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隔墙板板缝连接的预应力辅助扣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794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内隔墙板板缝连接的预应力辅助扣件,包括第一扣接板(1)、第二扣接板(2)和尖脚(3);第一扣接板为一端开口的中空板状结构,且第一扣接板的中空腔体内设有卡槽;第二扣接板为与第一扣接板的中空腔体相匹配的板状结构,且第二扣接板的表面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齿(21),使第二扣接板的一端能匹配插入在第一扣接板内,且卡齿匹配插入在卡槽内;第一扣接板和第二扣接板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尖脚,尖脚的端部呈尖状锥形,使尖脚能嵌入在内隔墙板(4)内,第一扣接板和第二扣接板分别贴合在相邻两块内隔墙板的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相邻内隔墙板板缝处施加预应力,从根本上防止内隔墙板板缝处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内隔墙板板缝连接的预应力辅助扣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施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隔墙板板缝连接的预应力辅助扣件。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建筑工程中越来越多的采用了装配式的施工工艺。近年来,建筑材料和施工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预制内、外墙在工厂生产完成,用于取代现场浇筑。使用内隔墙板取代现场砌筑,但是内隔墙板之间的连接缝需要通过混凝土灌注连接,混凝土干缩裂缝、温度应力、板材自身的膨胀收缩以及自重等原因,均可能导致接缝处产生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部精装及表面腻子层受力后也逐渐产生裂缝,影响美观性。现有技术的施工工艺中大多采用被动式防裂缝手段,在板缝处批腻子,并增设网格布,用于减少板材对面层产生裂缝的机率,但无法有效避免裂缝的产生,只能避免裂缝在表面表现。另外,由于内隔墙板面积较大,运输等各个环节会对板材施加力而导致板材变形,存在微裂纹的板受力后会使裂纹延伸,较窄的内隔墙板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易于折断,应用效果不好,也有助于裂纹的产生和加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隔墙板板缝连接的预应力辅助扣件,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扣接板(1)、第二扣接板(2)和尖脚(3);第一扣接板(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板状结构,且第一扣接板(1)的中空腔体内设有卡槽;第二扣接板(2)为与第一扣接板(1)的中空腔体相匹配的板状结构,且第二扣接板(2)的表面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齿(21),使第二扣接板(2)的一端能匹配插入在第一扣接板(1)内,且卡齿(21)匹配插入在卡槽内;第一扣接板(1)和第二扣接板(2)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尖脚(3),尖脚(3)的端部呈尖状锥形(31),使尖脚(3)能嵌入在内隔墙板(4)内,第一扣接板(1)和第二扣接板(2)分别贴合在相邻两块内隔墙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隔墙板板缝连接的预应力辅助扣件,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扣接板(1)、第二扣接板(2)和尖脚(3);第一扣接板(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板状结构,且第一扣接板(1)的中空腔体内设有卡槽;第二扣接板(2)为与第一扣接板(1)的中空腔体相匹配的板状结构,且第二扣接板(2)的表面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齿(21),使第二扣接板(2)的一端能匹配插入在第一扣接板(1)内,且卡齿(21)匹配插入在卡槽内;第一扣接板(1)和第二扣接板(2)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尖脚(3),尖脚(3)的端部呈尖状锥形(31),使尖脚(3)能嵌入在内隔墙板(4)内,第一扣接板(1)和第二扣接板(2)分别贴合在相邻两块内隔墙板(4)的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隔墙板板缝连接的预应力辅助扣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卡齿(21)和卡槽的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使卡齿(21)与卡槽形成单向锁紧齿槽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连奇司建超侯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金茂慧创建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