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山江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交通中的车辆自动刹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403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1
本公开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中的车辆自动刹车系统。所述轨道交通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驱动所述车辆沿轨道运行,所述系统包括: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通过支架安装在车辆的前保险杠和/或前保险杠上,所述传感器装置能够实现对传送带的检测;车载电脑装置,所述车载电脑装置安装在车辆的中控区域内,车载电脑装置与所述传感器装置通过电路连接;传送带制动装置,所述传送带制动装置固定在车辆底盘上,且传送带制动装置与车辆底盘下方的传送带之间相互贴合安装,传送带制动装置能够在刹车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将车辆锁定到传送带轨道上。基于本技术方案,能够防止车辆坠落,并且缩短了刹车距离,提升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中的车辆自动刹车系统
本公开涉及轨道交通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中的车辆自动刹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车辆驾驶安全性成为用户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而刹车系统是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性的重要组成手段。以通过传送带在轨道上运行的车辆为例,现有的刹车制动系统通常采用盘式制动装置对车辆进行紧急制动,这种刹车装置需要较长的刹车制动距离,紧急制动效果较差,无法避免由于传送带自身的安全隐患所带来的风险,例如由于传送带长时间使用导致的磨损老化出现断裂的安全隐患。因此,现有的针对轨道交通中的车辆的刹车制动系统,无法避免因传送带磨损所引起的轨道交通中的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脱轨或坠落的问题,降低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因传送带磨损而导致车辆坠落的安全事故隐患,能够实现迅速对车辆进行刹车制动,提升车辆安全性的自动刹车系统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中的车辆自动刹车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存在的无法避免因传送带磨损断裂导致车辆坠落的安全隐患,导致车辆运行安全性降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中的车辆自动刹车系统,所述轨道交通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驱动所述车辆沿所述轨道运行,所述系统包括: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通过支架安装在车辆的前保险杠和/或前保险杠上,所述传感器装置能够实现对传送带的检测;车载电脑装置,所述车载电脑装置安装在车辆的中控区域内,车载电脑装置与所述传感器装置通过电路连接,所述车载电脑装置能够通过刹车控制电路将刹车指令传递给传送带制动装置;传送带制动装置,所述传送带制动装置固定在车辆底盘上,且传送带制动装置与车辆底盘下方的传送带之间相互贴合安装,车辆带动传送带制动装置向前沿传送带移动,传送带制动装置能够在刹车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将车辆锁定到传送带轨道上。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以下类型的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雷达传感器、远红外传感器、摄像头、超声传感器和激光扫描器。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电脑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传感器装置通过电路接口连接,所述车载电脑装置的输出端与传送带制动装置通过刹车控制电路连接。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电脑装置的输出端还与安装在中控区域内的显示屏和警报装置分别通过电路连接。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电脑装置内安装有中心控制器,中心控制器能够实现多种控制指令的传递。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带制动装置固定在车辆底盘上,包括:所述传送带制动装置通过支撑架安装固定在车辆底盘上,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开设有U型槽,所述传送带制动装置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内侧的U型槽中,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距离与传送带的宽度相同。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带制动装置与车辆底盘下方的传送带之间相互贴合安装,包括:所述传送带制动装置的底部与下传送带的上表面贴合,使得所述传送带制动装置能够沿着下传送带移动。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带制动装置内固定安装有小型爆炸装置,所述小型爆炸装置的下方活动安装有卡扣。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带制动装置能够在刹车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将车辆锁定到传送带轨道上,包括:当所述传送带制动装置内的小型爆炸装置在所述刹车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通电后,所述小型爆炸装置将会自动爆炸,并利用其自动爆炸所产生的冲击力将传送带制动装置内的卡扣锁入传送带中,从而将所述车辆锁定到传送带轨道上。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带轨道为传送带单轨轨道或者传送带双轨轨道。本公开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在车辆保险杠上的传感器装置对车辆运行方向上的传送带进行检测,并利用车载电脑装置通过刹车控制电路将刹车指令传递给传送带制动装置,使得车辆底盘与传送带之间的传送带制动装置工作,将车辆锁定到传送带轨道上。从而避免了因传送带磨损老化而产生车辆运行过程中因传送带断裂导致车辆坠落的安全事故隐患,本方案缩短了车辆的刹车制动距离,有效防止了车辆在传送带上运行时出现坠落的可能性,提升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涉及的系统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送带制动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涉及的系统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车辆自动刹车系统可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传感器装置、车载电脑装置和传送带制动装置,具体地: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通过支架安装在车辆的前保险杠和/或前保险杠上,所述传感器装置能够实现对传送带的检测;车载电脑装置,所述车载电脑装置安装在车辆的中控区域内,车载电脑装置与所述传感器装置通过电路连接,所述车载电脑装置能够通过刹车控制电路将刹车指令传递给传送带制动装置;传送带制动装置,所述传送带制动装置固定在车辆底盘上,且传送带制动装置与车辆底盘下方的传送带之间相互贴合安装,车辆带动传送带制动装置向前沿传送带移动,传送带制动装置能够在刹车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将车辆锁定到传送带轨道上。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可以为安装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车辆,所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铺设在城市道路上方的轨道,并由所述轨道上的传动机构为所述车辆提供动力,以使所述车辆沿轨道运动,车辆可以通过该轨道直接到达目的地或目的地附近。这种轨道交通系统下的车辆也可以被设计成为共享车辆。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车辆不限于某一特定应用场景下的车辆,比如交通、物流、工业生成等场景,所有能够安装在轨道上并通过传送带实现运动的车辆均属于本方案中的车辆,并且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车辆还可以是城市交通中的共享车辆,如共享汽车。下面以安装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车辆作为本技术的车辆为例,对本技术中的车辆自动刹车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在本说明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装置可以包括以下类型的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雷达传感器、远红外传感器、摄像头、超声传感器和激光扫描器。下面以雷达传感器为例,对利用雷达传感器检测车辆前方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中的车辆自动刹车系统,所述轨道交通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驱动所述车辆沿所述轨道运行,所述系统包括:/n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通过支架安装在车辆的前保险杠和/或前保险杠上,所述传感器装置能够实现对传送带的检测;/n车载电脑装置,所述车载电脑装置安装在车辆的中控区域内,车载电脑装置与所述传感器装置通过电路连接,所述车载电脑装置能够通过刹车控制电路将刹车指令传递给传送带制动装置;/n传送带制动装置,所述传送带制动装置固定在车辆底盘上,且传送带制动装置与车辆底盘下方的传送带之间相互贴合安装,车辆带动传送带制动装置向前沿传送带移动,传送带制动装置能够在刹车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将车辆锁定到传送带轨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中的车辆自动刹车系统,所述轨道交通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驱动所述车辆沿所述轨道运行,所述系统包括:
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通过支架安装在车辆的前保险杠和/或前保险杠上,所述传感器装置能够实现对传送带的检测;
车载电脑装置,所述车载电脑装置安装在车辆的中控区域内,车载电脑装置与所述传感器装置通过电路连接,所述车载电脑装置能够通过刹车控制电路将刹车指令传递给传送带制动装置;
传送带制动装置,所述传送带制动装置固定在车辆底盘上,且传送带制动装置与车辆底盘下方的传送带之间相互贴合安装,车辆带动传送带制动装置向前沿传送带移动,传送带制动装置能够在刹车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将车辆锁定到传送带轨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以下类型的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雷达传感器、远红外传感器、摄像头、超声传感器和激光扫描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脑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传感器装置通过电路接口连接,所述车载电脑装置的输出端与传送带制动装置通过刹车控制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脑装置的输出端还与安装在中控区域内的显示屏和警报装置分别通过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山江北京五洲宏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