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38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包括:支承底座,所述支承底座包括两承载梁和连接于两承载梁之间的多个连系梁,所述承载梁的两端开设有插孔;多个插接块,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承载梁的两端的所述插孔中;以及吊索,连接于所述插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叠合板通过桁架筋或者预埋吊环进行单块吊装,存在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
技术介绍
钢筋桁架叠合板(以下简称叠合板)相对于现浇结构,施工方便快捷,工期短,效率高,节省劳动力。目前叠合楼板是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应用或者主要应用的预制构件,因此叠合板是装配式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叠合板的吊装又是保证高效生产与发运的重要因素,由于装配式建筑项目与项目间存在差异性、户型多、供货周期较短,决定了生产单位的在建项目多,从而就会面对多个项目且种类繁多的叠合板,如果不能高效的吊装和发运叠合板,不仅会影响其他种类预制构件的相关工作,更会直接反作用于叠合板的生产工作,最终会造成车间流水生产线的停工。目前叠合板的吊装一般是通过桁架筋或者预埋吊环进行吊装,这种单块叠合板吊装会增加行车的工作量,并且多次吊运过程中出现磕碰的情况也会大大增加,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会造成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以解决目前叠合板通过桁架筋或者预埋吊环进行单块吊装,存在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包括:支承底座,所述支承底座包括两承载梁和连接于两承载梁之间的多个连系梁,所述承载梁的两端开设有插孔;多个插接块,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承载梁的两端的所述插孔中;以及吊索,连接于所述插接块。进一步的,所述插孔设置于所述承载梁的端面。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块呈楔形。<br>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梁上安装有高度可调的至少两限位柱,所述至少两限位柱沿承载梁的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套设于两所述承载梁和搁置于所述承载梁上的多块叠合板的临时索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利用支承底座承托叠合在一起的多块叠合板,提高叠合板的吊装转运效率,避免在吊装转运过程中出现磕碰叠合板的情况,插接块和支承底座采用可拆卸地插接方式连接,提高吊装效率。此外,由于吊索作用于插接块和底座,避免了叠合板通过桁架筋或者预埋吊环进行吊装可能出现将桁架筋和吊环破坏的情况,保证了吊装的安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吊装多块叠合板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吊装多块叠合板的状态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包括:支承底座1、多个插接块12和吊索3。具体的,支承底座1包括两承载梁11和多个连系梁12。多个连系梁12连接于两承载梁11之间。承载梁11的两端开设有插孔。多个插接块12可拆卸地插设于承载梁11的两端的插孔中。吊索3连接于插接块12。插接块和支承底座采用可拆卸地插接方式连接,提高吊装效率。在吊装前,将支承底座设置于地面,将多块叠合板叠合有支承底座上,由于支承底座的周围没有障碍物,所以,叠合板的堆叠效率高。在叠合板堆叠后,将插接块插接于插孔中,在用行车的吊钩钩住吊索,即可起吊。整个吊装过程工序简洁、快速而高效。本技术的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利用支承底座承托叠合在一起的多块叠合板,提高叠合板的吊装转运效率,避免在吊装转运过程中出现磕碰叠合板的情况,此外,由于吊索作用于插接块和底座,避免了叠合板通过桁架筋或者预埋吊环进行吊装可能出现将桁架筋和吊环破坏的情况,保证了吊装的安全。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梁和连系梁为型钢,如方刚、H型钢。承载梁的端面开设有插孔。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提高吊装效率,插接块12呈楔形。插接块具有相对的一大头端和一小头端。在本实施例中,型钢的内孔的孔径大于插接块的外径,通过在型钢的端部内设置挡板,将型钢的内孔分隔出一插孔。插孔的孔径小于楔形插接块的大头端的外径且大于楔形插接块的小头端的外径。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梁11上安装有高度可调的至少两限位柱。至少两限位柱沿承载梁11的长度方向设置。具体的,承载梁开设有竖向设置的限位孔,限位柱可拆卸地插设于限位块中。同样的,在将叠合板转移至支承底座上时,将限位柱拆卸下来;在起吊支承底座前,将限位柱插设于限位孔,使得限位柱抵靠于叠合板的外缘。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限位柱包括套管、芯杆和锁固件。芯杆可活动地插设于套管中。套管的内径适配于芯杆的外径。套管开设有多个第一锁孔。芯杆开设有多根第二锁孔。锁固件插设于位置对应的一第一锁孔和一第二锁孔中以固定限位柱的高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还包括临时索套。临时索套用于套设于两承载梁11和搁置于承载梁11上的多块叠合板。在起吊支承底座前,将临时索套套设于承载梁和多块叠合板,以便在起吊转运过程中叠合板移动。在将叠合板移运至支承底座上时,按发运现场施工流水段对应的构件编码码放多块叠合板,码放时注意较大尺寸在下方,较小尺寸在上方,叠放不得超过六层,叠合板之间用小木方间隔。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承底座,所述支承底座包括两承载梁和连接于两承载梁之间的多个连系梁,所述承载梁的两端开设有插孔;/n多个插接块,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承载梁的两端的所述插孔中;以及/n吊索,连接于所述插接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底座,所述支承底座包括两承载梁和连接于两承载梁之间的多个连系梁,所述承载梁的两端开设有插孔;
多个插接块,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承载梁的两端的所述插孔中;以及
吊索,连接于所述插接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成吊装多块叠合板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设置于所述承载梁的端面。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沪凯周慧敏侯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金茂慧创建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