能先于梁上铁施工,防止叠合板出筋与梁上铁发生碰撞的问题,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和规范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筋桁架叠合板施工用梁支座箍筋卡件,包括长条板状结构的箍筋卡件本体,箍筋卡件本体上间隔形成有若干个箍筋定位孔,且箍筋定位孔向下贯穿箍筋卡件本体,使梁支座的箍筋上端由下至上匹配插入箍筋定位孔内,从而使箍筋竖直设置在箍筋卡件本体与梁下铁之间。所述的箍筋定位孔包括主体孔和延伸孔,主体孔的孔径与箍筋的直径相当,长条状的延伸孔的一端与主体孔连通,延伸孔的另一端向下贯穿箍筋卡件本体的底部。所述的延伸孔的宽度小于主体孔的孔径。所述的箍筋定位孔的间距与箍筋的间距相当。安装在所述的梁支座上的相邻两块箍筋卡件本体的端部相互重叠。所述的箍筋卡件本体的侧端面为楔形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通过箍筋定位孔限制梁支座的箍筋保持直立状态,解决了叠合板在吊装时其出筋与倾斜的箍筋发生碰撞的问题,有利于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2、本技术能将梁支座的所有箍筋均保持直立状态,可使梁支座的梁上铁在叠合板吊装完成后再进行绑扎,有效避免了梁上铁与叠合板的出筋发生碰撞的问题,优化了施工流程,能防止叠合板的不规范施工,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和规范性。3、本技术能通过延伸孔和主体孔对箍筋进行匹配卡入和定位,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也降低了梁支座骨架的绑扎难度及由于梁支座骨架造成的叠合板的施工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钢筋桁架叠合板施工用梁支座箍筋卡件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钢筋桁架叠合板施工用梁支座箍筋卡件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钢筋桁架叠合板施工用梁支座箍筋卡件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箍筋卡件本体,2箍筋定位孔,21主体孔,22延伸孔,3箍筋,4梁下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3,一种钢筋桁架叠合板施工用梁支座箍筋卡件,包括长条板状结构的箍筋卡件本体1,箍筋卡件本体1上间隔形成有若干个箍筋定位孔2,且箍筋定位孔2向下贯穿箍筋卡件本体1,使梁支座的箍筋3上端由下至上匹配插入箍筋定位孔2内,从而使箍筋3竖直设置在箍筋卡件本体1与梁下铁4之间,通过箍筋卡件本体1的各个箍筋定位孔2对箍筋3提供约束,在未绑扎梁上铁的情况下也能确保箍筋3保持直立状态,从而避免了箍筋3倾斜对叠合板直上直下吊装造成的不便,也避免了需要先绑扎梁上铁对叠合板直上直下吊装造成的不便。所述的箍筋定位孔2包括主体孔21和延伸孔22,主体孔21的孔径与箍筋3的直径相当,长条状的延伸孔22的一端与主体孔21连通,延伸孔22的另一端向下贯穿箍筋卡件本体1的底部,确保箍筋3能从延伸孔22插入并定位在主体孔21内,保持箍筋3与箍筋卡件本体1之间的相对稳定,从而通过箍筋卡件本体1使箍筋3保持直立。所述的延伸孔22的宽度小于主体孔21的孔径,可有效防止箍筋3从箍筋定位孔2中脱落,达到良好的限位作用。箍筋定位孔2应当采用具有一定形变能力和强度的材质制成,例如塑料等,确保直径大于延伸孔22宽度的箍筋3的顺利穿入。所述的箍筋定位孔2的间距与箍筋3的间距相当,能对每根箍筋3实现一一对应的定位和卡置,确保每根箍筋3均能保持直立状态,且通过箍筋卡件本体1相互约束。安装在所述的梁支座上的相邻两块箍筋卡件本体1的端部相互重叠,即前一块箍筋卡件本体1的最后一个箍筋定位孔2与后一块箍筋卡件本体1的第一个箍筋定位孔重合,也可根据需要采用重合两个甚至更多个箍筋定位孔2的安装方式,以确保梁支座上所有箍筋3的直立设置以及箍筋卡件本体1在梁支座上的稳定设置。请参见附图2,所述的箍筋卡件本体1的侧端面为楔形面,即箍筋卡件本体1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以确保箍筋卡件本体1下部的形变能力良好,进一步确保箍筋3能从较小宽度的延伸孔22插入再进入到主体孔21内,从而使箍筋卡件本体1的安装更轻松、便捷。优选的,梁支座上箍筋3的间距为100mm,箍筋3的直径为15mm,采用的箍筋卡件本体1的尺寸为500(长)*50(宽)mm的塑料板,箍筋卡件本体1的厚度由顶部4mm向下逐渐较小至底部2mm。箍筋卡件本体1的中部设置孔径为15mm的主体孔21,延伸孔22的宽度为5mm并向下贯穿箍筋卡件本体1,形成箍筋定位孔2;五个箍筋定位孔2间隔100mm设置并沿箍筋卡件本体1的长度方向排列。施工时,将梁下铁4与箍筋3的底部绑扎完成,箍筋3调整到直立状态并将箍筋卡件本体1套接在箍筋3的顶部,使箍筋3从延伸孔22插入并移动至主体孔21内,在箍筋卡件本体1的各个箍筋定位孔2的约束下,能使该箍筋卡件本体1相应的五根箍筋3均保持相互平行的直立状态。且相邻两块箍筋卡件本体1之间预留一个箍筋定位孔2的重合宽度,确保梁支座的所有箍筋3均保持直立状态。之后再进行叠合板的吊装,由于箍筋卡件本体1在箍筋3顶部的前后位置可调,叠合板可采用现有技术的直上直下的方式安全吊装,通过箍筋卡件本体1的移动避让有效避免与箍筋3发生碰撞。在叠合板安装后再进行梁上铁与箍筋3的绑扎安装。最后拆除箍筋卡件本体1即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桁架叠合板施工用梁支座箍筋卡件,其特征是:包括长条板状结构的箍筋卡件本体(1),箍筋卡件本体(1)上间隔形成有若干个箍筋定位孔(2),且箍筋定位孔(2)向下贯穿箍筋卡件本体(1),使梁支座的箍筋(3)上端由下至上匹配插入箍筋定位孔(2)内,从而使箍筋(3)竖直设置在箍筋卡件本体(1)与梁下铁(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桁架叠合板施工用梁支座箍筋卡件,其特征是:包括长条板状结构的箍筋卡件本体(1),箍筋卡件本体(1)上间隔形成有若干个箍筋定位孔(2),且箍筋定位孔(2)向下贯穿箍筋卡件本体(1),使梁支座的箍筋(3)上端由下至上匹配插入箍筋定位孔(2)内,从而使箍筋(3)竖直设置在箍筋卡件本体(1)与梁下铁(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桁架叠合板施工用梁支座箍筋卡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箍筋定位孔(2)包括主体孔(21)和延伸孔(22),主体孔(21)的孔径与箍筋(3)的直径相当,长条状的延伸孔(22)的一端与主体孔(21)连通,延伸孔(22)的另一端向下贯穿箍筋卡件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司建超侯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金茂慧创建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