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大直径竖向受力钢筋的全预制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03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置大直径竖向受力钢筋的全预制剪力墙,全预制剪力墙的中部预留有窗洞,包括:位于该窗洞两侧的叠合边缘构件,该叠合边缘构件包括预制的第一混凝土板、沿该第一混凝土板厚度中心线单排布置的竖向受力钢筋、以及分别位于该竖向受力钢筋两侧的竖向构造钢筋,该竖向受力钢筋顶部延伸出该第一混凝土板;位于该窗洞下方且固定于两侧的该叠合边缘构件之间的窗下填充墙;位于该窗洞上方且固定于两侧的该叠合边缘构件之间的连梁。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剪力墙叠合边缘构件内的钢筋过于密集的技术问题。可避免双排竖向受力钢筋或双排竖向附加连接钢筋对预制墙安装精度的影响,减少钢筋连接接头数量,降低套筒排布难度、减少现场灌浆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置大直径竖向受力钢筋的全预制剪力墙


技术介绍

1、现有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根据其采用的预制墙形式可分为全预制剪力墙结构和叠合剪力墙结构。全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纵筋采用逐根灌浆套筒连接,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纵筋采用逐根搭接连接。实际应用中,全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接头密集;外伸钢筋多,抗扰动能力差;顶部出筋多,模具复杂。叠合剪力墙体系一般采用叠合边缘构件,但住宅叠合剪力墙空腔沿墙体厚度方向的尺寸一般不大于100mm,在空腔内布设双排边缘构件附加连接钢筋,加之其他水平钢筋,导致边缘构件空腔内钢筋密集,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叠合边缘构件空腔内后浇混凝土无法振捣,实际工程中大范围采用自密实混凝凝土造成成本提高;如在预制墙空腔内设置边缘构件附加竖向连接钢筋与上下层预制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间接搭接,将导致钢筋用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置大直径竖向受力钢筋的全预制剪力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剪力墙叠合边缘构件内的钢筋过于密集的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置大直径竖向受力钢筋的全预制剪力墙,全预制剪力墙的中部预留有窗洞,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大直径竖向受力钢筋的全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每侧所述竖向构造钢筋的数量为多根,且两侧的竖向构造钢筋一一对应设置,相对的两根所述竖向构造钢筋之间固定有第一拉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大直径竖向受力钢筋的全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一拉筋通过呈U型的第一水平钢筋固定,所述第一水平钢筋的中部段延伸出所述第一混凝土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大直径竖向受力钢筋的全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受力钢筋的底部固定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置大直径竖向受力钢筋的全预制剪力墙,全预制剪力墙的中部预留有窗洞,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大直径竖向受力钢筋的全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每侧所述竖向构造钢筋的数量为多根,且两侧的竖向构造钢筋一一对应设置,相对的两根所述竖向构造钢筋之间固定有第一拉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大直径竖向受力钢筋的全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一拉筋通过呈u型的第一水平钢筋固定,所述第一水平钢筋的中部段延伸出所述第一混凝土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大直径竖向受力钢筋的全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受力钢筋的底部固定有灌浆套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大直径竖向受力钢筋的全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下填充墙包括预制的第二混凝土板、双排设置的窗下竖向钢筋、固定于双排所述竖向钢筋相对外侧的第二水平钢筋、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水平钢筋和所述窗下竖向钢筋的第二拉筋,所述第二水平钢筋沿两端伸出所述第二混凝土板至所述第一混凝土板内。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雪周慧敏王荣新
申请(专利权)人:金茂慧创建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