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968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包括底座、下横梁、轮对输送车、左退卸插片和右退卸插片,其中,所述下横梁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并和所述底座平行设置,所述轮对输送车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穿过所述下横梁后向上延伸,所述轮对输送车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左退卸插片和所述右退卸插片设置于两个所述轮对输送车之间。能够实现左轮和右轮同时退卸;供退卸用的左退卸插片和右退卸插片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轮对进行更换;能兼容机车、客车轮对的车轮退卸。在高压力作业的情况下,设备机械结构不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
本技术涉及轮对退卸机
,具体涉及一种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轮对退卸机的左轮和右轮不是同时退卸的,退卸的插片不可以更换,不能兼容机车、客车轮对退卸,在高压力下,设备机械结构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轮对退卸机的退卸的插片不可以更换,不能兼容机车、客车轮对退卸,在高压力下,设备机械结构容易变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包括底座、下横梁、轮对输送车、左退卸插片和右退卸插片,其中,所述下横梁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并和所述底座平行设置,所述轮对输送车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穿过所述下横梁后向上延伸,所述轮对输送车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左退卸插片和所述右退卸插片设置于两个所述轮对输送车之间。进一步地,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还包括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左退卸插片和所述右退卸插片之间。进一步地,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还包括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均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之间设置有所述左退卸插片和所述右退卸插片,且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平行设置。进一步地,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还包括左压头和右压头,其中,所述左压头设置于所述左立柱上,所述右压头设置于所述右立柱上。进一步地,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左立柱的侧面上或者所述右立柱的侧面上。进一步地,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还包括左芯套缸油缸和右芯套缸油缸,所述左芯套缸油缸设置于所述左立柱上,所述右芯套缸油缸设置于所述右立柱上。进一步地,所述左压头和所述右压头均呈水平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左芯套缸油缸的内端设置有所述左压头,所述右芯套缸油缸的内端设置有所述右压头,所述左压头和所述右压头相对设置。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能够实现左轮和右轮同时退卸;供退卸用的左退卸插片和右退卸插片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轮对进行更换;能兼容机车、客车轮对的车轮退卸。在高压力作业的情况下,设备机械结构不容易变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下横梁;20、底座;30、轮对输送车;40、控制面板;50、右芯套缸油缸;60、右立柱;70、左立柱;80、左压头;90、上横梁;100、左退卸插片;110、右退卸插片;120、右压头;130、左芯套缸油缸;140、测量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20、下横梁10、轮对输送车30、左退卸插片100和右退卸插片110,其中,所述下横梁10设置于所述底座20的上方,并和所述底座20平行设置,所述轮对输送车30安装于所述底座20上,并穿过所述下横梁10后向上延伸,所述轮对输送车30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底座20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左退卸插片100和所述右退卸插片110设置于两个所述轮对输送车30之间。本技术提供的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能够实现左轮和右轮同时退卸;供退卸用的左退卸插片100和右退卸插片110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轮对进行更换;能兼容机车、客车轮对的车轮退卸。在高压力作业的情况下,设备机械结构不容易变形。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还包括测量装置140,所述测量装置140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左退卸插片100和所述右退卸插片110之间,其中,测量装置140的主体部分设置于左退卸插片100和右退卸插片110的上面。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还包括左立柱70和右立柱60,所述左立柱70和所述右立柱60均固定于所述底座20上。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之间设置有所述左退卸插片和所述右退卸插片,且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平行设置。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还包括左压头80和右压头120,其中,所述左压头80设置于所述左立柱70上,所述右压头120设置于所述右立柱60上。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还包括控制面板40,所述控制面板40设置于所述左立柱70的侧面上或者所述右立柱60的侧面上,通过设置控制面板40,可实现对轮对退卸机的控制。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还包括左芯套缸油缸130和右芯套缸油缸50,所述左芯套缸油缸130设置于所述左立柱70上,所述右芯套缸油缸50设置于所述右立柱60上。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左压头80和所述右压头120均呈水平方向设置。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左芯套缸油缸130的内端设置有所述左压头80,所述右芯套缸油缸50的内端设置有所述右压头120,所述左压头80和所述右压头120相对设置,其中,左压头80设置于左芯套缸油缸130的右端,右压头120设置于右芯套缸油缸50的左端。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还包括上横梁90,测量装置140安装于上横梁90上,其中,上横梁90和下横梁10平行设置,分别位于整个轮对退卸机的上端和下端。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下横梁、轮对输送车、左退卸插片和右退卸插片,其中,所述下横梁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并和所述底座平行设置,所述轮对输送车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穿过所述下横梁后向上延伸,所述轮对输送车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左退卸插片和所述右退卸插片设置于两个所述轮对输送车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下横梁、轮对输送车、左退卸插片和右退卸插片,其中,所述下横梁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并和所述底座平行设置,所述轮对输送车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穿过所述下横梁后向上延伸,所述轮对输送车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左退卸插片和所述右退卸插片设置于两个所述轮对输送车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左退卸插片和所述右退卸插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均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变插片式双端车轮同时退卸的轮对退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之间设置有所述左退卸插片和所述右退卸插片,且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平行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伟辛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铁泰格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