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81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涉及注塑领域,该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包括内芯机构、外冷机构及插置机构;各个成型件的设置,使得模具能够直接在柱状塑胶件上成型出卡紧槽;各插置块及个成型件的设置,使得模具在开模过程中,成型件会从柱状塑胶件上的卡紧槽中抽出,从而使得加工人员能够直接且毫无阻滞地将柱状塑胶件从模具上取下;同时,内芯机构、外冷机构及插置机构的共同设置,使得模具能够一次性注塑成型出柱状塑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行业对于注塑产品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大,因而,注塑模具领域也在飞速发展,注塑模具也细分出了很多分支,例如,根据工件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板状塑胶件注塑模具、块状塑胶件注塑模具以及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等等,就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来说,其主要用于成型出柱状塑胶件,但是,现有的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以下的技术问题:首先,部分柱状塑胶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起到收纳作用的,因此,柱状塑胶件的侧壁上会开设出各种各样的连接结构,以使柱状塑胶件能够与保护盖相适配,从而达到收纳及防护的作用,对于需要开设卡紧槽的柱状塑胶件来说,需要在模具上设置相应的成型凸台,以是胶料能够沿着成形凸台的轮廓成型出卡紧槽,但是,成型凸台的设置,虽然能够在柱状塑胶件上成型出卡紧槽,但是,在对柱状塑胶件进行脱模时,卡紧槽与成型凸台之间会互相卡滞,导致柱状塑胶件无法顺利脱模;尤其地,由于柱状塑胶件的侧壁呈弧形,卡紧槽也只能沿着弧面进行开设,而现有的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难以做到在柱状塑胶件上的弧形侧壁上直接成型出卡紧槽;因此,部分制造商为了卡紧槽与成型凸台互相卡滞导致柱状塑胶件无法顺利脱模的技术问题,制造商们通常会采用分体注塑的方式,亦即将柱状塑胶件分成两个部分注塑成型,然后将分体注塑成型的两部分组装熔接至一体,组成柱状塑胶件,如此一来,虽然能够解决柱状塑胶件无法脱模的技术问题,但是,也大大地降低了柱状塑胶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该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不但能够直接在柱状塑胶件的互相侧壁上成型出卡紧槽,而且能够防止卡紧槽在脱模过程中发生卡滞,还能够直接一次性注塑成型出柱状塑胶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包括:内芯机构,所述内芯机构包括定模板及仁芯柱,所述仁芯柱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定模板上开设有若干滑动通道;外冷机构,所述外冷机构包括注胶板及外冷座,所述注胶板上开设有注胶孔,所述外冷座设置于所述注胶板上,所述外冷座上开设有互相连通的进胶孔及成型槽,所述进胶孔与所述注胶孔连通;及插置机构,所述插置机构包括若干插置块及若干成型件,各所述插置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注胶板上,各所述成型件一一对应滑动设置于各所述滑动通道内,各所述成型件上均设置有成型凸台;其中,所述仁芯柱用于插入所述成型槽内时,以使各所述插置块一一对应顶持各所述成型件朝靠近或远离所述仁芯柱的方向移动,进而使所述仁芯柱、所述外冷座和各所述成型件共同围成成型腔,各所述成型凸台均位于所述成型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芯机构还包括若干限位柱,各所述限位柱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所述滑动通道内,各所述成型件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收容所述限位柱。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限位柱上均设置有限位圆顶,所述限位圆顶用于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互相顶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芯机构还包括内芯冷却管,所述内芯冷却管设置于所述仁芯柱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冷机构还包括中心座冷管及边缘座冷管,所述中心座冷管及所述边缘座冷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冷座上,所述边缘座冷管位于所述中心座冷管和所述注胶板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柱及导套,所述导柱设置于所述注胶板上,所述导套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导柱用于穿设所述导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柱上开设有布油环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置块上设置有插置倒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件上开设有斜插孔,所述斜插孔的孔壁用于与所述插置块互相顶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对位角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涉及注塑领域,该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包括内芯机构、外冷机构及插置机构;各个成型件的设置,使得模具能够直接在柱状塑胶件上成型出卡紧槽;各插置块及个成型件的设置,使得模具在开模过程中,成型件会从柱状塑胶件上的卡紧槽中抽出,从而使得加工人员能够直接且毫无阻滞地将柱状塑胶件从模具上取下;同时,内芯机构、外冷机构及插置机构的共同设置,使得模具能够一次性注塑成型出柱状塑胶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柱状塑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10包括内芯机构100、外冷机构200及插置机构300,内芯机构100和外冷机构200分别设置于注塑机上,插置机构300分别与内芯机构100和外冷机构20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10用于成型出柱状塑胶件30;内芯机构100用于与外冷机构200和插置机构300共同围成成型腔20;外冷机构200用于对胶料进行冷却;插置机构300的部分将露置于成型腔20内,起到在柱状塑胶件上成型出卡紧槽31的作用。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内芯机构100包括定模板110及仁芯柱120,仁芯柱120设置于定模板110上,定模板110上开设有若干滑动通道130。需要说明的是,定模板110起到固定仁芯柱120的作用;仁芯柱120的设置,使得柱状塑胶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芯机构,所述内芯机构包括定模板及仁芯柱,所述仁芯柱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定模板上开设有若干滑动通道;/n外冷机构,所述外冷机构包括注胶板及外冷座,所述注胶板上开设有注胶孔,所述外冷座设置于所述注胶板上,所述外冷座上开设有互相连通的进胶孔及成型槽,所述进胶孔与所述注胶孔连通;及/n插置机构,所述插置机构包括若干插置块及若干成型件,各所述插置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注胶板上,各所述成型件一一对应滑动设置于各所述滑动通道内,各所述成型件上均设置有成型凸台;/n其中,所述仁芯柱用于插入所述成型槽内时,以使各所述插置块一一对应顶持各所述成型件朝靠近或远离所述仁芯柱的方向移动,进而使所述仁芯柱、所述外冷座和各所述成型件共同围成成型腔,各所述成型凸台均位于所述成型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芯机构,所述内芯机构包括定模板及仁芯柱,所述仁芯柱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定模板上开设有若干滑动通道;
外冷机构,所述外冷机构包括注胶板及外冷座,所述注胶板上开设有注胶孔,所述外冷座设置于所述注胶板上,所述外冷座上开设有互相连通的进胶孔及成型槽,所述进胶孔与所述注胶孔连通;及
插置机构,所述插置机构包括若干插置块及若干成型件,各所述插置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注胶板上,各所述成型件一一对应滑动设置于各所述滑动通道内,各所述成型件上均设置有成型凸台;
其中,所述仁芯柱用于插入所述成型槽内时,以使各所述插置块一一对应顶持各所述成型件朝靠近或远离所述仁芯柱的方向移动,进而使所述仁芯柱、所述外冷座和各所述成型件共同围成成型腔,各所述成型凸台均位于所述成型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机构还包括若干限位柱,各所述限位柱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所述滑动通道内,各所述成型件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收容所述限位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状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限位柱上均设置有限位圆顶,所述限位圆顶用于与所述限位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祥曾永城付秋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庆瑞祥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