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88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与面贴设置在底模上表面的底模钢板相对设置,所述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包括:活动板,其面贴设置在梁板端头的下表面,且所述活动板覆盖所述梁板端头的底部边缘;当所述梁板未张拉起拱时,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底模钢板重叠,且两者面贴;当所述梁板张拉起拱时,所述活动板也沿着所述梁板端头的移动而移动,从而所述活动板沿着所述底模钢板错开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梁板端头的下表面设置活动板,在起拱状态下,减小梁板与台座底模之间的摩擦力,允许梁端发生微小位移,也就消除了位移导致的内力,进而保证裙边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预防梁板端头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见的小型预制箱梁和T梁纵横坡度除了在盖梁调整之外,还会在梁底支座中心线处设置调坡的楔形块。在楔形块处理中,当前应用的处理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①沙盘调坡。沙盘调坡操作方便,施工快捷,但成品坡度误差较大;②调坡器调坡。调坡器调坡操作主要是调节四个角螺栓,对应确定楔形块四角厚度。操作简便,精度较高。③改进调坡器,即调坡器中心加球铰从而加强装置的刚度,适用于更重的梁板预制,确保周转次数。无论何种调坡方法,都容易出现预制梁端头与锚具之间的裙边在张拉起拱的过程中破裂。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起拱时梁板的端头向跨中发生位移,梁板的端头混凝土与底模钢板粘结,且梁端端头裙边只有单层钢筋,摩擦力大于其抗拉强度,梁板起拱时底端受压向跨中位移进而导致裙边发生竖向裂缝。裙边破裂短期虽然不影响梁板的承载能力,但随着时间推移,钢筋与外界空气作用下容易导致主体钢筋的锈蚀;并且裙边破裂,影响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与面贴设置在底模上表面的底模钢板相对设置,所述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包括:活动板,其面贴设置在梁板的端头的下表面,且所述活动板覆盖所述梁板的端头的底部边缘;当所述梁板未张拉起拱时,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底模钢板重叠,且两者面贴;当所述梁板张拉起拱时,所述活动板也随着所述梁板端头的移动而移动,从而所述活动板沿着所述底模钢板错开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所述活动板两面均光滑。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所述活动板由不锈钢板制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所述活动板的边缘与所述梁板端头的底部边缘平齐。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所述活动板和所述底模钢板尺寸一致。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底模钢板彼此面贴的部分相对光滑。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梁板的下表面支座中心处安装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覆盖在所述活动板表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底模钢板相对的一面分别对应设置有导向槽和导向凸起,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导向凸起沿着所述梁板张拉方向设置;且所述导向槽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放置槽,其内放置有浸润有润滑油的海绵块,所述海绵块顶部略突出于所述放置槽的上端面。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梁板端头的下表面设置活动板,在起拱状态下,减小梁板与台座底模之间的摩擦力,允许梁端发生微小位移,也就消除了位移导致的内力(若梁端不能发生相对微小移动,应力会很大,会造成裙边的破裂),进而保证裙边的完整性。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在未起拱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在起拱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活动板与底模钢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图1为未起拱时梁板3端头与底模钢板1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一般梁板3端头为2个,图中示意其左侧端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5破裂的结构,与面贴设置在底模上表面的底模钢板1相对设置,所述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包括:活动板2,其面贴设置在梁板3端头的下表面,且所述活动板覆盖所述梁板3端头的底部边缘;当所述梁板3未张拉起拱时,所述活动板2与所述底模钢板1重叠,且两者面贴;当所述梁板3张拉起拱时,所述活动板2也沿着所述梁板3的端头的移动而移动,从而所述活动板2沿着所述底模钢板1错开移动。上述实施方案中,图2为起拱时梁板3的端头与底模钢板1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在梁板3端头的下表面设置所述活动板2,在起拱状态下,原来梁板3与底模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成了上述活动板2与底模钢板1之间的摩擦力,而由于所述活动板2表面都光滑,这样在起拱状态下,将允许梁板3的端头沿着底模发生微小位移,也就消除了位移导致的内力(若梁端不能发生相对微小移动,应力会很大,会造成裙边的破裂),进而保证裙边的完整性。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所述活动板2由不锈钢板制成,刚度强,而且不锈钢板表面可以制作得光滑度很高。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所述活动板2的边缘与所述梁板3的端头的底部边缘平齐。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所述活动板2和所述底模钢板1尺寸一致。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所述活动板2与所述底模钢板1彼此面贴的部分相对光滑,更有助于所述活动板2沿着所述底模钢板1移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梁板的下表面支座中心处安装有楔形块4,所述楔形块4覆盖在所述活动板2表面。另一实施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与面贴设置在底模上表面的底模钢板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包括:/n活动板,其面贴设置在梁板的端头的下表面,且所述活动板覆盖所述梁板的端头的底部边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与面贴设置在底模上表面的底模钢板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包括:
活动板,其面贴设置在梁板的端头的下表面,且所述活动板覆盖所述梁板的端头的底部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两面均光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由不锈钢板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梁板端头裙边破裂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边缘与所述梁板的端头的底部边缘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梁板张拉起拱过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伟孔小军唐居安琚志鹏冯树林谭正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