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智聪专利>正文

通风可堆叠之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37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制备可食用器具之压模。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堆栈三维模具,该等模具可以用于使可食用面团蒸煮、烘烤、完善及脱水成具有足够强度作为餐具的器具。本发明专利技术亦提供用于使用该等模具来生产器具之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通风可堆叠之压模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引用本申请案根据35USC§119主张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序号第62/750,705号(2018年10月25日提出)的优先权之利益,在此以提及方式将其整个揭露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系有关于可用于塑造及蒸煮可食用材料的压模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塑造器具之模具,其包括:一大致平面第一模具构件,其具有一顶面及至少一个垂直侧面,该顶面包括呈一器具凹入该第一模具构件顶面的形状之至少一个器具互补模板,以便容纳未煮面团,该模板包括与该器具的第一面互补之轮廓;以及一大致平面第二模具构件,其具有一底面及至少一个垂直侧面,该底面包括呈该器具凹入该第二模具构件底面的形状之至少一个第二器具互补模板,以便接触在该第一模具构件上所容纳的该未煮面团,该第二模板包括与该器具的第二面互补之轮廓,该第二器具面与该第一器具面相对。在某些具体例中,该第一模具构件及该第二模具构件由塑料制成,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以允许空气、蒸汽及/或水流过。该等开口可以是例如排水口、狭缝、孔、通风孔、口及穿孔中之至少一者。在某些具体例中,该等开口在该第一模具构件与该第二模具构件之间对准,以形成通风通道。该等模具构件亦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肩部区域,用于定向在该等模板上的面团。在某些具体例中,该等模具构件系可堆栈的及/或可以塑造选自汤匙、叉子、叉勺及筷子的器具。每个模具构件可以包括一个、二个或复数个器具互补模板。该等模具构件可以由各种材料制成,诸如塑料(例如,聚醚酰亚胺)及金属(例如,不锈钢)。该不锈钢可以经穿孔,并且在一些具体例中,具有1.0mm的厚度。该等不锈钢模具可以例如藉由冲压来制造。该等模具可以包括用于塑造多层器具之复数个可堆栈模具构件。在某些态样中,每个模具构件具有一顶面、一底面及四个侧面。在一些态样中,该等模具构件系双面的,使得每个模具构件具有用于塑造一个或多个器具的底部之顶面及用于塑造该一个或多个器具的顶部之底面。在其它具体例中,每个模具构件的底面与顶面互补。在某些具体例中,该等模具构件适合于工业用途。本专利技术亦提供组合件,其包括复数个堆栈模具构件、复数个器具形状面团片以及用于支撑该等堆栈模具构件之一平台。在一些具体例中,该平台包括与一模具构件中之开口接合的栓钉。亦提供用于生产复数个可食用且可生物降解器具之制程,其包括下列步骤:制备一可食用且可生物降解的面团;将该面团滚动成所需的厚度;将该经滚动的面团切成复数个器具形状部分;提供用于支撑一堆栈式模具组合件之一平台,其适合于固定至一烤箱架;提供复数个模具构件,每个模具构件包括设置在其顶面上之一第一器具互补模板及设置在其底面上之一第二器具互补模板;在该平台上接合该复数个模具构件中之一;将未煮面团的一器具形状部分放置在与该平台接合之该模具构件的该器具互补模板上;使该面团与设置在一第二模具构件的底面上之该第二器具互补模板接触,以形成一第一层器具模具;重复该等步骤,其中后续层的模具堆栈在第一模具上,该第二模具构件成为用于后续层的底部模具构件,直到模制所需数量的器具为止,从而生产一堆栈式模制面团组合件;将该堆栈式模制面团组合件放置在一烤箱架上;蒸煮该堆栈式模制面团组合件;冷却该经蒸煮的面团;以及从该等模具移出经冷却的器具,从而生产复数个可食用且可生物降解的器具。附图说明图1系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例之具有复数个器具下互补模板12的第一模具构件52之俯视图。在此图中,将复数个模板12标记为12A-12J,以说明与图2中之复数个器具上互补模板13A-13J的对应关系。双面可堆栈模具构件3的俯视图与第一模具构件1相同。图2系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例之具有复数个器具上互补模板13的第二模具构件2之仰视图。将复数个模板标记为13A-13J,以说明与图1中之复数个器具下互补模板12A-12J的对应关系。双面可堆栈模具构件3的俯视图与第二模具构件2相同。图3系图1所述之第一模具构件1的一部分之俯透视图。图4系图2所述之第二模具构件2的一部分之侧面透视图。图5系依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例之双面可堆栈模具构件3的侧面透视图。图6系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例之模具组合件10的示意图。图7系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例之堆栈式模具组合件100的示意图。图8系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例之系统200的示意图。图9系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例之图8所述的平台44之俯视图。图10系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系统及制程之习知技艺的旋转式商用烤箱之照片。图11系习知技艺的堆栈装置之照片,其说明预期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系统及制程中之堆栈过程。图12A系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例之具有复数个器具互补模板112的第一模具构件101(用于塑造汤匙)之俯视图。第一模具构件101的仰视图(未显示)与顶部模具构件成互补。为了清楚起见,未显示开口124。图12B系图12A所示之第一模具构件的侧(117)视图。图12C系图12A所示之第一模具构件的侧(119)视图。图13A系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例之具有复数个器具上互补模板113的第二模具构件102之俯视图。第二模具构件102的仰视图(未显示)与顶部模具构件成互补。为了清楚起见,未显示开口124。图13B系图12A所示之第一模具构件的侧(117)视图。图13C系图12A所示之第一模具构件的侧(119)视图。图14A系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例之具有复数个器具互补模板112的第一模具构件101(用于塑造叉子)之俯视图。第一模具构件101的仰视图(未显示)与顶部模具构件成互补。为了清楚起见,未显示开口124。图14B系图14A所示之第一模具构件的侧(117)视图。图14C系图14A所示之第一模具构件的侧(119)视图。图15A系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例之具有复数个器具上互补模板113的第二模具构件102之俯视图。第二模具构件102的仰视图(未显示)与顶部模具构件成互补。为了清楚起见,未显示开口124。图15B系图15A所示之第一模具构件的侧(117)视图。图15C系图15A所示之第一模具构件的侧(119)视图。图16A系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例之具有复数个器具互补模板112的第一模具构件101(用于塑造刀子)之俯视图。第一模具构件101的仰视图(未显示)与顶部模具构件成互补。为了清楚起见,未显示开口124。图16B系图12A所示之第一模具构件的侧(117)视图。图16C系图12A所示之第一模具构件的侧(119)视图。图17A系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例之具有复数个器具互补模板113的第二模具构件101之俯视图。第一模具构件101的仰视图(未显示)与顶部模具构件成互补。为了清楚起见,未显示开口124。图17B系图12A所示之第一模具构件的侧(117)视图。图17C系图12A所示之第一模具构件的侧(119)视图。图18A系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例之互锁连接定位销136的侧视图。图18B系图16A所述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塑造器具之模具,包括:a)一大致平面第一模具构件,其具有一顶面及至少一个垂直侧面,该顶面包括呈一器具凹入该第一模具构件顶面的形状之至少一个器具互补模板,以便容纳未煮面团,该模板包括与该器具的第一面互补之轮廓;以及b)一大致平面第二模具构件,其具有一底面及至少一个垂直侧面,该底面包括呈该器具凹入该第二模具构件底面的形状之至少一个第二器具互补模板,以便接触在该第一模具构件上所容纳的该未煮面团,该第二模板包括与该器具的第二面互补之轮廓,该第二器具面与该第一器具面相对。/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25 US 62/750,7051.一种用于塑造器具之模具,包括:a)一大致平面第一模具构件,其具有一顶面及至少一个垂直侧面,该顶面包括呈一器具凹入该第一模具构件顶面的形状之至少一个器具互补模板,以便容纳未煮面团,该模板包括与该器具的第一面互补之轮廓;以及b)一大致平面第二模具构件,其具有一底面及至少一个垂直侧面,该底面包括呈该器具凹入该第二模具构件底面的形状之至少一个第二器具互补模板,以便接触在该第一模具构件上所容纳的该未煮面团,该第二模板包括与该器具的第二面互补之轮廓,该第二器具面与该第一器具面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该第一模具构件及该第二模具构件由塑料制成,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以允许空气、蒸汽及/或水流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中,该等开口包括排水口、狭缝、孔、通风孔、口及穿孔中之至少一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中,该等开口在该第一模具构件与该第二模具构件之间对准,以形成通风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肩部区域,用于定向在该等模板上的面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该等模具构件系可堆栈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该等器具系选自汤匙、叉子、叉勺及筷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每个模具构件包括复数个器具互补模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该等模具构件由聚醚酰亚胺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该等模具构件由不锈钢制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具,其中,该不锈钢系经穿孔且具有1.0mm的厚度。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具,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智聪
申请(专利权)人:孔智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