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搅拌液焦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07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向搅拌液焦反应釜。涉及液焦反应釜的改进。提供一种搅拌过程中物料不易挂壁且温度分布均匀的双向搅拌液焦反应釜。包括釜身,所述釜身内设有由电动机组件带动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电动机组件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搅拌轴和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所述第一搅拌轴置于所述釜身中间,所述第二搅拌轴紧贴所述釜身的内侧壁且在所述电动机组件的带动下刮擦所述釜身的内侧壁。通过两个电动机分别带动两套搅拌轴沿不同方向搅拌,其中第二搅拌轴兼具刮壁搅拌作用,使得物料挂壁现象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搅拌液焦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高粘度反应釜,尤其涉及液焦反应釜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糖浆作为调味剂,糖浆在反应釜中搅拌时由于粘度大导致糖浆容易吸附在反应釜的内壁上,而糖浆必须在加温状态下才能搅拌,当糖浆挂壁时容易导致反应釜中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糖浆局部凝固,从而导致最终成品的良品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搅拌过程中物料不易挂壁且温度分布均匀的双向搅拌液焦反应釜。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双向搅拌液焦反应釜,包括釜身,所述釜身内设有由电动机组件带动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电动机组件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搅拌轴和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所述第一搅拌轴置于所述釜身中间,所述第二搅拌轴紧贴所述釜身的内侧壁且在所述电动机组件的带动下刮擦所述釜身的内侧壁。所述电动机组件包括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和所述第二电动机分别固定在所述釜身的顶部,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一搅拌轴转动,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且所述第一搅拌轴和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搅拌轴包括第一芯轴和固定在所述第一芯轴上的第一叶片组,所述第一叶片组包括若干层叠放置的第一叶片,相邻所述第一叶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搅拌轴包括第二芯轴,所述第二芯轴上设有刮板组件,所述刮板组件包括若干刮板,所述刮板垂直于所述釜身的底面布设且与所述釜身的侧壁贴合,所述刮板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所述第二芯轴上。所述刮板朝向所述釜身的侧壁的一侧包覆橡胶耐磨层,所述刮板朝向所述第一叶片组的一侧设有若干刮片,所述刮片固定在所述刮板上且垂直于所述刮板,所述刮片朝向所述第一叶片组且伸入所述间隙之内,每个所述间隙内均伸入一个所述刮片。所述第一芯轴套设于所述第二芯轴内且穿出所述第二芯轴,所述第一芯轴穿出所述第二芯轴的部分固定所述第一叶片组。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两个电动机分别带动两套搅拌轴沿不同方向搅拌,其中第二搅拌轴兼具刮壁搅拌作用,使得物料挂壁现象减少,同时利用两个转动方向不同的搅拌轴能够使得物料在搅拌过程中混合更加均匀,避免因局部混合不均匀导致反应釜内局部温度的变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身;2、第一电动机;3、第二电动机;4、第一芯轴;5、第二芯轴;6、刮板组件;7、支撑杆;8、第一叶片组;9、间隙;10、刮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双向搅拌液焦反应釜,包括釜身1,所述釜身1内设有由电动机组件带动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电动机组件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搅拌轴和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所述第一搅拌轴置于所述釜身1中间,所述第二搅拌轴紧贴所述釜身1的内侧壁且在所述电动机组件的带动下刮擦所述釜身1的内侧壁。所述电动机组件包括第一电动机2和第二电动机3,所述第一电动机2和所述第二电动机3分别固定在所述釜身1的顶部,所述第一电动机2带动所述第一搅拌轴转动,所述第二电动机3带动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且所述第一搅拌轴和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方向相反。这样通过两个电动机分别带动两套搅拌轴沿不同方向搅拌,其中第二搅拌轴兼具刮壁搅拌作用,使得物料挂壁现象减少,同时利用两个转动方向不同的搅拌轴能够使得物料在搅拌过程中混合更加均匀,避免因局部混合不均匀导致反应釜内局部温度的变化。所述第一芯轴4套设于所述第二芯轴5内且穿出所述第二芯轴5,所述第一芯轴4穿出所述第二芯轴5的部分固定所述第一叶片组8。这样就形成了第一电动机2带动第一芯轴4转动,同时第二电动机3带动第二芯轴5转动时互不干涉,从而能够利用两个搅拌轴同时搅拌,提升物料混合效率。所述第一搅拌轴包括第一芯轴4和固定在所述第一芯轴4上的第一叶片组8,所述第一叶片组8包括若干层叠放置的第一叶片,相邻所述第一叶片之间设有间隙9;所述第二搅拌轴包括第二芯轴5,所述第二芯轴5上设有刮板组件6,所述刮板组件6包括若干刮板,所述刮板垂直于所述釜身1的底面布设且与所述釜身1的侧壁贴合,所述刮板通过支撑杆7固定在所述第二芯轴5上。第二电动机3带动第二芯轴5转动时通过支撑杆7带动刮板沿釜身1的内壁转动同时刮擦附着在釜身1内壁上的物料,避免物料附着在釜身1的内壁上,使得物料残留少,节约成本。所述刮板朝向所述釜身1的侧壁的一侧包覆橡胶耐磨层,所述刮板朝向所述第一叶片组8的一侧设有若干刮片10,所述刮片10固定在所述刮板上且垂直于所述刮板,所述刮片10朝向所述第一叶片组8且伸入所述间隙9之内,每个所述间隙9内均伸入一个所述刮片10。在刮板刮擦釜身1的同时,利用刮片10给第一叶片组8中的第一叶片的表面进行刮擦,使得第一叶片表面物料残留少,从而使得尽可能多的物料能够在反应釜中进行充分混合尽量避免混合不均匀,同时使得物料尽量不会再第一叶片和釜身1的侧壁上残留,节约了成本,减少物料浪费现象的发生。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向搅拌液焦反应釜,包括釜身,所述釜身内设有由电动机组件带动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电动机组件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搅拌轴和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所述第一搅拌轴置于所述釜身中间,所述第二搅拌轴紧贴所述釜身的内侧壁且在所述电动机组件的带动下刮擦所述釜身的内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向搅拌液焦反应釜,包括釜身,所述釜身内设有由电动机组件带动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电动机组件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搅拌轴和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所述第一搅拌轴置于所述釜身中间,所述第二搅拌轴紧贴所述釜身的内侧壁且在所述电动机组件的带动下刮擦所述釜身的内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搅拌液焦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组件包括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和所述第二电动机分别固定在所述釜身的顶部,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一搅拌轴转动,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且所述第一搅拌轴和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搅拌液焦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包括第一芯轴和固定在所述第一芯轴上的第一叶片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正达龚常海陈荣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长海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