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纳的冲击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40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39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冲击钻,包括钻体、固设在钻体底端的手柄,以及固设在手柄底端的连接线,连接线底端固设有插头,手柄底端固设有缠线筒,缠线筒周向侧壁上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供连接线穿出的连接孔,缠线筒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台;支撑台外底壁固设有卡位螺栓,卡位螺栓贯穿支撑台并与缠线筒螺纹连接;支撑台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线的夹紧组件;支撑台外底壁开设有用于放置插头的放置槽,且支撑台外底壁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支撑保护插头的保护壳;保护壳侧壁上开设有供连接线穿入的穿线孔。本申请达到了有效提高连接线收纳便利性,进而提高冲击钻收纳便利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纳的冲击钻
本申请涉及冲击钻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冲击钻。
技术介绍
目前,冲击钻是工程维护中常见的工具,冲击钻主要依靠旋转和冲击来工作,且其主要用于对混凝土地板、墙壁、砖块、石料、木板和多层材料上进行冲击打孔;另外还可以用于对木材、金属、陶瓷和塑料上进行钻孔。现有的冲击钻一般包括钻体、固设在钻体底端的手柄,以及固设在手柄底端的连接线,连接线远离手柄的一端固设有插头;使用时需将插头与电源连接,电能由连接线穿输至钻体,以驱动钻体工作。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因连接线缠绕不便,从而导致冲击钻收纳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因连接线缠绕不便导致冲击钻收纳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收纳的冲击钻。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冲击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纳的冲击钻,包括钻体、固设在钻体底端的手柄,以及固设在手柄底端的连接线,连接线底端固设有插头,手柄底端固设有缠线筒,缠线筒周向侧壁上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供连接线穿出的连接孔,缠线筒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台;支撑台外底壁固设有卡位螺栓,卡位螺栓贯穿支撑台并与缠线筒螺纹连接;支撑台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相互正对的固定槽,固定槽内均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线的夹紧组件;支撑台的底端开设有用于放置插头的放置槽,且支撑台的外底壁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支撑保护插头的保护壳;保护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连接线穿入的穿线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冲击钻使用完毕后,将连接线缠绕在缠线筒的周向外侧壁上,并控制夹紧组件使插头穿过固定孔并最终放入放置槽内;将保护壳安装在支撑台的底端,以使保护壳对插头做有效保护,同时对插头做有效支撑;此时拧紧卡位螺栓,使缠线筒及支撑台保持相对静止,以有效减小因支撑台的转动导致位于缠线筒周向外侧壁上的连接线变松的可能性;缠线筒、支撑台、保护壳及夹紧组件的设置,均有效提高了连接线的缠绕便利性,从而有效提高了冲击钻的收纳便利性;冲击钻在使用时,需要适当放线以使插头可插至电源处,此时可首先通过转动支撑台以使适当长度的连接线由缠线筒的周向外侧壁脱落,脱落完毕后拧紧卡位螺栓使支撑台与缠线筒保持相对静止;此时控制夹紧组件使其失去对连接线的控制,以使连接线由固定孔滑落,直至位于缠线筒周向外侧壁上的连接线恢复到紧密缠绕的状态;控制夹紧组件再次固定连接线,以进一步提高冲击钻在工作时连接线的缠绕稳定性。可选的,缠线筒的底壁上固设有环形突起,支撑台上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突起转动连接在环形凹槽内;环形突起底端宽度大于顶端宽度,环形凹槽顶端口径大于底端口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台相对缠线筒转动时,环形突起相对环形凹槽同步转动;环形突起底端及环形凹槽顶端的设置,可有效提高支撑台与缠线筒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支撑台对位于缠线筒周向外侧壁上的连接线的支撑稳定性。可选的,环形突起底端转动连接有若干滚珠,滚珠随支撑台的转动在环形凹槽内保持滚动,同时滚珠在环形突起的底端保持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的设置可为支撑台的转动助力,有效提高了支撑台的转动灵活性,进而减小了操作时的费力感。可选的,夹紧组件包括固设在固定槽相互正对的两侧壁上的夹紧弹簧,以及固设在各夹紧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的夹紧环板;两夹紧环板相互正对的两端抵接时,两夹紧环板相互正对的侧壁均与连接线的周向外侧壁抵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时控制两夹紧环板使对应夹紧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以使插头可穿过固定孔;插头插入后松开两夹紧环板,此时夹紧弹簧反弹使两夹紧环板相互正对的两端抵紧,并使两夹紧环板的相互正对的侧壁分别与连接线对应的周向外侧壁抵紧,此时夹紧弹簧处于微压缩状态;夹紧环板与连接线的抵紧设置,有效提高了连接线的固定稳定性。可选的,两个夹紧环板相互正对的侧壁上均固设有橡胶板,两夹紧环板相互正对的侧壁抵接时,两橡胶板的相互正对的侧壁均与连接线的周向外侧壁抵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弹簧处于微压缩状态时,两橡胶板相互正对的侧壁分别与正对的连接线的周向外侧壁抵紧,橡胶板的设置可对连接线做有效保护,以减小对连接线的磨损。可选的,远离缠线筒的夹紧环板正对夹紧弹簧的侧壁上固设有抽绳,抽绳背离夹紧环板的一端穿出支撑台周向外侧壁并与支撑台滑移连接,抽绳穿出支撑台的一端固设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插头穿入固定孔时,可首先通过拉环向背离支撑台的方向抽动抽绳,抽绳的移动带动与抽绳固定的夹紧环板同向移动,从而为插头的穿出提供了便利。可选的,支撑台底端固设有若干固定板,固定板的侧壁上设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贯穿固定板并与保护壳的周向侧壁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螺栓首先贯穿固定板并螺纹连入对应的保护壳的周向侧壁上,完成保护壳的固定,以使插头可更加稳定的放置在支撑台底端。可选的,缠线筒的周向外侧壁上开设有螺纹轨道,螺纹轨道的顶端位于连接孔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线可顺着螺纹轨道缠绕在缠线筒的周向外侧壁上,螺纹轨道的设置可使连接线更加稳固的缠绕在缠线筒的周向外侧壁上。可选的,连接孔、穿线孔的周向侧壁均固设有橡胶垫,橡胶垫还固设在固定孔的周向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线在穿过连接孔、穿线孔及固定孔时,橡胶垫的设置可对连接线做有效保护,以减轻对连接线的磨损。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冲击钻使用完毕后,可将连接线缠绕在缠线筒的周向外侧壁上,并使插头穿过固定孔最终固定在支撑台的底端,此时使夹紧组件将连接线靠近插头的一端固定,微微转动支撑台使位于支撑台上方的连接线更加紧密的缠绕在缠线筒上,最后拧紧固定螺栓,使缠线筒与支撑台保持相对静止,以使连接线的缠绕更加稳定;2.插头在穿过固定孔时,控制拉环将抽绳抽出,带动夹紧环板向靠近对应的夹紧弹簧的一侧滑移,从而为插头的穿出提供了便利,此时夹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插头穿过夹紧组件后,夹紧弹簧反弹带动两夹紧环板相互靠近,直至两夹紧环板相互正对的侧壁与连接线的周向外侧壁抵紧,完成对连接线的固定;3.橡胶板及橡胶垫的设置,均对连接线做有效保护,以减小了对连接线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显保护壳与支撑台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为显示支撑台与缠线筒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为显示夹紧组件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钻体;11、手柄;2、连接线;21、插头;3、缠线筒;31、连接孔;32、环形突起;321、滚珠;33、螺纹轨道;4、支撑台;41、固定孔;411、固定槽;42、环形凹槽;43、放置槽;44、固定板;45、固定螺栓;46、插接环槽;47、卡位螺栓;5、夹紧组件;51、夹紧弹簧;52、夹紧环板;521、橡胶板;6、抽绳;61、拉环;7、保护壳;71、穿线孔;711、橡胶垫;72、固定环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纳的冲击钻,包括钻体(1)、固设在钻体(1)底端的手柄(11),以及固设在手柄(11)底端的连接线(2),连接线(2)底端固设有插头(2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1)底端固设有缠线筒(3),缠线筒(3)周向侧壁上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供连接线(2)穿出的连接孔(31),缠线筒(3)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台(4);支撑台(4)外底壁固设有卡位螺栓(47),卡位螺栓(47)贯穿支撑台(4)并与缠线筒(3)螺纹连接;支撑台(4)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41),固定孔(41)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相互正对的固定槽(411),固定槽(411)内均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线(2)的夹紧组件(5);支撑台(4)的外底壁开设有用于放置插头(21)的放置槽(43),且支撑台(4)的外底壁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支撑保护插头(21)的保护壳(7);所述保护壳(7)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连接线(2)穿入的穿线孔(7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纳的冲击钻,包括钻体(1)、固设在钻体(1)底端的手柄(11),以及固设在手柄(11)底端的连接线(2),连接线(2)底端固设有插头(2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1)底端固设有缠线筒(3),缠线筒(3)周向侧壁上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供连接线(2)穿出的连接孔(31),缠线筒(3)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台(4);支撑台(4)外底壁固设有卡位螺栓(47),卡位螺栓(47)贯穿支撑台(4)并与缠线筒(3)螺纹连接;支撑台(4)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41),固定孔(41)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相互正对的固定槽(411),固定槽(411)内均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线(2)的夹紧组件(5);支撑台(4)的外底壁开设有用于放置插头(21)的放置槽(43),且支撑台(4)的外底壁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支撑保护插头(21)的保护壳(7);所述保护壳(7)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连接线(2)穿入的穿线孔(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线筒(3)的底壁上固设有环形突起(32),支撑台(4)上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42),环形突起(32)转动连接在环形凹槽(42)内;所述环形突起(32)底端宽度大于顶端宽度,环形凹槽(42)顶端口径大于底端口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突起(32)底端转动连接有若干滚珠(321),滚珠(321)随支撑台(4)的转动在环形凹槽(42)内保持滚动,同时滚珠(321)在环形突起(32)的底端保持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加强安士军刘睿张群安顺曹太娟安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安冶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